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金色虾蟆争怒眼”试解程民生唐末农民战争前夕,社会上流传着一首童谣:“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引日唐书·黄巢传》和《新唐书·五行志二》都记载了这一黄巢大起义的先声。史学界认为,这是黄巢起义前的舆论准备,这一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  相似文献   

2.
1919年3月1日,朝鲜人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占领者而举行全民起义,用鲜血在朝鲜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就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三·一运动”。今年,是朝鲜“三·一”人民起义六十周年。在这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想就起义的特点和性质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贡博扎布·采别科维奇·崔比科夫(1873—1930),是俄国布里雅特蒙古人,为俄国的藏学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俄国了解西藏最深的一位学者。 崔比科夫,1873年4月出生于俄国赤塔县的一个布里雅特人家庭。7岁进入阿金斯科耶教区学校,学习蒙古文和俄文;11岁上赤塔县男子中学,1893年中学毕业,获银质奖章。同年,在赤塔中学教育委员会的推荐下,崔比科夫进入托木斯克大学医学系。但由于他对医学专业不感兴趣,不久便离开托木斯克。来到库伦。此后的一年时间里,他是在库  相似文献   

4.
一、魏晉时期的战乱 韩遂的堕落 西北各族人民有着英勇的斗争传统。公元184年,在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爆发后,先零羌和小月氏以及当地的汉族人民又起来造反了。他们共推月氏人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将军,在金城起义,可以算是大起义的组成部分。为了把更多的汉族人民吸引到起义队伍中来,他们推举金城人边章和韩遂掌握军政权力?“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但是“韩遂、边章素著名西州,群盗诱而劫之,”(《资治通鉴·中平元年》)他们当过汉朝的官吏,倾向“党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1846年12月28日写给巴·瓦·安年科夫的信,对于我们了解和掌握马克思关于历史运动规律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封信写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学说的形成时期。马克思在1844年同恩格斯一起写出了《神圣家族》一书,1845年春草拟了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提纲,随后又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著述。在这封信里,马克思运用初步形成的唯物史观理论分析了人类  相似文献   

6.
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分期问题,虽然经过史学界的讨论,但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我认为要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说明什么是分期的标准。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凡·丹·帕述舵、爱尔·凡·车列卜林等在“论封建时代俄国历史的分期”一文中这样说:“历史家于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7.
应当准确划定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观点已成为国内史学界的共识。由此,理所当然地把1919年至1927年中国革命看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个历史阶段。笔者依据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内涵的论断,对照1919年至1927年中国革命的实际,认为:1919年五四运动至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止八年间的中国革命,既不同于1919年以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又不同于1927年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时期的革命性质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因此,笔者主张把1919年至1927年八年的中国革命称作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8.
《史记·陈涉世家》云:“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史记·高祖本纪》也有“号为张楚”一语。有的读物据此把陈涉起义所建立的政权称之为“张楚政权”,或“张楚国”;相应地把陈涉称为“张楚王”。似可值得商榷。应当看到,《史记》对陈涉起义所建立的政权,有时只称“楚”。如《陈涉世家》叙  相似文献   

9.
1939年8月14日,希特勒的外交部长约西姆·冯·里宾特罗甫向纳粹德国驻苏联大使弗雷德里希·瓦尔纳·冯·德·舒伦贝格伯爵发出特急电,请他马上面告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宜尽快就两国“恢复友好合作”或是“毫无理由地在某一天再度兵戎相见”的问题作出抉择。①接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友好和边界条约》一一签署,苏联领导人或称“中立”,②或以为获得了“一年半的和平”。③四十几年过去了,史学界对苏联外交这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的评价,如因而摆脱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东西两面夹击”的“危  相似文献   

10.
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继苏四十三起义不到三年时间,又爆发了田五、张文庆领导的甘肃回民起义。这两次起义有共同之处,都是马明心所创哲赫忍耶进行的反清斗争,且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在不同时间、地点,由不同的领导者发动的起义,又各具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史学界对前一次起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而对后一次起义研究较少,对除田五之外的其他首领在起义中的地位,起义是如何引起和发动的,斗争经过,起义规模,统治者采取的政策以及这次起义的作用等,大多不甚明晰。为了搞清楚这次起义,特撰写这篇文  相似文献   

11.
<正> 东汉时期,特别是在其中晚期,居住在东汉帝国境内的东,西羌以及塞外西羌曾同东汉王朝进行长期而激烈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寇敌略定矣,而汉祚亦衰焉。”(《后汉书·西羌传》)对于羌汉战争的性质,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是羌族人民反对东汉王朝的起义,当然,不同观点的争论也时有发生。近来,张大可同志在《东汉时期的安羌名将——凉州三明》(载《西北史地》1982年第2期)一文中,对羌汉战争的性质又提出了另外的见解。他认为;连绵不断的羌汉战争是塞外“西羌”侵边的“羌祸”,而不能简单地用羌人起义来概括。他对于其中影响较大的安顺二帝时期的东羌暴动,虽也予以肯定,指出由于当时东汉王朝政治黑暗,“羌人的起义是被迫的,他们的反抗是正  相似文献   

12.
史学界长期流行明建文帝有实录附于《太祖实录》的说法,并广泛见于研究或介绍《明实录》的专著、教科书、工具书和论文中。该说直接源于《明史·艺文志》的记载。本文通过追朔其史料来源和考辨史实的方法,得出建文帝并无实录附于《太祖实录》的结论,并指出《明史·艺文志》所以致误的原因,以求正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3.
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张士诚在江苏建立大周政权,自称诚王,纪元天祐。后来,张士诚曾一度与元朝廷妥协,取销称号,受元节制。不久,他又脱离元节制,复自称吴王。关于张士诫自称吴王的时间,《明史·张世诚传》载:“(至正)二十三年九月,(张)士诚复自立为吴王,尊其母曹氏为王太妃,置官属,别治府第于城中,以(张)士信为浙江行省左丞相,幽达识帖睦迩于嘉兴。”这一时间记载,早已为史学界所公认。  相似文献   

14.
耶律楚材与绰·莫尔根辨析乌兰杰绰·莫尔根是蒙文编年史及古典叙事诗中经常出现的人物。罗桑丹津《黄金史》、《成吉思汗箴言》等史籍中曾多次提到他,人们对此并不陌生。长期以来,围绕着绰·莫尔根这个人物,国内外史学界及文学史界曾作过种种猜测和推论,从而使他的名...  相似文献   

15.
孙恩、卢循起义,是东晋末年一次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的农民大起义。参加起义的农民群众最多时达到几十万人;起义农民转战于当今的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广西等九个省区;时间前后长达十三年(公元三九九——四一一)之久。起义农民烧官府,杀官吏,把斗争的锋芒直指腐朽的东晋王朝和世族大地主,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晋王朝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豪强门阀势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为中国农民战争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然而,解放以来,史学界对于这次起义,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意见;虽多数人认为它是农民起义,但又颇感语焉未详,有些问题并未说清楚。因此,笔者不揣粗陋,试就对这次起义的社会背景、起义的组织形式、起义的斗争经过、起义失败的原因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几个问题作一阐述,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 一 恩格斯曾指出:“任何地方发生革命,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背景”。孙恩、卢循起义自然也不例外。孙恩、卢循起义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呢?概括说来,有以下两点: (一)豪门世族肆无忌惮地大量兼并土地,使广大劳动农民、甚至中小地主日益破产,沦为佃客或奴婢。  相似文献   

16.
关陇起义是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对关陇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史学界以往对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六镇、河北起义,对关陇起义很少有人论及,水文对之做些探讨,并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7.
独立革命和宪法历来是美国史学界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拟集中评述一下战后这两个问题的史学发展状况。 (一) 战后,美国有关独立革命及宪法的文献史料整理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重要政治活动家的文献被大量出版发行。由L·H·巴特菲尔德主持的约翰·亚当斯文献,在八十年代初已出了二十卷之多。博伊德在近三十年来一直编辑杰斐逊文献集,到1974年已出了十九卷。H·C·赛雷特主编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文献到1977年已出了25卷。本杰明·富兰克:林文献集由W.B·威尔科克斯整理,1976年已出了20卷。R·A·拉特兰编的麦迪逊文献集1977年已出了十一卷。1976年庆祝美国独立革命二百周年时,国会图书馆出版了十卷《代表致国会信件集》(计划出二十五卷),该集共有20500  相似文献   

18.
如何理解白朗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之后的白朗起义,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唯一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是史学界所公认的。但在辛亥革命的巨大影响下,白朗起义的性质也有一个由农民革命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转化过程,诚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白朗起义未能走完“转化”的全程,但是“转化”本身却是客观存在的,也正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加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五年四月十四日,“光明日报”“史学”第五号上,刊登了邹知白先生”李永和、藍朝鼎起义始末”一文后,史学界对于李藍起义,开展了討論。长期以来,由于反动統治者对于革命文献的摧殘,有关这一問题的史料,非常缺乏,仅能依据官書方志的記載,进行探索。目前关于藍部和太平軍的关系,大順、二順的名称及其牺牲地点等問題,还聚訟紛紜,这里想提出自己一点淺見,恳請史学界的前辈多加指正。  相似文献   

20.
明清佛山冶铁业,向为史学界所关注。然近年一些论者著述,使用材料似不够审慎,兹就其中若干问题略作辨析。一、是“佛山铁厂”还是广州铁厂? 《明史·食货志》载:“正德十四年,广州置铁厂,以盐课提举司领之,禁私贩如盐法。”①这条史料本来十分简明,并无涉及佛山之处。夏湘蓉等同志合著的《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第150页却说:“按《明史·食货志》:‘王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广州置铁厂’,广州铁厂当即为佛山铁厂。”“当即为佛山铁厂”,这个结论下得不妥。《明史·食货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