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蓝李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8)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四川藏区藏传佛教信仰在老年信徒社会支持系统中所发挥的功能,以及突发地震灾害后宗教的支持功能的变化.调查表明,四川藏区藏传佛教老年信徒的社会支持来源主要有:家庭成员、亲戚、邻居、寺庙神职人员、地方政府等.不同的支持来源提供不同类型的支持,不同类型的支持又在不同层面上调节着藏传佛教老年信徒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宗教信仰对老年信徒来说仍然提供着常态生活中的归属、慰藉以及危机状态下的心理补偿功能.但在宗教世俗化、行为理性化的背景下,宗教对于老年信徒的支持在逐步式微.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朝圣者的心理生活经常处于"我"与"无我"的两极转化之中.在朝圣启动与朝圣过程中,呈现出的是"我"的种种问题,但追求的却是"无我"境界.在"我"与"无我"的转换过程中.呈现出的是朝圣者通过实践"应该自我"而力图实现"理想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伦理的普世之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姝睿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3):19-22
藏传佛教作为传统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几千年来,不仅在藏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佛教伦理思想为缓和社会文化的多元碰撞,提供了信仰的驻足点和缓解信仰危机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尹邦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77-81
藏传佛教的宗教功能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采取的是"外部界定"的方式,即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加以指认。藏传佛教的历史变迁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等方面的因缘,但还是有必要从宗教自身的经典、教义出发,多一个角度来探讨她的宗教功能。印度佛教界的龙树在《赞法界颂》里提出的"法性圆通之理"在藏传佛教各宗派中影响深远,从这里入手来研究藏传佛教的宗教功能,或许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论藏族社会中的藏传佛教仪式及其社会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玉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38-142
仪式是“行动的宗教”在藏族社会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吸收了本教部分仪式的藏传佛教仪式对藏族个人和社会具有心理慰藉和社会整合功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调适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摘要]寺庙是藏传佛教的组织机构,了解寺庙的经济、人员和功能状况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寺庙的现状,本文围绕以上维度概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藏传佛教寺庙的现状。研究发现,寺庙收支基本平衡,存在收入少,来源渠道狭窄的问题;寺庙僧源缺乏保证、缺少师资,出家人学历低、生活条件差;寺庙传统功能保存较好,精神慰藉作用价值巨大,社会功能有待于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7.
宗教学者或宗教人类学者对仪式的研究,既有社会功能的研究取向,也有个人功能的研究取向.个人的研究取向更能使我们理解当代藏传佛教徒为什么仍然保留传统的朝圣模式.通过大量调查材料分析发现当代藏传佛教徒的朝圣主要表现为神圣对象性、时间性、仪式性、诱因性、心因性、社会支持性、我与无我的二元性这样七大特征. 相似文献
8.
梁成秀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4):19-23
藏传佛教寺院大多兼具出版文化功能,它是藏传佛教文化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特殊的形态。文章从藏传佛教寺院的佛典翻译、典籍出版、文化传播三个方面分析了藏传佛教寺院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唐吉思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2,(4):94-101
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过程中与蒙古族的民间宗教相结合 ,并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腾格里神 (天神 )崇拜、灵魂观念或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火神崇拜、山神以及“敖包”崇拜等 ,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 ,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或被佛教化 相似文献
10.
万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48-53
[摘要]“利美”,也称“利美运动”,是19世纪兴起于康区的由藏传佛教著名学者降央钦则旺波、贡珠云丹嘉措等倡导和发起的一场宗教文化复兴运动。“利美运动”虽然是藏传佛教内部各教派之间展开的一次互动、调和与对话,但它以开阔的视野和多样性的表现方式深刻影响了藏传佛教及藏族文化,促进了宗教之间的和谐与对话。本文通过对“利美运动”的历史追踪与文化分析,对这一运动蕴含的丰富学术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提出了摒弃宗派偏见,在沟通与对话中建构中华宗教文化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斯日古楞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3-46
藏传佛教又被称为藏语系佛教或喇嘛教,属于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藏传佛教,一是指在藏地形成或经藏地传播发展的佛教;二是指以藏语、藏文传播的佛教。按照西藏佛教史籍的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大约在公元5世纪。但是根据现有的可靠史料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应为公元7世纪前后的松赞干布执政时期,且有两个途径,一为印度,二为汉地,是由印度佛教、汉地大乘佛教、藏区原有的苯教以及藏地的民俗习惯结合而成的。根据它的历史发展过程,又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大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传佛教形成了诸多派系和自己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班班多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6):64-66
在当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宗教对话"论域与近代藏传佛教著名学者嘉样钦则汪波、贡珠元丹嘉措等所倡导的"宗派无偏向"运动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这说明,古今中外的学者之间有共同的运思取向和思维规律,我们应充分利用藏传佛教关于"宗派无偏向"的学术资源来丰富、提升和发展有关宗教对话的框架体系和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3.
彭肜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3):10-16
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阶段与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大体一致 ,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阶段。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石雕、木雕、铜雕和泥塑等类型 ,包括摩崖石刻、玛尼石刻、建筑装饰木雕、印刷模具木雕、封经板木雕、大型泥塑和擦擦等。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体现了藏族文化鲜明的宗教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4.
杜永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64-73
康区藏传佛教在整个藏区的藏传佛教传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全面深入地认识当代康区藏传佛教的传播态势和影响,对于发挥藏传佛教僧尼和信众在康区发展稳定、决胜小康、乡村振兴和治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促进康区藏传佛教更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本人多次深入藏区和国外实地调查藏传佛教的材料为依据,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康区、卫藏、安多三大藏区藏传佛教的传播态势,打通藏区、内地、国外三大传播区域,探讨当代康区藏传佛教的传播态势和影响。首先揭示康区藏传佛教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然后分别探讨当代康区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和格鲁派的传播态势,并分析当代康区藏传佛教的特点、问题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崔宁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7-20
通辽市藏传佛教文化具有历史底蕴深厚、充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极大满足游客求异的旅游心理和宗教式情感需求的特点,它赋予科尔沁蒙古族文化为主打品牌的通辽市旅游资源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罗桑开珠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1):31-3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藏传佛教的发展经历了恢复、发展与繁荣三个阶段。本文从活佛体系、僧侣队伍、信教群体、寺院组织形式、寺院经济、寺院教育等方面入手 ,对新时期藏传佛教的状况与特点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藏族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藏族社会产生着深刻影响.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世俗化浪潮席卷而来.藏传佛教的社会功能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藏传佛教的发展日趋世俗化. 相似文献
18.
藏传佛教和道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越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藏传佛教和道教二者的历史渊源很深。中印文献都有道教于公元三四世纪传入印度的记载或神话。佛教传入汉地后 ,和道教相互交融。来华印度僧人们回国后 ,传授融会了道教各种内容的密术。这种密术为印度纯密所摄取。公元 8世纪印度密教传入吐蕃 ,道教内容随之而入 ,并逐渐融入藏传佛教。笃本、洽本与羌族的原始宗教密不可分 ,与道教之间先天地存在着大量相似之处 ,因此吐蕃上下对融有道教内容的印度密教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藏传佛教的政教合一制度与活佛转世制度 ,只在道教中发现最相似的先例和神学解释。 相似文献
19.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4)
宗教问题主要表现在宗教自身结构以及宗教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互动关系的复杂性,为此,执政党不能孤立地简单化处理宗教问题,而要特别慎重十分严谨周密思考,从坚定不移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把宗教问题放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加以考察和解决。2016年在京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了宗教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分析了宗教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为今后做好宗教工作提出了方法、指明了方向,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中国共产党在经过几十年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从追求各族人民平等,关注普通僧侣生存状态,关注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角度,对待藏传佛教问题的政策呈现出稳定与连续、阶段与时代、继承与创新、平等与包容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符文忠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4-26
儒家思想有其非宗教的特征,即它不膜拜神的存在,也不相信彼岸世界的意义。但是它又有人文宗教的意涵,它关注于人的存在,并设有“终极关怀”——“道”,它所说的“道”和人的存在密切相联,又在人的实践工夫以及思想境界中得以体现。“道”也是人的信仰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