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经济核算再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敏雪  王彦 《统计研究》2000,17(4):50-53
 今年来,环境经济核算一词在相关专业领域已不再陌生,尤其是“生态产出”、“绿色GDP”、或EDP等等,更是被许多文献所经常运用。但在运用中也暴露出,在有关环境经济核算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上还存在许多误区和片面之处。本文拟就这些基本问题加以检讨,希望有助于正确使用概念,正确确定研究领域,推动环境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1992年6月,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主体文件中明确规定,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目标为了扩大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该体系,至少所有会员国的核算体系应包括附属自然资源核算制度”.随着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应当反映资源环境因素”日益成为共识,一个如何进行将环境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际操作问题已摆到议事日程,成为当代社会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3.
侯瑜 《上海统计》2001,(4):40-41
一、环境经济核算的背景国民经济核算作为经济核算体系,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要求经济的协调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越来越深地介入到经济  相似文献   

4.
对微观环境经济核算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宁 《中国统计》2004,(4):21-22
环境与经济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将它们联系了起来。如今,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大多数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开始重视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从而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经济核算中,就有必要引入对环境因素的计量和反映,来满足“绿色生产观”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对环境经济核算的总体认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敏雪  谷泓 《统计研究》1998,15(3):22-24
对环境经济核算的总体认识高敏雪谷泓ABSTRACTAdaptedtotherequirement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theaccount-ingofenvironmentaleconomyhasbeco...  相似文献   

6.
王韫 《山东统计》2007,(2):27-28
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和资源的核算应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即绿色指标体系)的前提。在阐述环境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之前先要弄清以下一些有关环境和资源核算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邱琼 《中国统计》2023,(2):35-38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最重要的政策问题之一。一方面,各国的经济活动对本国和全球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关切;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保持经济增长和人类福祉离不开从环境获得的收益。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阐明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环境容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一、环境和经济的综合核算的概念和发展过程国民经济帐户体系(SNA)是系统、统一地记录和描述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综合性统计体系,GDP等经济总量就是在这个统计体系上进行核算的,GDP是国民经济帐户体系(SNA)的核心指标。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排除  相似文献   

9.
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在中国实施的可操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景博 《统计研究》2005,22(2):20-4
一、导言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 ,意味着政府决策方式的调整和转变 ,从而要求决策信息系统的相应支持。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ystemofNa tionalAccounts,SNA)为主体的传统的决策信息支持体系是适应传统发展战略而形成和逐步完善起来的 ,不能适应新型发展战略和发展观的需求。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Integrated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SEEA)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SEEA主要是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形成和逐步发展起来的 ,迄今为止 ,已经有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 1 993临时版…  相似文献   

10.
地下经济核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下经济理论的凸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许多经济学家被这一现象所困扰:一方面通货膨胀率长期爬升,另一方面失业率却居高不下,出现了所谓“滞胀”现象。1969年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经济报告》中绘制的1952—1968年的菲利普斯曲线显示:图1失...  相似文献   

11.
<正>环境经济核算这个词儿听起来应该不陌生,如果代之以绿色核算,知道的人可能会更多一些——传播常常需要借助于一个形象化的说法。把环境因素嫁接到传统国民经济核算基础上,展示环境-经济间关系,此类探索从20世纪后半期就开始了。以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组织,一直在组织力量进行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和研究开发,围绕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20多年间先后形成了不同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许多国家将数字经济发展列入重要发展战略议程。准确测度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面反映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已成为统计核算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国际组织和各国官方统计机构对数字经济核算开展了许多探索性研究和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经济30余年的高速成长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转而影响到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从单一经济核算转而进行环境经济核算,显得尤为重要——核算固然不能直接解决环境问题,却可以通过提供数据信息而对微观宏观决策产生影响。过去10年间,相关部门已经在森林、水、污染物等专题领域进行了环境经济核算探索。本期介绍的SEEA—2012中心框架,无疑可以为中国在此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方法指导。主持人导语(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高敏雪教授)  相似文献   

14.
挪威统计局环境统计情况1.在环境统计方面优先领域的设置原则挪威统计局下设经济统计司、产业统计司、社会统计司、研究所、行政事务管理司和直属处室六个司级单位,环境统计处设在经济统计司内。挪威统计局根据统计法、国际协议、政府及领导的要求和各级管理部门的需求来设置环境统计优先领域。挪威统计法明确规定官方统计机构有权利确定自己的工作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向统计部门提供数据,对于拒报的公司和个人可以进行处罚;他们遵循的重要的国际协议有《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关于限制向北海排放氮、磷的北海议定书》等。政…  相似文献   

15.
微观经济核算体系(即微观价值量统计核算体系)不仅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而且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微观经济核算工作因受产品经济观念的影响,偏重于产品产量核算,忽产品的价值核算,价值量统计指标数量少,系统性差,指标之间没有严格的等式关系,难以反映企业的生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社会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就要扩大和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把环境因素纳入其中 ,建立科学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某些缺陷、联合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的特点以及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 ,提出了建立我国环境经济核算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所谓地下经济,是指政府无法控制与管理,其产值和收入不申报、未纳入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活动。这类活动的主要特征是:(1)有意或无意地逃避政府的监督和控制;(2)设法逃避统计体系。地下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公开经济所无法满足的一些需求,创造了一些就业机会,但是它的存在使得许多经济信息被歪曲,而这些歪曲的经济信息常常导致错误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经济核算体系始创于本世 纪初。它主要用于测度交易过程中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测量系统。它既提供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 NI等总量指标,又反映出经济运行的基本结构、速度、比例和效益。尽管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创造之一。但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看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忽略了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折旧。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是与其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保护、开发水 平…  相似文献   

19.
华婷 《浙江统计》2003,(3):25-26
一、现金比率模型地下经济主要是一种逃税和逃避管制的非公开经济活动,因此对其规模的估算可以根据其现金交易的特点,通过现金流量变化或收入变化来测定地下经济规模的地下收入规模。这一模型包括以下条件:上式中下标u和o分别表示地下和地上;C、Cu、Co分别表示通货实际持有量、地下和地上通货;D、Du、Do分别表示实际、地下和地上活期存款;Ku和Ko分别表示地下和地上的通货对活期存款的比率;Vu和Vo分别表示地下和地上收入周转速度;Yu和Yo分别表示地下和地上经济规模。则:用式(1)去估算地下经济规模时,有关地下经济的资料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