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对地质工程专业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指出地质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方面是成功的.提出了地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需进一步调整,从煤炭行业向地矿、工程等多领域延伸;专业培养目标应使应用技能和专业基础并重;注重现代地质信息技术教学;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提高顶岗实习效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指出就业状况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启示,应进一步开展更深层次的就业满意度调查,从多角度审视就业状况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为了推动地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对地质工程本科专业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进行探索,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训练和优化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3.
资源勘查工程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以满足石油工业的高速发展和涉外工作的交流合作对石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突出石油地质特色和"两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中外联合办学是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英国提赛德大学合作的地质工程(灾害管理)专业本科项目契机,构建中外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是对我国高校地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完善地质工程专业教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校今年有10个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获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并开始建设。 本次四川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采取学校申报、评审立项、检查验收、予以挂牌的办法立项建设、验收。我校这次申报的10个项目全部成功获准建设,它们分别是:新型教材制备与加工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地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设计艺术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外国语言文学本  相似文献   

6.
在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3年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改革思路及其蕴涵新型地学人才培养理念进行阐述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地学教育亟待创新;保持核地质教育特色,树立全新地学人才培养理念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地学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主要涉及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A-H-CDIO培养模式,综合了CDIO与EIP-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精髓,体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人才培养目标。A-H-CDIO人才培养模式,以大工程教育观和学科基本结构理论为依据,以工程项目设计为导向,以学生的工程素质为核心,以人文艺术修养为外在推动器,力求将学生塑造成为既懂工程知识、技能,又能固守一定道德原则,具有创新思维和人格魅力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8.
探究地质类专业不同阶段的野外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协同发展。以东华理工大学地质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构建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模式,并针对地质类不同阶段的野外实践课程,实施“进阶式”课程思政教学,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立相对应的课程思政和价值观培养措施,进而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地质类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新工科背景下,分析地质工程创新教学问题,探索地质工程创新教育方法。立足新工科,以持续改进为引擎,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准则,将引导式创新互动教学、递进式创新实操训练和自发式创新实践引入地质工程创新教学,以此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在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从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不同层次 ,分析了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着重阐述了以培养方案为核心 ,强化工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以技能竞赛为补充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以创新创意作品竞赛为引导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重要力量。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重大工程科技攻关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全球范围内,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对传统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产生革命性影响。工程教育改革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热点,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文件以适应现代化工程科技创新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采用结构化案例,通过分析全球工程教育“新兴领导者”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工程本科生的培养理念、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为面向工程科技创新的我国高等学校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比如要重视产学研资源汇聚,探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构建“工程知识三角”嵌入联动机制,实现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开发多维度教育资源,创设开放融合的“线上+线下”学习生态圈;强化跨学科平台会聚,连接不同学习场景促进工程知识融通。文章为提出面向新时代我国工程科技创新的工程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的"新工程教育转型"(NEET)计划的核心内容为"课程—项目—课程"以项目为中心的"螺旋式"学习路径,欧林工学院在"欧林三角"理念引领下以项目为基础开展人才培养."课程—项目"式工程人才培养重构了工程教育模式,革新了工程人才培养理念;项目连接课程,打破了学科壁垒;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基于此,研究提出中国工程人才培养要适应新工业,面向未来、更新理念、模式创新,进行系统化改革;适应新工科,由学科中心转向项目中心,开展项目化学习;适应新需求,关注学生差异,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应用型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了阐述,根据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现状以及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探讨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通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具体措施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突出实践性、案例化教学,推动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科阶段工程领袖型人才培养是指高等学校以造就未来的工程领袖为目标,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其具备一定的成为工程领袖的潜质。以戈登-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袖计划为例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从设计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配套措施等方面探究其特点,并提出对本科阶段工程领袖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地方性高校是指未进入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以及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之外的开设法学本科教育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地方性高校在法律人才培养资源上与非地方性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其法律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差异性人才培养为基础,充分利用地方性高校法律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以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为定位,构建高校-实务部门联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卓越计划”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如何优化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进行科学定位,是一个亟待研究与探索的现实问题。针对“卓越计划”的本科生层次,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切入点,从课程体系层面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给出一个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视角,总结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建设现状,分析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专业认证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和保障体系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建立完善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地质工程本科专业实习存在实习基地单一、实习实训场所较少及毕业实习效果较差等问题。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对原有的嵩山基础地质实习基地进行了完善和调整,作为地质认识实习基地;同时新建了秦皇岛构造地质野外实习基地。为保证专业课程实习的顺利开展,建设了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课程的校内实训场地。在原有的毕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校企联合毕业实习基地,以保证毕业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地方工科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充分结合高等教育宏观背景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参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准,以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工程人才为根本,加强对人才培养观念、定位、模式等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全方位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建设为地方行业高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了战略契机和有力支撑。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阐述了其以跨学科多专业的新工科理念为核心,明确提出服务区域行业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树立全面工程教育观,将全产业思维的教育模式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围绕课程体系中的师生关系转换,分析了将工程领域的最新实践成果全面融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形成跨学科多专业协同融合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地方行业高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