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当下农村法制建设的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于农业立法、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法律意识、农村行政执法、农村司法和农村法律服务、农村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为此,亟待对农村法制建设进行新的构架:建立良法立法机制,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优良法制环境;建立法制型农村干部机制,适应新农村建设之迫切需要,培养造就法制型农村基层干部;创新农村法治主体再造机制,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培养具有法律素质的新型农民;创立依法行政机制,加强农村行政执法,实现农村依法行政;完善司法和法律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法制机制,完善农村司法和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农村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完善农村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农村法制化建设中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执法不严、司法监督力度有限等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农村法治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针对我国农村法制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应全面贯彻法治原则,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健全农村法律制度并整顿司法秩序,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点和难点皆在农村,大学生村官法律知识水平的高低,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对淮海工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村官与在校生的法律知识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和在校生的法律基础知识明显偏低,分析认为这与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学校涉法课程开设不足、相关部门的培训力度不够等因素有关。重视大学生村官及后备力量的法律知识教育和培训工作,有利于农村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法制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化解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有力手段,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由于受到经济基础薄弱、法律意识淡薄等种种因素影响,严重滞后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新农村法制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期能为改善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状况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的法制作为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法制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城市相比,两者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新农村法制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健全法律法规、增强农村干群的法律意识、加强农村执法和监督力度等多方面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保障.目前中国农村法制建设现状是农民法律意识总体上仍然十分淡薄,有关农村、农民的立法处于滞后状态,司法部门执法不严也影响了法律的权威,究其原因是经济发展滞后造成农村地区法制建设滞后是其根本原因,尤其是少数执法部门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缺失,落后的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对法律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作者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出发,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促进法治文明的进步,改善乡镇政府的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强化农村立法工作,为农村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的时代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已初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但是,无论立法、执法、普法、法律监督等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都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法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出发,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提出农村法制建设需要提高认识,加强立法,强化司法监督,深入普法,营造良好环境并确保农村法制建设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创业,带动了就业,也带动村民致富。然而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女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难免存在众多困境。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女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动机、创业困境、创业优势、创业需求等状况进行的实证调查与分析,探讨有利于当前女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平台形成,探索有特色的女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模式和路径,对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能力、着力构建女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法制建设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如今虽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亟待进一步的解决和完善。本文着重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存在的若干问题现状、针对新农村的法制建设提出的改善建议考虑,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举措,但在实践中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培养等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部分村官在素质上难以适应农村工作的需要。基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理论研究和实施现状,提出应将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培养过程前移,实施以高校为主体、相关党政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大学生村官预培养工程,从村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以及准村官的选拔、培养和考核等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村官的预培养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70到80,大多数农村人口收益低微,"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对广大农民健康的关注以及农村医疗保障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新医改方案"出台的大背景下,通过比较外国相关法律制度,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有制度和不足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对策,从而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落实宪法和法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 ,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然后阐释了对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开展法律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并提出了法律社会学在农村法制建设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 ,包括农村法治问题、农民的法律意识、农村传统法律文化、村民自治问题、农村法律多元问题、农村法律机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化虽然被称作“软实力”,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效能却很“硬”,承担着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供给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农村文化匮乏滞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民的致富、农村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新文化培育新农民。新农村呼唤新文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微型金融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统筹城乡建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现状,其发展必须贯彻公益性、商业性和社会性平衡理念,不能偏离保障农民生存权、发展权的法理基础,准确定位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完善相应的政策法律制度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健全自身的治理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育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农民。新型农民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较高的技能素质、较强的经营能力。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是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主要内容。培育新型农民要注重先进知识与技术的传播,注重农村先进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注重民主法制意识的树立,注重制度体系的创新。培育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新时期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贵州农村的环境,包括生态和人文环境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坏,实现贵州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必须从问题发掘到对策构建进行深入研究。观念和认识的误区、农村环保法制建设滞后、农村环境建设不协调、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环境的破坏是贵州农村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从关注具体的农村环保方案,从观念、宏观视角和农村整体环境治理入手,尤其要注重政策、法制和农民生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才能建立起贵州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比较完整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必须结合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情况,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农民主体性原则、民主平等原则。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应该具体做到:加大农村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的带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倡导社会新风尚,提高新型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提高新型农民的民主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