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事档案管理必须适应人事制度改革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暴露出很多弊端,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更新观念,提高档案意识,加强法制建设,改革和创新人事档案管理,以适应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发展规划、改革步骤、目标要求、办学形式、教学用语、课程设置、学制安排等方面因民族、因地区制宜;要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扩大民族间和地区间的开放和交流,大胆吸收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使我国民族教育既保持自身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要努力办好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和民族高等学校,加快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专业结构调整、人事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 对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和民族院校学位授权的建设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人事档案管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实践活动的产物.长期以来,人事档案肩负着知人善任、合理使用干部、为党和国家建立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事制度也进行着多项改革,如机构设置、干部制度、分配制度、用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当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组织人事制度改革日趋完善的今天,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必须规范化、现代化与信息化。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剖析,对民族地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以相配套的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因此,必须对流动人员人事工作给予重视,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
在以农村为先导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不仅表现为一定速度、一定数量上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战略意义和进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已经引起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在改革的冲击下,旧有体制中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被暴露出来。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对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的改革;根据各民族地区的特殊环境、特殊经济条件的实际,寻求发展经济最有效的途径,选择出最有效的措施、办法和对策。本文试图就改革中的几个问题,根据近几年的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就高校后勤而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后勤改革和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在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论述了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社会化改革时期建立健全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研究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实施改革的建议。从观念、体制、机制、资产、定位等方面研究了今后工作的措施,为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管单位走向良性循环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九十年代影响最为深广的综合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历史进程中,占国土面积64%以上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转变带来的影响,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及时开展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民族政策衔接工作,研究民族地区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对策,不仅是广大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呼声,也是落实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实行扶持和照顾的基本国策,更是缩小民族  相似文献   

10.
申玉华 《民族论坛》2006,(12):25-27
俄罗斯从1991年底到1992年初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农业中实行了以土地私有化和改组集体农庄、国营农场为中心的大规模改革,但是过激的改革措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没能扭转俄罗斯农业长期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既代表了不同的法治理念,也代表了不同的法治阶段。实现民族和谐,其法律基础在于法治的实现,而法治实现的进程则是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只有实质法治的实现,才能为建立民族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选举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选举制度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选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及其他法律的规定 ,保障少数民族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产生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一项政治制度。本文首先提出了少数民族选举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民族乡制度同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保障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三项政治制度的命题 ,并着重论述了少数民族选举制度产生的依据、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及贯穿其中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民族法制建设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法制建设工作。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民族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的30年,民族法制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经过30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以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主要内容,包括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各地方制定的民族方面的法规、行政规章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本文在回顾30年来我国民族法制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探讨了民族法制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族法制建设现代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法制建设现代化是我国法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推动和促进民族法制建设现代化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民族法制建设现代化的要素结构和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民族法制建设现代化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西藏地方法制区域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区域性问题是法律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它和法制的统一性问题相辅相成.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法域国家,研究不同地区法制的区域性就成为现实的必然.西藏自治区是藏民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除民族特征外,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制实践和立法现实奠定了西藏地区特殊法域的基础.文章着重分析西藏地方法制的区域性特征,阐释西藏民族地区法制区域性存在的现实,以期为西藏民族地方的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土司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以少数民族首领为世袭土官,其实质问题是"以夷制夷"。土地占有制度的长期稳定及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土官拥有自己的武装组织以及历代中央王朝的扶植是支撑土司制度长期存在的主要因素;土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维护了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汉族、内地和边疆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政府层面自上而下设置并实施的村居法律顾问制度,较大程度提升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法治化与现代化水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但源于该制度设置的过分一体化及运行的过度行政化,致使其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制度的社会功效和法律功效远未充分激发。借助少数民族地区村寨传统社会组织、村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求得村居法律顾问制度与少数民族村寨本土法治资源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方可形成制度合力,方可保障村居法律顾问制度更契合少数民族地区村寨实际,进而激发该制度的全部功效,实现其设置初衷。  相似文献   

18.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法律制度多循魏晋,但当时一些有为君主为了适应特殊情势的需要,在取舍中原汉制的基础上,又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制度,在行政、刑事、民事、经济、婚姻、司法等制度方面均有所建树,从而使十六国时期的法制在中华法制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相似文献   

19.
1937年8月,甘肃卓尼发生藏族土司杨积庆被害事件,围绕此一事件造成的权力真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地方实力派与藏族各界展开博弈。抗战方兴,中央政权对待边疆民族宗教问题的策略是努力保持大后方稳定,而地方实力派鲁大昌却力主改土归流,藏族上层人士则居间折冲,实际上主张保留土司制度。地方政权借助军事威慑,恩威并用,以保留形式上的土司制度羁縻藏族上层,以建立地方政权系统逐步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20.
青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状况,没有形成单一民族自治体制,自治区行政建置表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