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全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地方政府债券将成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唯一形式。基于经济形势和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审慎预判,一些地方政府将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部分地方政府债券违约风险可能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引发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针对积极防范地方政府债券违约风险、有效处置债券违约事件的前瞻思考,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特性及主要表现,并结合地方政府债券违约处置中的难点,如发债程序不规范、监管体系不完善以及法律适用存在困境等方面,分别从违约处置的法治逻辑、金融法规制方案和权利救济途径等角度探寻法治化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己经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介绍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的总体情况;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的表现;分析形成地方政府负债风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原因;通过对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借鉴,提出对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为农村创造良好的硬件基础,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在完善地方财政职能的同时,大大提升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当前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各项制度建设,用"激励加约束"政策来发展地方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中国在防范与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现实债务压力和潜在财政风险、缓解其与社会经济稳定之间的矛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从而建立一套科学的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机制,强化地方财政风险预警体系,实行政府债务报告制度,确保政府债务始终处于安全线之内。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中的行政合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指地方政府以直接获得资金为目的而实施的积极行为所引发的债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控制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为政府投资进行融资,但效果并不明显;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设立的独资公司或者其实际控制的公司;融资公司在向银行进行贷款时产生了外部行政合同,政府对这一贷款的“担保”承诺并不构成外部行政合同。控制这类行政合同主要首先需要明确融资平台的性质,强制其信息披露,其次完善行政决策过程和人大监督,最后放开地方政府债券的发放。从根本上说,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须从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和国企改制退出市场两个方面解决。  相似文献   

6.
7.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其风险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进行公开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潜在风险,并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价,最后得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债务规模考察、成因分析、风险分析,得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正在酝酿一场危机,从表象看是财政管制危机,但可能不只是财政管制危机,可能引发财政整体危机,甚至不排除引发政府全面治理危机爆发的可能”.针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对现有债务处理措施、改革现有财政制度、建立地方政府发债制度、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等是现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欧美等国家债务危机的爆发,全球性的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和监督管理逐渐显现出来。当前,一些地方投、融资的平台运作很不规范,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已危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由此引发了各界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关注,因此,我国迫切需要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梳理,甄别不同债务,分别进行监督管理,并从体制、机制上建立一套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存在的地方政府债务高风险问题,界定了地方政府债务的范围,从市场经济的因素和中国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两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地方政府对资金的需求增加,除了中央政府转贷的债务外,地方政府开始举借其他债务,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暴露出一些管理问题。一是地方政府举债无节制,缺少制度法规,使政府债务管理比较混乱;二是没有规范的报告和披露制度,脱离了上级政府和同级人大的监督。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债务应纳入财政预算、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建立审批程序、举债收入使用范围和偿还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机制建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我国尚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已经以"多元化融资"等名义举借了大量债务,可见,是否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已成为目前无法回避的问题。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地方政府拥有发行公债的理论依据,我国也已初步具备了发行地方公债的现实基础,在现阶段发行地方公债并不必然引发地方政府债务的过度膨胀,适时地赋予地方政府合法的举债权,应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公共支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的内在规定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是有其可行性。发行地方公债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发行地方公债已经具备一定可行条件,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利因素,但相关体制改革的深化、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市场体系改革的跟进,这些问题必将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投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投资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一方面,我国过去的公共投资领域累积了大量的政府债务,另一方面,未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需保持较大规模的公共投资。而融资困难多、债务风险大是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急需解决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范投融资行为、整合资源、分类控制,从而缓解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融资困境、系统控制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出台后,中国地方政府获得了自行发行地方债权利。由于多数省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较大,地方债蕴含的信用违约风险不可忽视。基于各省份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历史数据,以及2015—2016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的发行规模,通过精确计算各省份财政担保比例,利用改进的信用风险评估KMV模型,评估了各省份地方债的预期违约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债的信用违约风险随时间推移将逐渐显性化。地方债的信用违约风险呈现区域差异化分布状态,中西部地区违约的省份数量会逐渐增多。地方债的预期违约率与其发行规模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并不直接相关,与其财政担保比例高度相关;地方债的预期违约率与其期限关联性较强,与其发行利率相关性较弱。因此,监管部门应制定针对各省份债务情况的差异性地方债监管政策;应通过发行久期较长的地方债,对地方债违约风险进行分散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运作特点,以逻辑模型为基础,设计出横向包含"投入—过程—产出—影响"四个环节、纵向包括"绩效目标—绩效环节—绩效因素—绩效指标"四个级次的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构建的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多层次递阶特征,并且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网络关系,运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网络层次分析法(FANP),确定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具体指标权重,进而为实践部门开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绩效评价提供科学工具并搭建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7.
针对以中央政府行政控制为主要特征的地方公债融资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SSP(状态-结构-效应)分析范式,围绕地方公债发行各参与方所产生的依赖关系,分析评价了现行中国地方公债融资管理制度现状,探索了中国地方公债融资制度的变迁方向。研究认为,不同的利益方对于中国地方公债融资制度的效应有着不同的期望和评价,进而影响到制度选择与安排;中央政府行政控制的放宽与相关制度的完善将是未来中国地方公债融资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国家的房地产业在危机前都会本能地异化为利益博弈的焦点。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罕见的长周期繁荣的“尾部时刻”已经渐行渐近。每个泡沫后面都有一根针在等着,而房地产的泡沫一旦破灭,数额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也就失去了还款的基础,金融高杠杆催生的房地产泡沫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的次贷危机足以对这种潜在风险产生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政府债务危机频频爆发,国务院办公厅下文要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融资权,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机制.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 P P模式)被列入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之中,该举措对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缓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对PPP模式适用于政府债务领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在缓解政府债务的PPP具体模式中加以选择,并从法律层面保障PPP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债务作为一把典型的“双刃剑”,其相互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以2013年和2016年30个省市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进行理论探讨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地方政府债务之间存在正向空间关联性,并且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财政收入汲取率、财政自给率以及财政收入稳定率与负债率呈正相关,而GDP增长率和城镇化率与负债率呈负相关。结论丰富了地方政府债务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中央政府实行省域间的政府债务区域差异政策和监督管理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