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在婚男性的地域流动重构了传统的、基于性别的社会分工:在维持“女主内”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家庭“男主外”的格局,这无疑会作用于女性的家庭地位.本文基于性别分工理论、家庭决策理论,利用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专项调查数据,探讨男性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家庭决策权的影响.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务工收入的增长并未降低留守妇女的家庭决策权;相反,由于留守妇女更多地承担了家庭农业生产活动,掌握了更多的家庭资源,故其家庭决策权显著增强,家庭地位得以改善.总体来看,“男流女守”的新型劳动分工模式对留守妇女而言是一柄双刃剑,在加重女性家务负担和农业劳动的同时,也有利于她们家庭决策权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存在着一种"养儿防老"的性格偏好,但这一生育观念和养老文化在当代遭遇严重挑战。对常州农村地区纯女户与非纯女户家庭的比对调查显示家庭养老中的男性偏好已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无论是纯女户还是非纯女户家庭,在家庭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基本上趋于性别上的平衡,而养老的期望也从依靠于男性转而希望依靠全部子女。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男女收入差距的缩小和父辈收入的提高。调查表明,农村家庭养老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即使在家庭规模变小、家庭出现纯女户的情况下,家庭仍然可以担负起养老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周艳丽 《殷都学刊》2008,29(4):106-110
“让女人回家”原本是经济学家为缓解劳动力过剩提出的一个观点,却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特别是女大学生们,为何在人类社会日益走向文明、开放的今天,在妇女为自身的解放奋斗了近百年后,却又出现这种文明“倒退”的现象呢?究其因有三:一、传统性别意识仍然桎梏着人们的思想;二、相对于男性,女性的性格特点,更适宜于家庭;三、女性,正在双重压力的夹缝中背负重荷前行。  相似文献   

4.
韩慕 《家庭科技》2023,(4):57-58
<正>部分女性分娩后患上产后抑郁症,导致难以照顾自己或孩子。《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的数据显示,女性患抑郁症率为男性的2倍,产后抑郁症患者约有一半在怀孕期间出现焦虑等症状。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和家庭状况的变化、母乳喂养、家庭关系等。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家庭成员对女性产后抑郁症的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导致许多女性患上产后抑郁症时被家人忽视。  相似文献   

5.
谭恩美的小说以女性为观察视角,对女性进行书写,探讨女性所经历和面临的各种问题,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谭恩美的《灶神之妻》、《接骨师之女》就通过女儿对家庭历史的探索,建立起了一个以女性为主线的全新家庭谱系,表现了一群通过自身努力、互相帮助,取得经济和精神独立走向解放的华裔女性。同时,作者还揭露了男权对女性的各种压迫行为,提出了将男性逐出被膜拜的神龛,用纯洁的女神取而代之的大胆设想。  相似文献   

6.
冰心是本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女作家。天然的女性内驱力使她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婚姻和家庭,既与当时男性作家激烈而驳杂的声音迥然不同,又与其后的女作家泾渭分明。她认为女性是真善美的化身,无论是传统的或现代的女性,都摆脱不开家庭情结。冰心以女性温柔的姿态,在男作家无法抵达的领域树起了自己的旗帜,从而在“五四”这个影响整个20世纪中国的精神坐标轴上留下了不可取代的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7.
<正> 在文学这块领地上,我们不难开出一系列男性野心家的名单,然而要在同样的领域里举出女性野心家形象,就不那么容易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无”,相反,为数不多的女野心家那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为长长的人物形象画廊涂上一抹夺目的异彩.这里要提出来加以考察的仅仅是其中的两个:《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和《名利场》(萨克雷著)中的蓓基.爱情、婚姻、家庭历来是女性形象存在的固有天地.我们知道,整个漫长的文明史都是男性中心的社会历史.社会的分工一方面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却出现了男性对女性的社会奴役,“表现了人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这种进步与退化的正负两极,把男性推向主宰世界  相似文献   

8.
《简·爱》通过女主人公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曲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冲击了男性中心社会的妇女观念,较早地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觉醒女性的抗争。而《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恩萧追求真我,挑战父权制湮没女性身份的“家庭天使”观念,为在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和婚姻上摆脱父权制不惜以死抗争。从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的著作中,分析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她们渴望自由的呼声。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工作上,越来越多地与男性处于平等地位,在收入方面也开始与同等职位的男性不相上下,但在财务独立的同时,却仍然不懂得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财务需求及理财的重要性。无论是事事以家庭为先的传统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对当代女作家徐坤的小说<厨房>的解读中,分析当代中国女性解放面临的家庭困境和社会困境,探讨了解决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矛盾冲突的出路,认为女性解放最理想和最终的出路是男女两性共同建构平等和谐的两性世界.  相似文献   

11.
明清女性职业的商业化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愈益繁荣。传统男耕女织模式中的女织与市场联系更加密切,这在江南地区最为明显。女织激活了地方社会的商品经济,也开始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与之相伴,纺织已成为女性必备的生活技能,成为其终身维持家庭生计的职业。这种现象在当时的沿海地区和内陆省份也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和普遍性。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女性就业更多地受到市场需求的支配,女性职业逐渐多元化和商业化。女性也开始在与旅游业相关的饮食、住宿、交通、娱乐、商品销售、祀神等行业中大显身手。尽管女性职业的商业化在许多方面与男性相比较有相当大的距离,但这毕竟改变了传统男女职业分工的僵化格局,女性为自身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旧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家庭角色的考察,说明在男性神圣的宗法社会中,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家庭女性都是男子的附庸;同时研究了现代社会中国妇女的发展道路及当今妇女整体素质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原因;探讨了现代女性追求自主、平等的解放途径;说明女性自由平等的取得,最终取决于女性思想观念的解放,也取决于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从晚明墓碑文献中挖掘出大量的女性生活史料,藉此可以考察晚明知识女性的发展生态以及性别文化在晚明的异动信息:一、晚明墓碑文显示了经由文人家庭家族而实现的女性教育及其复杂生态,知识男性因父女、夫妻甚至公媳关系而实行着家庭生活中的女性教育,由此出现的知识女性随之改变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存在意义,进而促进了性别文化在晚明的观念异动;二、晚明墓碑文规模化呈现了晚明知识女性才学识多元发展的人文景观,知识女性在才学识多个层面展现了自己的风采;三、晚明墓碑文也客观描述了女性教育的妇德旨归,即令是在男性世界崇尚博学的文化思潮中,知识女性也只是才艺易受追捧而学识不受重视,显示了男性话语的固有立场,知识女性仍无出路。  相似文献   

14.
现代女性普遍兼顾职业妇女和家庭妇女两种性别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女性为摆脱双重角色的压力,倾向于放弃职业角色,选择“回家”。这体现了现代女性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多元选择。但也有一种声音主张通过政策引导妇女“回家”,这是男性社会的一种怀旧情结。这两种性质的态度都反映出,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协调发展是女性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身体理论认为女性身体是差异和同一性集中表现的场所,女性主义身体写作意在体现女性本真体验和主流身体意向的冲突中生存的紧张状态。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女体文艺继承了中国女体艺术历史中将女体客体化的话语结构,并汇入现代性身体书写传统的解放话语体系,从而与男性中心话语“合谋”,将女性女体进一步客体化,将其归入女性主义身体书写是一种误读,女性主义身体书写应牢牢把握住女性本真的体验这一基本要点方才能达到真正的女性表达和女性话语。  相似文献   

16.
王黎霞 《东岳论丛》2006,27(4):194-195
女性步入家庭从而具有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但男权话语下的道德规范、传统文化心理积淀以及女性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使女性具有某些男性所不具备的特质,遂使家庭成为女性实现个体价值的枷锁。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婚恋叙事中的男性形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世界,从整体上看是一种“缺席”状态,他们成为小说中展示女性命运的映衬之物。张爱玲婚恋叙事中的“不完全”父权家庭和“象征性”消失的夫权家庭中的男性形象,凸现出她对女性生存处境和历史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天雨花>性别意识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弹词《天雨花》流露出的是十分典型的女性创作意识 ,主要体现为 :贯穿于作品的反抗男权统治的描写 ;对于婢妾的敌视 ;在情节安排中流露出的衡量男性的价值尺度 ;以及描写家庭生活时不写性只写情。以上诸特征 ,使《天雨花》文本所体现的性别意识 ,大不同于男性作家所创作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创作实践中,通过在角色塑造和情节设置上的突破性书写,大胆解构了男性价值秩序,建构了女性主义叙事的新模式.在她笔下,爱情、家庭模式的改写,女性角色对传统的突破,以及摒弃性别歧视,超越性别对立的双性同体幻想,显示出女性写作的反叛特征.通过隐含于角色与情节的反叛,伍尔夫改写了男性权威,释放出女性能量.  相似文献   

20.
英国"短篇小说大师"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因处于社会的"他者"地位而受到关注。作者把独特而深刻的自我性别体味与确认、女性思考与现实感受、道德焦虑与生命热情贯注于作品当中,塑造了形形色色处于社会边缘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大致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作为建构男性主体力量的"他者"女性形象,另一类是颠覆男性主体的"他者"女性形象;前者是认同父权文化传统的女性形象,后者则是颠覆父权文化传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