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一、史学理论与史学理论研究之区分史学理论的现状颇堪忧虑。颇堪忧虑的原因是人们对史学理论的含义缺乏深思,人们往往把“史学理论研究”当成是“史学理论”。其实,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史学理论”是一种思想体系,而“史学理论研究”则只是对“史学理论”本身所进行的“研究”,即对“史学理论”所作的各种解释、论证、说明等。、至于以“史学概论”冒充、代替史学理论,同样是对史学理论的误解,同时也是造成史学理论在中国当代极度匾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说,理论的作用都是基础性的、结构性的、整体性的…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地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崛起、确立和发展,把20世纪中国史学推向更高发展阶段,而且从整个中国史学的演进来考察,也标志着达到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重要的奠基著作——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等具有突出的科学性和创新精神,学术界有将它们视为“战时史学”(即战时政治的附属物)的看法,值得商榷。展望新世纪,史学的发展更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并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近代“新史学”的基本理论趋向及其贡献,认为19—20世纪之交的“新史学”是一场史学革新运动,它确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史学理论体系,引起了中国史学观念的深刻变革,客观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当代新学科史学的定义、内涵、研究方法和宗旨,新学科史学与新学科历史的区别与联系,开创新学科史学的重要意义;并从剖析学科的转型,到论述当代新学科史学重视学科动力理论的研究,加强学科价值判断理论的探索,关注学科文化理论的探讨等“体系的建树”;从分析学科现代化,到阐述当代新学科史学进行“规律的探索”。文章重点论述学科实践与学科理论相互促进规律、学科环境机制与学科内在动力相互协同规律、学科阶段有序与学科阶段复合相互兼容规律、学科单一发展与学科群体推进相互结合规律、学科常规性发展与学科超常性跃迁相互联系规律,以使当代新学科的运动更为自觉,更入深层,更见高度。  相似文献   

5.
试论当代史学发展中的通俗史学张晓校进入90年代以来,历史科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无论学界对“史学危机”有什么样的阐释,危机总是客观的。客观地看,“史学危机”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市场文化的发达,社会中心价值的解体,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流行,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之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之史学项文惠钱国莲本文对中国近代史学三大家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的史学理论及贡献作了分析评述,着重指出他们在中国传统史学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项文惠,男,杭州章太炎纪念馆;钱国莲,女,浙江工业大学。(杭州310014...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中国与西方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差异。认为:中国史学从萌芽时起就是以“王官之学”的面目出现的,编纂史书、撰写实录几乎一直受到朝廷的严密控制;在西方,史学则萌芽于古希腊的民间诗人和纪事家,基本上可称为“私学”。这种不同的萌芽与开端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中西方古代史学的发展模式及其价值取向。由于中国史学完全是为巩固封建王朝的挽治秩序服务的,因此具有明显的褒眨惩劝、资治垂训的封建伦理化倾向,过分强调“直书”和“实录”而缺少理性的思索和分析。而西方史学则更多地表现出“求真”和“探索”精神,注意对历史事件本质的揭示和规律性的认识,从而使古老的历史学有可能发展成为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8.
张越 《求是学刊》2003,30(1):111-115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进化史观传入中国后 ,成为猛烈批判旧史学的思想武器 ,中国史坛由此提出了进行“史界革命”、建立“新史学”的口号和主张。进化史观在五四时期对中国史学的影响范围仍然最为广泛 ,影响力也更加深入。进化史观在五四前后中国史学转型、史学科学化的过程中 ,依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展望未来,不少史家强调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更有学者认为建立严谨、系统的史学理论体系是目前中国史学工作者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众人所关注的理论既包括通常所说的历史理论——对过去的系统阐释,也兼指史学理论——对研究过程的系统概括。的确,治史者不仅要沉潜书山,钻研具体问题,还要更上一层楼,善于归纳总结一般性判断,构建对“过去”的理论诠释。这一工作并非一蹴可就,必定漫长艰辛,但对中国史学发展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设。  相似文献   

10.
章太炎与近代国粹主义文化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粹主义”是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兴起的一股学术文化思潮。提倡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主张学习西方,会通中西,却反对“醉心欧化”和“欧化主义”;批判封建旧学,却又要求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粹;重视史学,强调以历史激励国民的民族主义和爱国心:是国粹派学术文化思想的主要特征。而章太炎作为国粹派的的领袖和楷模,对国粹主义思想的阐发,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传统,它以“资治”为宗旨,以纵向考察王朝盛哀治乱为参照系,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启示和借鉴。19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继承了这一传统,同时,由于内忧外患的日迫,又显示出了思考历史、关注现实、究心时务之紧扣时代脉搏的鲜明特色。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自然进程及其走向,传统的史学经世致用思想也发生了嬗变。史学由以前对王朝盛衰治乱的关注和思索转向对外部世界的探求,兴起以抗敌御侮、救亡图存和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外国史地研究,成为此时代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的时代特征,其参照系也开始将中国视为世界一部分,进行横向的考察。这也说明,史学的发展进步总是在自觉地回应时代与社会的变化与需要的过程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史学由于统治者的控制与利用 ,其贵族化趋势日益明显并形成“正统史学”独占史坛的局面。正统史学对广大普通民众的忽视 ,弱化了史学的社会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面向普通民众的史学活动逐步兴起并日趋活跃 ,中国史学开始了它的大众化进程。 11— 19世纪是这一进程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先后经历了 11世纪中叶至 14世纪后期传播方式的大众化和 14世纪后期至 19世纪末著作形式的大众化 ,从而为中国史学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引发了中国史学的重大变化,其影响至为深远。它标志着科学的历史学在中国的建立,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律史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于2000年10月19-25日在合肥安徽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法律史学”。与会者在总结中国法律史学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就法律史学新方法、新观点、新材料及法律史的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新世纪法律史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预测。 与会者认为,中国法律史学自清末诞生至今大体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在一个世纪的研究历程中,通过几代法律史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民法、诉讼…  相似文献   

15.
刘骏勃 《求是学刊》2023,(3):170-180
鲍修哀是17世纪法国重要的神学家、史学家,Discourse on Universal History是他在历史学方面的代表著作。自20世纪初以来,国内不少译著和研究论著都将鲍修哀这部书的书名译作《通史论》或《世界通史》等,这是不太合适的。刘家和曾指出,中西之间有着重通史与重普世史的特点之不同。普世史固然必须以时间为经,但其重点却在共时性的普世的空间之纬;通史固然必须以空间为纬,但其重点却在历时性的时间之经。也就是说,西方思想中的Universal history(普世史或普遍史)与中国的“通史”概念在内涵上有很大不同。中国的“通史”思想其核心在于“穷变通久”,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通古今之变”。以王夫之为例,其史学著作虽属史论体,但特别注重对古今之变以及历史变化的辩证发展和深层原因的揭示,尤其是对变与常关系的深刻把握,使其成为继司马迁以来中国史学“通史精神”的又一典型代表。作为与王夫之大体同时的鲍修哀,他的史学著作虽然在内容上涵盖古今广泛的时间,但指导思想却是基督教普世史的神学观念,把历史变化归于神意,未能体现出“通古今之变”的思想,这是中西传统历史观念中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6.
论清代浙东学派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代的学术文化中,最突出的有二个中心:一为脱离现实的朴学系统,它以顾炎武、戴震、高邮二王、孙诒让等为首;二为结合现实的史学系统。这个结合现实的史学系统就是以黄宗羲、章学诚为首的浙东学派。“浙东学派”为中国文化史上“最有光彩”的学术流派[1]。清代浙东学派“近承蕺山之绪,远绍永嘉之风”[2],与南宋时期的浙东学派前后相辉映,精神上一脉相通。本文试图从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贡献和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走向自身的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不喜欢“史学改革”这个说法。这倒不是因为史学危机已经过去,史争已经走出低谷,坦途和繁荣就在眼前,指日可待。不是因为史学已经克服了自身危机而不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而是因为它带有太多的社会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等等非学术性含义和色彩。所以,笔者更偏爱用“史学变革”这个说法。史学之所以要变革,就是因为史学早已不再是它自身。史学自身就是思想。确立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史学变革不过是要回到史学本身而已,使史学真正成为史学。如果史学不立足于自己本身,那么就会成为无根的存在。史学变革的方向在于“寻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传统史学之所以源远流长,长盛不衰,是因其具有极强的经世功能。而这种经世功能又具有似乎是相互对立的双重性,即史学既具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面,也有揭露和反抗统治者黑暗统治的一面。史学经世功能双重性的“对立”,并非史家自相矛盾的表现,而恰恰统一于史家抑恶扬善的史观之中。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值得深思的问题,但学界殊少专论。本文试图对此略作探究。一、传统史学具极强的经世功能我国史学从《春秋》到“二十四史”,历两千余年而不衰,可谓人类文明史中的奇迹。究其原因,恰恰在于我国传统史学具有极强的…  相似文献   

19.
封建传统史学的没落与通俗史学的兴盛——明代史学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史学至两宋达到极盛,名家辈出,名著众多,在著作体裁、记述内容和史学思想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到明代,在中国封建制度进入晚期阶段的同时,以“庙堂史学”为基本形式的封建传统史学也开始了它的没落时期。引发这种没落的直接原因,是封建专制主...  相似文献   

20.
章益国 《求是学刊》2007,34(2):133-138
历史学有科学与艺术两重性,而我们一直仅以科学范式研究传统史学。中国传统史学是一种具有前科学性质的诗性史学,可以置之于艺术性的视角下进行研究。传统史学的几个重要理念都可以在这一前提下重新审视:“尚简”观念呈现了艺术观念对史学的结构性入侵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史意”不仅是“意义”是“意味”,不是指可以陈说出来“史学理论或历史观”,而属于无法言说的默会知识;“圆神方智”这一“史体”分类也不是体例之分,而是体类之分,而且可以与“艺术科学”对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