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吸纸烟是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的一幅独特社会图景.自1900年至1949年,女性吸烟者大多分布在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大城市中,由妓女率先作为吸烟的"摩登女性",之后家庭主妇、职业妇女甚至女学生等也加入了吸纸烟的阵营.这一时期社会上针对女性戒吸纸烟运动的言论层出不穷,其主题随着社会历史背景产生变化,但这些言论并未产生明显效果,女性吸纸烟依然是一个流行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清代女性吸烟传统的延续、西方女性影响以及印刷媒体和商品观念的引导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1909年的清末禁烟运动,探讨了实行禁烟过程中禁种、禁吸、禁卖等方面的具体问 题。通过分析史料,得出了:"禁烟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领导机构上的原因及一些实行中的具体 原因,使禁烟运动在实际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满清王朝实施了一系列的自救措施,试图挽回败落的社会局势,禁烟运动是其重要措施。从清末财政困境和社会局势的视角分析清末禁烟运动的起因,探讨了清政府在禁烟法律法规、禁烟机构和禁烟条约等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充分肯定了此次禁烟运动的成效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毒品的泛滥成灾,是近代山西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1905年至1906年,山西一省行销的土烟量即居全国第二。鸦片烟毒使山西经济凋敝,民众生活困苦不堪。但在清末禁烟时期,山西的鸦片之害一度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山西成为全国禁烟的典范。本文即从禁种、禁吸以及禁运三个角度来考察清末山西禁烟的措施及其效果,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从而为当今的禁毒斗争提供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5.
清末预备立宪公会在上海成立后,通过编辑出版宪政书籍、创办公会机关报、与当时上海较大的新闻媒体和出版机构相呼应、筹办法政讲习所和国会研究所等多种传播手段,积极传播宪政知识,努力进行宪政启蒙,使民众摆脱对专制社会的精神依赖,从而为开展政治运动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困扰世界各国的药物滥用、吸毒问题日趋严重。“减少毒品需求和爱滋病预防”以及建立无毒社区。已成为全球努力的目标。我们曾深入到“劳教所”进行调查并建立个案,以后又到“金碧社区”访谈参与他们的活动,发现金碧社区在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支持下在“戒毒治疗”和“戒断巩固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创立了社区禁吸帮戒的“金碧模式”。但现在其工作非常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总结,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供专家和实务工作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社会动员是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策略,也是政党的固有功能.本文对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执政党如何依靠媒介实现社会动员的组织目标,包括如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争取参与者,如何获得大众对于运动基本理念的认知和赞同,形成有利的社会舆论,如何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支持运动等理念与操作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执政党应高效利用各种媒介,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提升执政能力和公信力,直面伴随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的各类情况.  相似文献   

8.
烟毒之祸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了治理烟毒,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至1940年在全国发起了“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江苏省对此积极响应。该运动颁布了一系列禁烟、禁毒法规,以《江苏省限期禁烟办法大纲》为基本施政纲领;设立“禁烟委员会”为领导机构,成立戒烟院所实施传戒;从禁种、禁运、禁售和禁吸四个方面开展运动。该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烟毒泛滥,但也因一些问题导致效果有限,烟毒禁政有待于社会性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9.
清末地方自治运动极大地冲击了我国长期的社会权力结构模式,使得先进的宪政制度理论在中国第一次变为现实.本文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清末地方自治运动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认为地方自治运动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同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在清末赴日留学浪潮中,法政留学教育尤其突出,从1896年至1911年中国共有数千人赴日学习法政。清末赴日法政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清末乃至民国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和中国法制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条件,其负面影响和局限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史学界关于清末民众运动定义的流行观点,对其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清末民众运动的斗争目标以及与列强的关系,并联系清末湖南社会的实际,探讨了湖南人在清末民众运动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东北城市近代化运动与区域城市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近代化是城市由简单的商品经济社会向复杂的工业经济社会转变的历史演进过程。在实现这一历史转变的过程中 ,仅仅依靠外力刺激和城市自身经济、文化的渐进发展而达到逐步过渡通常是不行的 ,往往还需要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改革运动。通过启动社会各阶层民众参与城市的近代化 ,形成官与民之间、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双向互动 ,以此加快社会转型的速度 ,才能最终完成近代化的目标。以赵尔巽、张作霖等人为核心的清末民初东北地方当局领导的区域城市近代化运动正是这样一种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社会动员和社会变革运动。  相似文献   

13.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的社会政治思潮之一,清末地方自治思潮对其社会政治改革和政治运动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仅就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兴起及其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作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4.
法院模式或通过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开始于近代西方社会.自解决纠纷的法院模式于清末引入中国以来,通过建立专门和独立机构、适用专门程序解决纠纷就成为清末法律改革运动的重要内容.然而,这种机构的改变,牵动了国家权力配置、社会治理理念以及外国经验运用等重大问题,因此,法院模式自引入中国就一直面临并且总是处于中国化的过程中,并且,它在这一过程中被改变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传统中国.  相似文献   

15.
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和民初市民公社的活动,使江南乡镇社会的权力结构发生了优化变动.这一变动突破了传统的乡绅、家族统治,乡镇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了参与层面广、热情高、能量大的新气象.变化之因在于清末民初中国出现了走向政治现代化的契机,以及伴随经济生活趋于现代化而来的乡镇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人民民主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开展了禁烟毒的斗争。经过禁种、禁运与禁售、禁吸,中国大陆基本上消灭了烟毒,消除了中国社会存在了近两百年的恶习,成为举世闻名的无毒国。禁烟毒对解决其他社会问题起了促进作用;有力地证明了党和政府能行之有效地治理社会问题;使全社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决心与力量。  相似文献   

17.
关于清末农民运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清末农民运动的几个问题刘平清末十年,中国社会正处于历史性转变时期。辛丑条约后,国内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以及从中游离出来的广大游民无产者,不自觉地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抗粮抗捐、仇教排外等多种形式的反抗斗争,时人称之为“民变”。清末民变...  相似文献   

18.
边疆服务是中华基督教会在抗战期间发起的旨在服务边疆少数民族,促进边地社会经济发展,巩固抗战后方的运动.这场运动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川、康地区的近代开发,作出了卓越贡献.由于运动系教会机构所组织,囿于教俗分野,难以为运动作广泛的社会动员,政府的财政投入及可能吸取的资金支持亦因此受限,这场本来有望扩大到整个中国边疆的社会改良运动,最终仅局限在川、康民族地区,未能实现教会的最初设想.  相似文献   

19.
1905年,山西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争矿运动,社会各阶层人士在这一运动中都显示了自己的力量,尤以近代新学生群体最为突出。这一群体在争矿运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他们是晚清特殊社会环境中诞生的新一代学生群体,在各种社会事务及活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对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实施城乡合一的管理体制,没有设立专门的城市管理政府.到了清末,这样一种城市管理体制开始得到改变,在警政创办和地方自治运动过程中,新型的城市政府的雏形开始建立.清末城市管理体制的变迁主要是国家推动的结果,但也是社会自发变迁的结果,是强制性变迁与自发变迁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