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郭永昌 《决策》2006,(10):30-3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提出了“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这个提法使人明显地感觉到国家对于农业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农民的重视。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觉得不管是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这个提法是有问题的。实践上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一直抓了这么多年,成效并不十分明显——农业没有根本的改观,农村还是山河依旧,农民的收入仍是长期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重要论述,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的圈地运动造成我国农村2000余万农民“下岗”,遗留了许多社会问题: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没有将失地农民纳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没有一个村将土地征用款用于解决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二,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许多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商伟  高倩 《管理科学文摘》2009,(23):318-318
“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探究“三农”问题产生的成因,并为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广农业机械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推进农业机械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更有利于解除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文中强调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时要注重几个问题:一是规模经营问题;二是研究成本问题;三是是适应性的问题;四是机械利用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三农”问题 1、农业人13多,农民增收困难。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1年的12年问,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由1375.7元增至6859.6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1,而同期农民人均收入由602元增至2366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仅4.3%。尤其从1997年到2002年农民收入持续下滑,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了农村的消费需求明显不足,成为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深层次矛盾和主要壁垒。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与对策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又提出了着力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长期未解的“三农”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有关“三农”问题的理论和现实的分析,指出以往“三农”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强调只有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才是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三农视野下的市管县体制——建议“市县分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理财 《决策》2003,(10):48-49
  相似文献   

12.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的指示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民收人问题调查研究的通知”(新政办发明电[2002]181号)要求,由自治区党委农办、自治区体改办、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的南疆调研组,从9月中旬到10月初,就巴州、阿克苏、和田、喀什、克州五地州农民收人情况开展了调研。在各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调研组先后到了这五个地州及其14个县、35个乡镇、40多个村,走访了近百户农民,召开了20多次不同层次的干部群众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各地干部群众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探讨了加快提高农民收入的思路和措施。通过调研,比较全面地掌握了解了南疆五地州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增收的措施,对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有了进一步认识,初步形成了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政府监管市场主体的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理应主动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积极拓展监管服务领域,不断延伸监管前沿,把监管市场主体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更加贴近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夏仕应 《决策》2004,(4):22-25
“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2004年3月14日,本届敢府总理温家宝在两会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道出了与上届总理同样的心声。的确,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交付这一代人,社会的目光都投向了“三农”,8亿农民是人民政府无法回避的群体。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加速时期,弱质的农业何去何从?社会进程步入城市化阶段,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民如何走向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5.
16.
达州市拥有人口637.82万,农村人口占85%,其中农村劳动力437.33万人,占总人口的68.57%。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53元,在全省排位名列第十,增幅在全省排位名列倒数第二,全市还有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户18万户70万人,年收入低于625元的特困人口11.3万户42.2万人,这一部分人增收难度很大。因此,达州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又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大市。从农民增收的途径来看,仍然是以传统和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达120万以上,其中外输约70万人,就地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约50万人。  相似文献   

17.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万家富;农村定,则天下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农村信用环境相对较差,以及现有金融制度的缺陷使得国内金融支持“三农”仍存在较大难度。因此亟需进行相关制度创新,加大金融炙持“三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玉珍  周贤山 《决策》2009,(11):38-39
既要落实国家政策完成上级任务,又要维护农民个体利益以维护农村稳定的局面,基层干部面临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改革已走过了30年光辉历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它在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也使农村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