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3.
潇潇春雨下个不停。傍晚下班时,路面上有了一层积水。强劲的海风挟着急雨.打得汽车顶棚飒飒作响。人们撑着雨伞,裹着雨衣,向着停车场走去。一位长者双手握着雨伞,顶着风雨吃力地朝前走着。突然,一阵大风吹来.他的身子晃了一下,险些摔倒。这时,他右边的一个年轻小伙子快步跑过来.用右手举起雨伞,左手搀着长者的右臂相拥着往前走。风雨好像专门和他们作对,不时地从后面斜射过来,他们俩后背的衣裤淋湿了大半。这情景,被后面的一个姑娘看见了,她急忙跑过去,高举起雨伞.尾随其后。这样,急雨淋不着前面的俩个人了,可姑娘那鲜艳的衣服却被雨水淋湿了。路面上的积水溅湿了她的裤脚和鞋袜,她似乎没有觉察到.依然疾步快行着。 相似文献
4.
江晓原 《社会观察(上海)》2006,(5):38-38
《宾虚》是一部1959年的历史大片,以罗马帝国和耶稣的故事为背景。多年前我看《宾虚》时,那些特别动人的高潮之处——网上有人写文章说自己看到那些地方“曾经跪在地上,感动得失声而泣”——虽然没有赚到我眼泪,但有一个情节还是让我感慨万端:出身犹太豪门的宾虚遭人陷害,被卖入罗马水军成为划桨奴隶,昔日锦衣玉食人上之人,今则朝不保夕命如蝼蚁,许多人遭此逆境说不定就会一死了之,但宾虚泰然处之。直到有一天,一个机会可以让他展现才华,他向舰队司令进言,挽救了危局。司令对他另眼相看,将他收为养子,最终他得以重新出头,报仇雪恨。我当时的… 相似文献
5.
之所以从中国经济现状扯到刷盘子,是因为国际社会其实与一个国家内部差不多,也分三六九等,平等只是理想,而不是现实。有的国家是读过书的白领(制造技术文化产品),有的国家只能刷盘子(出卖简单劳动和资源)。成为白领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家道殷实,则生下来就能上大学当白领,但这种国家就那么几个。如果中了彩票,一夜之间也能变成白领,但这种概率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其余的国家要成为白领只能靠自己努力。 相似文献
6.
7.
俞吾金 《社会观察(上海)》2006,(5):52-53
凡是亲身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当时流行的《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八个样板戏差不多构成了全国八亿人的主要精神粮食。由于不断地重复播放,人们对这些样板戏的唱词已经耳熟能详,甚至倒背如流了。有趣的是,在“文革”结束后,这些样板戏的片断仍然以各种方式被演出、播放或模仿,它们甚至成了卡拉OK中的保留节目。这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经历过“文革”的不同世代的普遍的怀旧心理。然而,这种怀旧心理表明,在普遍崇尚文化多样化状态的当代中国社会中,样板戏在总体上已经成了历史的遗迹,不管它们的牧师如何祷告,它… 相似文献
8.
李国忱 《社会观察(上海)》2006,(5):29-29
郎咸平发起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拥护郎咸平观点者有之,非难的声音也不少,“郎咸平只看病不开方”,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论调。这种论调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一些时评编辑不就明确要求来稿“批评务必是建设性的”嘛!似乎一篇时评文章只有具备了治国安邦的奇思妙想,才有资格进行“批评”,否则就请“免开尊口”。这是对批评本义的强行扭曲。就批评的对象而言,批评的本质就是“破坏性”的,批评者的目的就是要让那些有害社会的不良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使其尽快地销声匿迹。时评作者不是政治家,也不是企业家,… 相似文献
9.
10.
11.
坐在一个清幽而洁净的茶座上,泡一杯明前龙井,不受俗事的威胁,人的思想最为自由而活泼。老夫久矣夫无此乐矣!今乃偶然想到了“门环”。 相似文献
12.
13.
阿益 《社会观察(上海)》2006,(5):41-41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使城市成了人类创造的最大的人造物集聚地。大量的人造物阻塞了原本与自然相通的气脉。人类对物质的过度消费,对技术的过分依赖,对效率的过于苛求,使城市的形态正逐渐背离人们对栖息地的基本需求。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不再是城市居民能无条件享用的;绿树浓荫、芦荡野鸭及夜空下忽闪的萤火虫,已从城市形态中消逝,成了城里人对乡村的美丽记忆。当我们认真思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时,从内心深处渴望着既具有城市功能又不乏乡村气息的“田园城市”,不仅仅是拥有底层带院子的公寓或有花园的别墅,而是把整… 相似文献
14.
15.
余衡 《社会观察(上海)》2006,(5):49-51
成千上万穿着黄色军便服的少年男女,组成了一个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满怀热情地唱着红卫兵战歌,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风景”。至今,回想起那些日子,可能会感慨峥嵘岁月其实是蹉跎时光,最终知道“青春有悔”,也知道现实和歌声是貌合神离的。 相似文献
16.
梅侬 《社会观察(上海)》2006,(4):54-56
技术时代的人们赚钱愈来愈多,头发掉得愈剩愈少,心理成熟越来越早,身体机能愈来愈容易衰老。至于生活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真正的生活状态之美,则很难去体会并享受。而生活更不可能有古人的倜傥通脱,如画如诗。如果要对技术时代下个定义,恐怕只有四个字“煮鹤焚琴”最为适宜。但就是这四个字,对于“技术工人们”来说,都是太过于艺术化了。 相似文献
17.
18.
张伊琳 《社会观察(上海)》2006,(5):7-7
我从2001年开始触网,网络令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我的网络写作,最早是在一个叫西祠胡同的网站开始的。那时我正迷恋着金庸与古龙的武侠小说,就去相关的讨论版晃悠。最初我只是一个看客,看着网友们对武侠的评论,以及一些网友原创的小说。渐渐地,我萌生了自己参与的想法。2001年底,我把自己写的一篇小说贴到了讨论版上,网友们给予了许多鼓励,那些称赞令初涉“江湖”的我飘飘然,霎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我开始马不停蹄地写,一有写完的作品立刻贴到网上,然后兴奋地不停刷新,等待网友的评价。赞美自然是有的,批评也着实不少,不过我并…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