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给"健康"做了如下定义:健康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已。对每一个人来说,心理健康是与躯体健康等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按照心理现象自身的特性,判别心理健康与否的原则大致有三。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康教育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吴阶平在第十三届世界健康教育大会上的发言中提出的.健康已经被看作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在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均臻良好的状态.随着社会生活的扩展和都市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从积极方面来看,心理健康是指能愉快地生活,与他人合作帮助、友好相处;使心理机能达到最佳状态,并成为自我实现的人.从消极方面来看,心理健康是指无心理症状,无过份不安;对人和社会没有破坏行为;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所谓心理健康是“个性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巨大的心理效能”.除了对心理健康进行描述定义外,一些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下了操作定义,将心理健康水平归纳成多个指标,并加以量化,以鉴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otom Check List90,简称;SCL-90).  相似文献   

3.
人体的健康只有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全面协调发展,才是真正的健康。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中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日益加大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下,大学生经常遭受焦虑、困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为此,大学生要及时利用体育锻炼的手段调节或舒缓影响心理健康的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的精神,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 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疾 病,而且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关资料表明,长寿老人都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二者。 一、“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口号。一份科研资料显示,对一个健康老人来说,影响寿命的诸多因素中良好的心理卫生占50%左右。据医学界统  相似文献   

5.
“病从口入”,已为人所共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防范。而“病从脑入”则还未被人们充分认识,予以预防。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无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强,这才是全面的健康。实践证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切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保持完美状态。”即健康是三维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心理健康定为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之一。所谓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即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而且还要懂得维持和调节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原则和措施。那么,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些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极少涉及心理健康课题.随着社会发展,现代人素质的培养和教育,青年一代心理健康训练和指导已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宣言指出:健康应当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人们普遍赞成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部分,认为健康是人自身素质得以充分发展和利用的必要前提,是个体成为有效的独立的社会成员走向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基于师范教育具有工作母机这一特殊性,充分重视师范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和训练,已是教育界当务之急,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谈论健康时,往往只想到身体的健康,而忽视了更重要的方面——心理健康。人是身心统一的整体,人的健康相应地包括身的(生理)健康和心的(心理)健康两方面。联合国卫生组织曾对健康做了全面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一个完整意义的健康概念应该包括;生理方面,即躯体,器官的健康;心理方面,即认识、情感和  相似文献   

9.
冯倩 《山西老年》2011,(4):60-60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处于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主要方面之一。要达到心理健康,可以从“放”开始。  相似文献   

10.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具有密切关系.社会适应可以解剖为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分析社会适应的三个方面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可以回答三个问题:个体的社会适应是怎样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什么样的社会适应心理素质能够为心理健康提供保证?从社会适应角度看,心理健康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形成机制、保证条件和评价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提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基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本质与功能、地理区域对群体心理影响的特异性、民族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民族地区社会身份的复杂性,有必要开展符合民族地方特点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过程入手,在“一个基础”“两个平台”“三个层次”上开展建设工作,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基石,利用基于大数据和社区的线上、线下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微观促进个体心理健康,中观培育理性平和的民族心态,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对建设中可能存在的现代技术与少数民族地区的适应问题、民族宗教信仰与社会心理建设的嵌合问题、外生技术退出与内生力量不足等困境,提出从培养专业队伍、整合资源体系、建设反馈体系、构建评估系统四个方面来保障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运行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青少年身上屡屡发生的恶性事件以及青少年违法犯罪比率的逐年上升 ,充分暴露出孩子们在心理上、人格上的种种缺陷 ,大量事实说明 :心理环境的“荒漠化”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起点。青少年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之前 ,心理已经不健康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应充分认识青少年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及危害 ,应以矫治和消除不良心理为重点 ,从“心”抓起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防患于未然 ,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这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源头”。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是健康的基本组成内容;增进心理卫生活动,特别是能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活动,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任务。”可见,一个健康的人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生理上应该是健康的,身体没有疾病;另一方面心理上,精神也应该是健康的。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注意身体方面。对心理方面由于认识缺乏、观念落后而忽视心理的健康。国外统计发现,社会上的十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指未成年人在基本社会化过程中,与成长有关的一切活动,均应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诸方面处于完好的健康状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可以从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行为健康状况三个方面进行测量。本文探讨和初步建构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测量指标与变项体系。  相似文献   

15.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道德上、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一个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状态四个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如果仅仅从身体疾患的角度看,大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患各种严重躯体疾病的确不多。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群体,可能情况会大不一样。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普遍增高,发病程度也比较严重,因此而导致的问题行为也表现得比较突出。本…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求有健康的心理。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方面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据有关资料显示,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智力正常、情绪健康、行为协调、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然而,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精神负担过重,导致了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如精神压抑、焦躁不安、情绪失常等。那么,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探索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因此。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卫生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卫生是探讨人类如何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心理原则和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表明人体的健康,不仅是躯体生理上的正常,而且还包括正常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后者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心理学界、医学界和各阶层人士的关心。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阶段,在心理发展上有许多特点: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尊心强、有特殊的优越感;观察力强,有独立见解,爱感情用事;有丰富的想象力,才思敏捷,抱有各种理想和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职校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家庭成员的期望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问题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即人们在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社会服务。显然,对青少年来说,心理健康应该是广义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心理健康内涵的界定,分析多种现代健康观对心理健康维度认识的不足。重点分析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对心理健康维度的分立式定位,坚持心理健康维度是全面健康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提出心理健康维度在现代健康观中处于核心地位并起主导作用的观点。认为正确认识心理因素是健康的首要因素,应树立全新的健康理念,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健康。  相似文献   

20.
郭建军 《社区》2002,(22):45-45
1、心理健康才能适应现代瞬息万变的环境。在现代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例如微机器从286的使用开始,不过几年的时间,386、486、586相继问世,并日益普及。那么如何适应这应接不暇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生存质量呢?这就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提高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