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辽宁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采用产业协同理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的地理条件、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区域应加强协同管理,葫芦岛以其更高的产业相似程度,需要在港口整合、产业集群、旅游开发、金融协作和区域结盟等方面与大连协同.  相似文献   

2.
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理解区域经济的功能整合和制度整合,关键在于全面认识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该文认为,生产要素互补性、工业化水平差异性和产业结构互补性等优势是泛珠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的基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新产业分工理论,积极开展资源性产业、传统产业改造以及建设泛珠江三角洲“世界工厂”等领域的分工协作对于泛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制造”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工业化的角度探讨了泛珠江三角洲开展产业分工协作的原则、方向和调协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城市群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的空间支配形式.我国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依靠各城市群的发展.中部地区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应在充分发挥区住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行区域整合和城市化战略,以经济的腾飞带动中部地区的整体起飞.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而产业结构作为区域资源配置的载体,其持续合理调整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保证未来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数.运用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通过统计数据与计量模型,从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换情况以及三次产业关联程度三个方面对现阶段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基本合理,但是三次产业相互关联不够紧密,不利于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为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促进了山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由“一二三”变为“二三一”形式;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一三二”转变.但是,山东产业结构还存在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层次不高、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差距较大、产业结构未能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等问题.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在不同层次上的人力资源使用上,实现共享与互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从高质量发展内涵出发,分析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转换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发现京津冀区域城市间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方向总体上朝着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方向发展,但各区域产业转换进展不同。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熵分析显示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相似性,产业优势不明显。本研究为优化京津冀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融合有利于整合区域间各种产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加速区域间资源的流动与重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安徽省毗邻长三角,前者的区位、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后者的金融、信息技术、资金和市场等优势突出。后危机时代,四省市若想尽快提升各自产业结构,产业融合不失为一良策。在分析了沪浙苏皖产业融合条件的基础上,以四省市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及旅游业为例探讨了其产业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建立产业结构升级测度模型,利用安徽省2000-2014年间的数据,从横向升级和纵向升级两方面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进行空间演变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安徽省产业结构在横、纵两方面均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马芜铜经济圈”和“合肥经济圈”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起着引领作用.同时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产业结构横向升级的空间集聚效应并不显著.鉴于此,“马芜铜经济圈”以及“合肥经济圈”在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的同时,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整合各地市第三产业发展条件,鼓励和支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扩大产业群,形成良性产业链,构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互动体系促进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9.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确立为国家战略.对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的西部五省区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实证发现: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促进作用明显,但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较差,产业结构的优化水平相对较低.据此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建议该区域发展符合自身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产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运用偏离-份额法(shift-share method),以山东区域产业发展为参照系,将烟台市35个产业归类为15个产业部门,按各行业的区域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和区位竞争力偏离份额三大指标对烟台市的产业增长和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从动态角度判别产业结构的优劣、揭示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支柱产业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技术消费是技术品、技术服务进入消费领域的主体经济行为和个性创造过程。如果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工业文明的历史凝固物,那末工业遗产的技术消费遗存编码就构成了他的精神内核和遗存标志符号化系统。从技术消费角度解读工业文明的孑遗,从技术消费价值认知过程探索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将是一个有学术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