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很多城市的小区里.热有几台健身器械.比如扭腰器、走步机、牵引器等.深受老年人的欢迎。每天清晨和黄昏.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人和孩子在健身器械上锻炼身体,玩得不亦乐乎.然而.医院的康复科常有使用健身器械时不慎受伤的患者前来就诊.有些老年人因为盲目健身导致腰椎间盘突出,不得不到骨科接受治疗。小区里的健身器材是为了居民强身健体而设置的.可是用得不恰当,却可能伤害身体。  相似文献   

2.
《老友》2012,(5):67
北京体育大学导引养生中心主任杨柏龙提醒说,对中老年人来讲,适量运动是指有氧运动。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对运动量的掌握应以本体感觉为准,其中运动强度至关重要。合理的运动负荷应该是锻炼后睡眠正常、食欲良好、情绪愉快。老年人不适合做剧烈运动,过量运动反而有害健康。老年人应根据自己  相似文献   

3.
《老友》2012,(5):67-67
北京体育大学导引养生中心主任杨柏龙提醒说,对中老年人来讲,适量运动是指有氧运动。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对运动量的掌握应以本体感觉为准,其中运动强度至关重要。合理的运动负荷应该是锻炼后睡眠正常、食欲良好、情绪愉快。老年人不适合做剧烈运动.过量运动反而有害健康。  相似文献   

4.
在公园、社区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晨练的老人拿身体的不同部位撞树来健身。对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博士王宏认为,这种健身方式属于碰撞运动,有一定的健身效果,但这种锻炼不太适合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孙东 《山西老年》2009,(12):53-53
医学专家指出,老年人选择不合适的锻炼方式,不但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以下几种常见的健身误区应予纠正。运动负荷禁忌"超"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楼下的张老师退休后,参加了老年秧歌队,经常与老姐妹们一起扭秧歌。前几天,张老师在排演高难度的秧歌节目"叠罗汉"时,不慎摔伤了胳膊。无独有偶,小区里的李奶奶和老姐妹们在公园锻炼时,看见几个孩子在单杠上练"翻转回旋",她架不住老姐妹们的撺掇,也上杠一试身手,结果"翻转回旋"没练成,却摔伤了腿骨,住进了医院。人到晚年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本是件好事,值得提倡。但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要掌握好"度",不能不顾身体承受能力而争强好胜,逞一时之勇。俗话说:"人老不讲筋骨为能"。人到老年,身体各项生理机能相对衰退,这是新陈代谢的必然。如果此时老年人还按照年轻时的标准去进行体能锻炼,不但  相似文献   

7.
丁海霞 《百姓生活》2008,(11):57-57
无论你是白领阶层、工薪一族,还是家庭主妇,每天,我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时间是在枯燥乏味的等待中度过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锻炼一下身体。即使没有空间、器械,爱运动的你总是会想出一些办法来的。碰上需要"稍候片刻"时,不妨做做下面的运动:  相似文献   

8.
《老友》2008,(1):65-65
运动平衡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但在锻炼时,首先应考虑到不可过量和疲劳。要认识到合理休息也是一种健身方法,如静坐、平卧于沙发或床上做些四肢运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同样能起到健身的功效。在运动时注意休息,在休息时注重运动,正确调节好身体运动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社区为满足居民们锻炼身体的需求,大都建有健身苑,并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受到小区居民的欢迎。其实,锻炼身体本来是件好事情,但若不注意健身的时机与运动量,反而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健身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儿童,所以一些注意事项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是健身的时间,有的老年人凌晨三、四点钟就到健身器上活动了,有的则刚吃过午饭或晚饭,马上去健身锻炼,这都不符合科学健身要求;第二,由于对健身器械的功能以及动作要领不甚了解,所以也有因健身器使用不当受伤的;第三,活动量要因人而异,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有选择地比,这对身体都是不利…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阳气上升,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光。许多老年人纷纷走出居室,积极参加春练,以达到增强体质、祛病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但是,若春练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在春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不宜早。初春,清晨气温低,湿度大,雾气重,室内外温差悬殊,过早出门,身体骤然受冷,容易患伤风感冒或使哮喘、“老慢支”、肺心病等病情加重,故老年人应在太阳初升后外出锻炼为宜。二不宜空。老年人早晨血流相对缓慢,血压、体温偏低,且经过一夜的消化,腹中空空。故晨练前应喝些热…  相似文献   

11.
《老友》2003,(10)
二、科学运动有一条很原则的经验,千万不要早上锻炼。建议大家傍晚锻炼,饭后45分钟再运动。而且老年人作散步运动就可以了,20分钟。要想减肥不用这种方法,饭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吃2粒到4粒螺旋藻,然后食欲就减退了,而且营养不缺。第二是早上起床的时间,国际上规定6点,供你参考。开窗时间9点  相似文献   

12.
美国《健身》杂志刊文指出,人们在运动健身中有常见的10个误区。误区1:没有明确的健身目标。提示:很多人今天练腰,明天练腿,结果练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效果。健身者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一个可以期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1、问题的提出 准备部分主要是体育课、训练课、比赛和锻炼前有意识、有目的地做各种身体练习,学生通过身体练习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一般中枢和运动有关的中枢均处于兴奋状态,唤醒神经的暂时性联系,有利于增进人体健康和提高运动成绩。 准备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基本部分的完成,所以,认真对准备部分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准备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全身各部分关节和肌肉活动开,为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从方法上看,准备活动通常有:跑步法,徒手操练法,轻器械操练法,分组操练法,游戏法,音乐舞蹈法等。  相似文献   

14.
伸展健身操是一些运动医学家设计的。他们在对田径运动员的长期观察中,发现由于缺乏柔韧性的练习而使大批优秀运动员发生“使用过度综合征”。而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进行的伸展操,不用任何器械和设备,属于静态伸展运动,可以有效锻炼肌肉。关节柔韧性而防止肌肉、关节僵硬、老化。 伸展健身操只有五节,简便易做,对任何人特别是中老年人都适用,只要天天坚持,就会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身体训练,是根据实际活动(劳动或运动)的需要,而实現的一个专门的体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改进和扩大人体的活动能力,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統,内脏器官的工作也有良好的影响。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建設祖国和保卫祖国。对运动员来讲,就是在这总的目的下面,来提高运动技巧,获得优秀的运动成績。由于篮球运动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新規則实施之后,比赛的速度和密度都加大了,也就是说对于籃球运动員身体負担水平的要求提高了。篮球运动员的身体訓练,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籃球运动員身体訓练的任务,笔者谨就篮球运动员身体訓练的分类和手段这两个問題,提供几点不成熟的意見。  相似文献   

16.
对中老年人太极拳锻炼组与未参加任何锻炼的对照组精神状态、记忆力、睡眠、体态、骨关节、肌肉、基础脉率、安静时的血压和呼吸频率、肺活量、食欲等主客观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太极拳锻炼能明显改善和增强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功能 ,对中老年人有良好的健身效应。  相似文献   

17.
运动小贴士     
《成才与就业》2014,(17):84-86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经过一个无忧无虑的暑假之后,不少同学的生物钟变成了“日出、而息,日落而作”。这不仅影响健康,也不利于重新回到学习状态。不妨从现在开始,每天保持一些运动,为新学期生活增添乐趣的同时还能让你收获一副好身材!快来和运动达人Haierbros一起动起来吧!1.引体向上运动部位:背部二头肌三角肌后束适合人群:久坐以致脊椎压力略重的同学 推荐频率:一周三次到五次 注意事项:开始阶段不妨配合使用助力器推荐理由:背部肌肉是大家都容易忽视而又极为重要的一块肌肉。引体向上对于背部肌肉有非常好的刺激。此外还可以锻炼到你的二头肌和肩部,配合卧推及深蹲,组成全身性的一套简单锻炼方法可极大舒缓脊椎压力。  相似文献   

18.
《老友》2014,(11):61-61
正人到中年,在锻炼上不仅不应该懈怠,反而应更加认真、多花心思。要提醒的是,中老年人必须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但时间、强度、次数与年轻人应有所不同。那么,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呢?50岁:慢跑、瑜伽、自行车、球类、跳舞等人进入50岁后,关节的问题日益明显,关节的退行性病变也日益突出,有的中老年人已经患有骨质疏松。但这时,50岁的中年人在"伸展—弯曲—收缩"等  相似文献   

19.
孙丽丽 《社区》2023,(9):62-62
很多人都觉得家务活儿是干不完的,而且做家务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殊不知,做家务其实也有很多好处,既可以起到运动身体的作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大脑、缓解压力,让人的身心更加健康,甚至可以起到增进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时下,许多老年人身体有点小毛病,习惯自己到药店买药。当他们走进药店,看到琳琅满目的药品时,又不知道怎样才能买到疗效好、花钱少、毒副作用小的理想药物。有关专家提醒老年人,自己买药时应该注意谨防陷入以下误区:1、不要认为进口药都比国产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