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汪泓 《科学发展》2012,(6):57-62
借鉴国际上主要国家(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推进战略及发展模式,结合上海实际情况,目前上海应该主要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以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为依据,以推动服务提供商的应用服务创新为重点,确定物联网的基本商业模式,以商业模式整合物联网产业链,以市场创造带动新一轮技术升级和网络建设。政府应重视和调动民间的力量,提供引导机制,将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政策重心适时转移到鼓励和支持服务提供商开拓应用市场和开发商业模式上来。  相似文献   

2.
王国平 《科学发展》2023,(12):59-65
产业集群中的竞争、创新、合作三大生态优化,应成为现代产业集群生态优化的基础和重点。符合生态化发展要求的产业集群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只能有规划、有目标地分阶段推进,其关键在于持续对标生态化发展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遵循产业生态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扶持和培育产业集群应力求做到聚龙头企业、强核心技术、显产业特色、促系统建设、优人才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规划背景、规划内容及管理措施3个方面对911后纽约下曼哈顿CBD(中央商务区)重建规划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创新阶层和文化创新对城市CBD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其对未来北京CBD发展的规划启示。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极大地促进了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其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发展模式,本文从科技发展模式的内核要素和外部条件即运用3W—3I结构对美国科技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剖析,总结出其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姜培锋 《现代交际》2014,(7):111-111
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它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具有如下特征:人类知识编码化、定量化、系统化;生产者知识化;知识创业者生产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社会组织信息网络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支柱产业高科技化;经济决策管理知识化。可见,知识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枢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国图书馆正处于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乃至于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转型阶段,本文将追溯图书馆宏观层面发展模式,以期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13世纪以来,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变迁与发展史实表明,国际航运中心的变迁与发展模式主要受到社会信息技术条件的影响,具体表现为20世纪50年代之前基本遵循以货物为基础的传统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其后在伦敦国际航运高端服务业锁定与辐射效应的影响下,其他各地航运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而特定地区的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则与当地的区位条件与腹地制造业基础、政府的决策逻辑及船东企业活动三者有关。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遵循以政府宏观政策推动为主导,以"航运"管"航运"为行业治理准则,以企业家精神为微观动力的发展模式,集中优势资源,有序促进航运产业核心要素的差异化集聚。  相似文献   

8.
孙伶  孟颖 《城市》2012,8(8):30-33
一、廊坊发展现状特征(一)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廊坊市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2011年,廊坊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12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2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880.2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557.6亿元,增长11.3%.其二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53.6%上升为54.6%,上升了1个百分点.根据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对工业化程度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廊坊市工业化程度的各项指标测算,廊坊市工业整体水平应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过渡阶段,高于全国的工业化中期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提供了合格的新劳动力。但是职业教育也出现困境,主要原因是目标定位、发展模式、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和发展动力等矛盾。文章将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与国外的职业教育经验相结合,试图归纳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态势,从而对高职教育的理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天津滨海新区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艳兵 《城市》2007,(5):32-34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地区)产业结构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主要体现.滨海新区必须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高层次的现代服务业,坚持以功能拓展促进服务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提高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1.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与长三角龙头,必须以服务业为主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发挥对长三角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但与纽约、伦敦等其他国际服务型大都市相比,上海存在明显的现代服务经济功能缺失,而这种缺失又影响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如何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如何改变服务业比重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如何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进一步生产或者最终消费提供服务的中间投入,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中心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江帆 《城市观察》2009,(2):133-145
本文从世界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出发,探讨了我国城市建立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广州实际情况,就如何构建广州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广州现代服务业水平、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提出了有益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构建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于现代服务业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是商贸业生产的主要中间投入来源,也是现代商贸业发展的保障。无论是从广州目前的服务业发展现状,还是从未来广州构建国际商贸中心的走势来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都是广州构建国际商贸中心的必要前提。未来广州国际商贸中心从本质上来讲应是一个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严剑峰 《科学发展》2012,(9):104-112
航空工业布局具有典型的集群化特征,其发展也必须走集群创新之路。通过对世界四大民用航空工业中心基本情况的介绍,提炼概括其共同特征,为我国航空工业中心建设、航空科技工业资源配置及其布局调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MCBD)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城市服务功能的新载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动力和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不仅强调经济、产业、配套设施等"硬实力"的目标与定位,更要关注文化、品牌等"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以便将上海真正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为例,针对商务区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的成效与不足,提出针对推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郑德珵  孙路  刘璟 《城市观察》2010,(4):125-133
广州被中央定位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明确了广州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广州必须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投资,以实现国家中心城市所具备的指标。因此,如何解决巨额投资资金来源急需探讨。本文分析广州融资体系的现状,提出广州需建立一个传统模式和资本市场新模式双结合的现代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近来兴起的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内涵,并描述了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现状。简单的地理集聚即产业园区的形成,并不能代表产业集群的形成,想让创意产业成为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的产业需要培育创意产业集群。文章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了如何培育创意产业创新型集群,并特别指出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而促进企业间、产业间的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18.
许正林 《科学发展》2010,(7):96-102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逐步在上海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角色,但是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分析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产生与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及目前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类型等问题,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如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不足,同质化严重等八大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3个解决要点,即重新整合规划创意产业集聚区、强化孵化意识突出孵化功能、强化人文关怀意识,以促进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未来5~10年,是上海加快实现"四个中心"战略目标并建成全球城市的关键时期。上海应充分利用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性机遇,致力于打造与全球城市地位和能级相适应的国际一流商务商业区。目前,在上海的东西两翼正在崛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虹桥商务区两大商务商业集聚高地。从中长期看,世博园区与周边区域是上海未来打造国际商务商业区的重要载体,也是具备国际经济要素资源配置能力、成为中国经济乃至亚太地区经济资源配置和管理中枢的战略空间。世博园区与周边地区开发的空间范围:以世博园区(世博国际商务商业区)为核心区域,以浦东三林、后滩、卢湾滨江、黄浦南外滩等世博园区周边地区为辅。明确世博国际商务商业区发展的功能定位、产业内涵:以商务、商业为重点内容的服务业,其中商业是商务发展的重要基础,商务为商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两者融合发展体现出城市高能级的综合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从发展的历程和环境、产业形态与整体实力以及产业政策三个方面,对发达国家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动因作简要的总结;之后从发展现状、产业形态、地区分布等几个方面简述我国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概况;最后分析我国城市科技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发达国家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对我国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