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只有创新才能激发农村金融体系的活力。农村金融创新不能选择城市金融创新的道路,城市金融创新主要依靠市场内在的冲动和力量,而农村金融创新却主要依靠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冲动双管齐下。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村金融创新的法律制度体系,引导和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治理结构的建设,促进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引导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创新的激励和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农村金融情况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户贷款来源中民间借贷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比重下降。农村金融中这种“国退民进”的现象启示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的问题,一是要建立适应农村需求的微观机制灵活的金融组织,这一点是国有金融机构需要从民间金融身上借鉴的,但这样的金融组织不应该局限于国有金融机构;二是从政策和制度上帮助商业金融机构降低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问题比较复杂,民间金融的不规范、农村资本市场滞后、强垄断性和不足的竞争,严重阻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与此同时,农村金融组织法律体系虽符合我国农村金融法律,但法治观念的缺失,农村金融法律体系的形式结构不完整、内容不协调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因此所以本文就从经济法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变迁历程、法律缺陷与原因,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和改革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表现出强制性、渐进性、路径依赖性及滞后性等特征,但也发生了一些积极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总体来说,其制度变迁的成效是显著的,但并不深刻,在金融组织结构、市场功能以及金融监管等方面仍未发生质的变化。因此,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应在金融市场制度、金融产权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增量式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加快了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功能和促进农村金融组织进一步发展与壮大的步伐。随着改革的推行,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已逐渐由竞争主体不足转向农村金融监管滞后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长的矛盾。因此,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创新。认真分析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目标导向”监管模式的内涵、目标与原则,从建立统一核算系统,建立信用管理系统,完善法律制度以及改善监管环境等方面创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强力支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文章结合对台州市各地农村金融发展调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分析了台州市农村金融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及面临的困境,着重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从"国退民进"看农村金融的症结与出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农村金融情况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户贷款来源中民间借贷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比重下降。农村金融中这种"国退民进"的现象启示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的问题,一是要建立适应农村需求的微观机制灵活的金融组织,这一点是国有金融机构需要从民间金融身上借鉴的,但这样的金融组织不应该局限于国有金融机构;二是从政策和制度上帮助商业金融机构降低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8.
西方对农村金融组织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国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相关理论,评述了国外不同学者有关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农村金融组织的资本结构创新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与效率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参考意义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民间借贷到民营银行:金融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非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 ,弥补了我国正式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融资不足。本文从民间借贷的角度出发 ,认为从金融制度结构变迁角度看 ,只有内生于民营经济内部的金融制度安排才是有意义的。鉴于民间借贷的高风险性 ,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的融资需求 ,以及我国金融业改革的紧迫性 ,有必要从制度上给予民间借贷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促进民间借贷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和发展民营银行  相似文献   

10.
徐忠爱 《南都学坛》2008,28(5):123-126
农村金融发展中基于外生成长模式导致了一些问题:农业的现实投入与农村经济需求不相称,农业金融制度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的不完整和功能的不健全,表现出明显的制度缺陷;农村信用社存在诸多制度、资金上的问题。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现象:国有农村金融的刚性退出,农村合作金融的改制困境,乡村集体金融的被迫关闭,农村民间金融的异常活跃。因此,农村金融改革应该换个角度,从农村金融市场层次划分、农村金融机构功能重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三个方面来看,内生成长模式最终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对\     
基于创新发展理念,以制度创新理论推动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逻辑主线,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评述。以保险学、财政学、风险管理学等理论作为依据,对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以及农业保险进行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重点围绕管理制度创新、财政制度创新和风险管理机制创新三个维度,对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对农业保险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问题是中国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将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国际学术会议围绕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主题,就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研究、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供求问题、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研究动态、研究理论、方法创新等5个主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和交流,在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市场配置效率、农业产业链金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农村金融生态优化、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农村金融学科建设等问题的未来研究与政策改革上达成了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3.
从村治到乡政:乡村管理的第二次制度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民公社体制废除以后 ,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为“乡政村治”。近 2 0年来 ,伴随农村微观经济体制的改革 ,村治发生了重大变迁 ,特别是村民自治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 ,由此构成乡村管理第一次制度创新的主要成果。但是 ,作为国家政权基础部分的乡政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革 ,从而严重制约了村民自治的发展和乡村的有效治理。为此 ,乡村管理必须进行第二次制度创新 ,其重点就是改革和创新乡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路径依赖”的理论 ;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状况及信用社改革存在“路径依赖”的原因 ;利用制度变革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的方向进行了设计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民间金融及其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民间金融是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自发的非正规民间性金融活动。对比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形态,可从中归纳出共性特征。按照其制度化程度和存在状况,应将农村民间金融分为三种类型:非制度化的形态、从非制度化的形态向逐步制度化过渡的形态、已经制度化并以新的形式而出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推动了我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由于金融市场外部、内部及技术条件的制约,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存在自身固有的缺陷,导致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存在诸多“瓶颈”。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金融创新的理性选择是要突出金融业的制度创新,优化金融市场的结构创新,加强金融机构的机制创新,规范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种创新,在注重创新数量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提高创新质量和科技含量上。  相似文献   

17.
随着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对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的农村金融服务受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金融意识不高等因素制约,严重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此,应从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资金信贷模式、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式和提高农民金融意识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创新——以“联众模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制度约束下,"联众模式"是一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诱致性制度创新,它推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社会资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实现了有关利益相关方的双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创新是诱致性制度创新结果,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最终需走复合式制度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19.
河南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的结构方面,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生态结构及农村人力资源结构等。究其原因,在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农业基本矛盾,其根源则在于制度创新不足。因此,河南农业的发展应调整农业结构和进行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只是治标之计,从农户制生产方式变革为农场制生产方式的制度创新则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