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人》2008,(2)
买猴2000年,在马来半岛的贝拉其村的二叔爷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一条渔船,叫我去做帮手。第二年,我喜欢上了村里美丽的姑娘阿珍。她一家  相似文献   

2.
我的二爷     
二爷是父亲的二叔、父亲那一辈兄弟都叫他二叔。我们这一辈十个娃子便都喊他二爷。      可怜的二爷 二爷的耳朵有些背,跟他说话时你得喊破嗓子他才听得到。二爷的耳朵聋倒不是什么病引起的。老爷那时是个大地主,但脾气特别坏,看什么事情不顺心,就动手打人。由于二爷干农活时干的慢,老爷就拿皮带抽他。现在他眼角边还留下一条疤痕呢!不知道是打着了哪根神经,他的耳朵就渐渐地听不清了。这还是二爷亲口告诉我的!二爷好可怜,虽然生活在一个地主家庭,但还是一样受罪 。      孤独的二爷 二爷是个单身汉,无妻无儿的。也不知道他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二叔说过的第一句话是:“我是党员,这样的便宜我不能占。”那是1987年的中秋节,在乡下信用分社工作的我到大社报帐,由于当时是农行营业所与信用社一起办公,我报完帐很自然跑到当时任营业所主任的二叔办公室里,对二叔说:“你们营业所对供销社支持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学校派我去韩国著名的私立大学高丽大学去做交流学习。由于二叔之前一直在韩国做生意,且离高丽大学不远,坐地铁很方便,因此一有空闲时间,我便去二叔那儿。二叔在韩国的一个大型服装商贸城里做生意,在那里已经有近4年的时间了,有一间自己租借的小门面。  相似文献   

5.
苗苗被二叔抱回来的那年,我14岁,和二叔家的弟弟刚子在一个班,在乡里的中学念初二。因为二叔不符合收养条件,而且态度蛮横强硬,一下被乡里罚去三万块钱,对于一个仅靠种地维持生计的普通农民家庭来说,那笔钱不啻天文数字,二叔也因此成了乡里的名人。  相似文献   

6.
改嫁     
我8岁上没有了父亲,第二年母亲执意要改嫁,她向男方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必须带上我。然而我认为母亲再嫁人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死活不肯跟母亲到继父家中。母亲没有法子,只好含泪把我托付给我的二叔二婶,自己一人到了继父家中。母亲改嫁后,常回来给我送新衣服和好吃的东西,可我不但不穿不吃,而且一见到母亲回来就躲起来不肯见她。二叔二婶家并不富裕,可供我上学读书却不遗余力,我很顺利地考进了大学。大学三年级时,我回家探亲,二叔告诉我:你母亲中风瘫在了床上,你得去看看。二叔往常没少催我去看母亲,总是说她有病,这回没准又是在哄我。我很冷漠…  相似文献   

7.
正我去美国探望定居在芝加哥城的二叔。叔侄相见,分外亲切,当晚我们聊到很晚。翌日一早,二叔说他咽喉痛,要去看医生,我陪他前往。二叔没有开车,而是和我步行,我想医院离二叔家应该不远。结果,我们却来到一家超市门前。我不解地问:"我们不是要去看医生吗?来超市做什么?"二叔笑着说:"诊所就开在超市里。"二叔解释说:"美国的正规医院,病人患了小病小痛要先和医生提前预约,等一个月后才能看  相似文献   

8.
正四十多年前,每到过年,村子里唯一的五保户四爷爷总是给我家送一笸箩玉米花,还有说不尽的感激话。那时玉米花是稀罕物,四爷爷也舍不得吃几个,这是他们从口粮里省下的玉米爆的玉米花。四爷爷和四奶奶是一对老夫妻,论家谱我们是远服的。她们膝下无儿无女。四爷爷多病,四奶奶是个盲人。清楚的记得,我正与别的小伙伴们玩耍着,母亲叫我了,吩咐我给四爷爷和四奶奶挑水。那时我和小伙伴们玩得  相似文献   

9.
滴血的母爱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正上小学。在那生活艰辛的年代里,能吃上一口肉真是莫大的享受哇!初春的一个傍晚,放学回家路过二叔家门口,二叔神秘地朝我招了招手。进了他那间又低又暗的小屋,他从上衣兜里摸出三粒核桃般大的黑红泥蛋,又笑眯眯地将泥蛋砸开。泥蛋里面露出一小团红红的肉团,沁人脾肺的香气直冲脑门儿。这是他将捕到的麻雀糊上泥巴烧烤成的肉团,自己又舍不得吃给我留下的。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二叔的喉结也不住地上下蠕动。自从我跟二叔学会了烧烤麻雀后,一到晚上便随二叔到屋檐下、树杈上、草棚里去捕捉麻雀。尽管时多时少,但没有空手…  相似文献   

10.
校长是俺爷     
课间十分钟,刘笑天和郑世杰在教室里打闹起来。打着打着,郑世杰占了便宜后,转身就跑。刘笑天在后面边追边。蒲着郑世杰气冲冲地说:“校长是俺爷,我叫俺爷开除你,  相似文献   

11.
人面桃花     
(一)她是孤女,离群索居;他是小侯爷,受人呵护。初见时,他们都13岁。"你叫什么?我叫穆迟暖,是伯阳侯府的小侯爷。你叫我迟暖就好了,你长得好可爱啊,怎么一个人来钓鱼,你喜欢垂钓……"小侯爷见到在江边静静垂钓的红袄白裙小女孩,想交谈一番,他又是个话匣子,喋喋不休地说了一通,才发现她还没说过一句话,"对了,你叫什么啊?"  相似文献   

12.
三姑     
三姑是新疆解放后的第二年走的。三姑父在新疆当兵,来信说新疆解放了,叫三姑去,三姑就去了。那天我和爷爷一起送三姑搭火车。临别的时候,三姑抚摸着我的头说:"文儿,好好听爷奶的话,  相似文献   

13.
我已是80多岁的老人,本以为和社会已经脱节了,却偶然地认识了一位在商海上呼风唤雨的“款爷”,和他成为忘年之交。1997年香港回归,儿子兴奋地说,想请我到香港旅游。我琢磨了一阵子对儿子说:“1982年我去英国时经过香港,并不太喜欢。如你有孝心,  相似文献   

14.
继爷     
奶奶领着我爸嫁给爷爷,这就是继爷。虽是继爷,却比亲爷爷还要亲。60年前,母亲生我时大出血,在我刚满月,便魂归黄泉。不久,奶奶也驾鹤西去。一个家庭没了女人,尤如江山倒塌半壁。冷酷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幸福,跟一个妖冶女人到外面闯世界去  相似文献   

15.
以英国小说家康拉德中篇小说<吉姆爷>中吉姆爷两次"失去尊严"的边缘情境为切入点,分析吉姆爷悲剧的"替罪羊"原型,并试图探究其"原罪"的哲学内涵和吉姆赎罪的荒诞性.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地道的农家妇女,近几年也很想走出门打工挣钱,开开眼界但因家务缠身,很难迈出这艰难的一步!一次,我在刘姐家发现了1992年第11期《专业户》,我反复地看了好几遍,被“自印金字春联技术”(第31页)所打动,于是我通过二叔得到了该技术,印制了各种门面的春联;财神爷、福  相似文献   

17.
王国民 《社区》2011,(20):50
过节去姑姑家,姑姑告诉我:"你二叔快和杨大哥打起来了。"听后我大吃一惊,二叔和杨大哥是社区里的模范人物,都是喜欢热心帮助别人的人,这两个口碑不错的好男人怎么就闹腾起来了呢?记得前年我研究生毕业回家时,二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家乡苏北一带的方言里,称父亲为"爷"、"爷爷",称祖父为"爹"、"爹爹"。这来自古代汉语的叫法,喊起来有很浓的家乡味。小的时候,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的父亲好,每次叫着"爷"的时候,心里那个甜劲让人永远地回味。其实很羡慕邻居家的小伙伴亲热地叫着"爸爸",心里总想着为什么我叫父亲"爷"。随着年龄的增长,陡然发现自己和父亲说话少  相似文献   

19.
一 5岁的妹妹出走了。 正是队里上工的时候,我在空旷的村庄奔跑,我想不透除了家除了那片树林她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德三爷爷拦住我,问明情况向我吼着,还不赶快告诉队长!  相似文献   

20.
孟醒是谁?     
你可以不知道孟醒是谁,但你一定知道阿芙精油和雕爷牛腩。孟醒,江湖人称雕爷,北京人,70后。雕爷有点“别扭”,不爱真名示人,说“不想让别人太了解自己”,但他旗下的两大生意,阿芙精油和雕爷牛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