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也总结了建国以来国内各民族新的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提出了“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实践证明,发展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离不开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这是一个正确发展我国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大团结的指导思想,是对我国民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高度概括,也是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正在深入人心,成为我国各族人民言论和行动的一个准绳。在民族理论研究工作中,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这一指导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讨论的我国古代的文化问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包括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我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之特点,这些特点互相交叉与融合,呈现出一种多元结构。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碰撞、交流和融合的比较研究,是我们从整体上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及其发展轨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在祖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都历史地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在历史上对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促进祖国历史的发展都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时期,对于促进各少数民族和整个国家的进一步繁荣,尤其如此。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民族问题的组成部分——民族语言文字问题,一直认为,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字方面应当享有平等权利,享有使用和发展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这是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的体现。这一政策,是写入我国的宪法当中的。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的其他领导人对民族和民族语言的社会地位、作用及其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它对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的深化改革,促进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拙文试就市场经济与民族繁荣发展的一些相关问题,谈点浅陋的看法,以求教于民族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给予斧正。 1 建立市场经济是民族繁荣发展的需要。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既不姓“社”,也不姓“资”;没有国界之分,也没有民族之别。无论哪个国家或民族,谁拥有市场,谁就拥有了财富,繁荣发展;谁失去了市场,谁就失去了财富,穷贫落后。这已为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史所证明。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许多民族中都流传着一些关于各民族起源的神话。它们是各民族远古生活的历史折光,思想愿望的曲折反映。这类神话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民族的起源、民族发展的历史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 一 民族起源于何时?它最早形成于哪个历史阶段?这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恩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为祖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我们从各民族的文化中,都能察觉出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吸收与交融的现象。这种彼此的交融,无疑是推动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吸收交融的同时,又均保持着各自的传统特点。从而,也就使我们统一祖国的文化更加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7.
科学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而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不过是科学连续体上的不同部分而已。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来理解科学,而情境因素正是理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的纽带。情境因素所决定的主体相关度不是测量科学与非科学的尺度,而是决定在统一的科学连续体上的不同位置的尺度。当然,我们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居于统一的科学连续体之上,并不意味着忽视二者在产生、发展及各自的特征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强调"统一",并不排斥区别与个性。  相似文献   

8.
<正> 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在居住着五十六个民族和若干尚未确定的族体。在他们中间,有人数众多起主体作用的汉族,有人数数百万、数十万、数万或数千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自己的特点,社会发展水平也不一致。解放以前,我国大多数民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某些少数民族或地区却还存在着原始公社所有制、奴隶主所有制或封建主所有制。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是怎样发展和形成的呢?这是各族人民都关心的问题,也是史学家长期注意研究的课题。我国古代史学家很注意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搜集和记录了大量的和宝贵的材料。近现代的史学家,对我国民族史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解放以后,我国史学工作者对于民族史的研究也很注意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整个说来却是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是马列主义民族团结理论和我国民族具体特点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平等的联合”的思想,它包括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整体的“全民族团结”;更包括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单一民族之间的团结,即“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还包括“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体现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和党的文献之中。本文所论述的主要是国内务民族团结的思想。 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行动指南。它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与中国的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联系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  相似文献   

10.
1989年在我党、我国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年来,新疆社科联及所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区党委宣传部的领导关怀下,经受了止乱平暴斗争的考验。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紧紧围绕自治区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努力奋进,较好地发挥了党联系各民族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社会科学为四化建设现实服务的理论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我们党不但成功地领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而且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上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将其作为在我们多民族国家中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权形式,从而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这在我国历史上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是一个创举,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十多年实践充分证明,  相似文献   

12.
马大正 《学术探索》2006,1(2):100-108
两千多年的新疆历史发展,展现出了若干特点和规律,值得人们总结和借鉴。从政治上看,自西汉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以来,新疆一直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治理之下,尽管各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治理方式各有不同,但总的趋势是中央王朝对新疆的管理不断深化。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设立行省,新疆由此完成了和我国其他地区融为一体的进程。从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上来说,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种多民族聚居的格局是历史上众多民族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在新疆多民族聚居格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和好交往是新疆民族关系的主流,与此同时,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战争和冲突,这是阶级社会各民族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新疆各族人民的国家观念进一步升华,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宗教上来说,新疆有史以来即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伊斯兰教从来都不是新疆地区唯一的宗教,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的传播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历史经验表明,宗教与世俗权力分离是保持新疆稳定的基础。从文化上讲,新疆文化是由众多具有不同特点的民族文化构成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相互认同,既是新疆文化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各民族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从屯垦戍边政策的历史定位来看,屯垦戍边是历代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的重要内容,屯垦戍边既有利于保障边疆的巩固和稳定,也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问题,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中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更加具体地指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是说,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研究解决这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是我们从事民族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不仅社会发展程度,社会经济结构不同,而且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很显然,少数民族不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来接受现代教育,而且也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背景下来接受现代教育的。因此,对民族教育的考察,必须潜入到民族整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和心理意识中,从更广阔的背景和更深层的意义上去进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的经验证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所以能够取得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所以能够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大团结。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具有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要在民族地区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经济文化上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少数民族赶上或接近汉族的发展水平,同样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民族间的大团结。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强民族团结,对于巩固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边疆,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是我国民族多元的共同体。这个概念虽然是随着近代中国各族人民日益自觉地结成整体,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应运而生的,但其历史渊源和非常悠久。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事实上已经逐步形成为日益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正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各民族共同培植的中华民族意识也逐渐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绵延开来,成为我们创造、捍卫中华文明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当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应当继续大力增强中华民族意识,不断强化中华…  相似文献   

17.
云南二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源和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境内有二十二个少数民族和一些尚未识别的民族集团,是我们国家多民族的缩影。本文根据大量的文献考古资料,介绍云南境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源流,他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同化和异化过程。以云南境内两个最大的少数民族为例,彝族和彝语支各族由同一祖先异化为哈尼、傈僳、拉祜、纳西等许多个民族,是同源异流;而白族则由历史上的几个族体结合而成一个民族。灿烂的滇人文化以后不见了,文明的“庄蹻遗裔”究竟是谁的先民?本文试图对西汉时期“西南夷”的众多族称在两千多年发展过程中的来龙去脉,进行初步探讨,现予以公开发表,旨在引起学术界共同讨论,弄清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族源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虽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没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失误,但民族间相互依存,相互帮助,始终是占主导的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使民族关系的发展也出现了新局面。正如胡耀邦同志指出的:“汉族离开少数民族什么事也办不成,少数民族离开汉族什么事也办不成”。这就是说,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的“谁也离不开谁”的兄弟般的关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历史的角度,认识这种关系发展规律和必然性,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九年十月,人民革命的历史性胜利,在中国大地上荡涤了帝国主义民族压迫势力,消灭了国内反动派的民族压迫制度,缔造了新中国,开创了我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新时代,形成和发展了我国各民族团结互助、友爱合作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国内还存在民族问题,正确地处理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党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发生着既密切又复杂的关系。正确认识与论述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不仅是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古代史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