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家族武术是中华武术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民族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湘鄂渝黔桂边土家族武术从其产生之初就被吸收到民族色彩浓郁的巫傩文化中, 成为驱逐瘟神赶鬼,沟通人与神的语汇。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对湘鄂渝桂边土家族武术与巫傩文化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鄂西傩戏──还坛神述论朱祥贵傩文化是一种泛世界的宗教文化现象。上家族傩文化因时因地而异.黔东北、湘西土家族傩文化学者研究成果甚丰.资料搜集整理亦全。为弥补鄂西土家族地区傩文化研究空白.湖北民族学院民研所1992年和1994年选择恩施市三岔区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来,反映土家族傩愿祭祀文化活动的资料得到收集和整理,使土家族源远流长的傩文化呈现于世,引起国内学者专家的关注.本文仅从湘西自治州博物馆馆藏的一件《还天王愿神像画》结构的一个侧面来探讨一下土家族傩文化的基本特征,傩坛中祭祀神像的历史变迁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跳马"仪式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祭祀习俗,这种巫、傩文化结合的民间祭祀一直支配着土家族的信仰与社会生活.在湘西土家族地区,由梯玛主持的"跳马"仪式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发生变迁的情况下仍然相对凝固地保留了原初仪式的样貌,作为一种远古习俗的遗留,其承载和隐含的土家族文化、历史、民俗、艺术、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跳马"习俗已演变成一种民族性、历时性的活态文化,成为土家族民俗生活的文化表象.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摆手舞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摆手舞及场地的名称,摆手舞的表演时间及程序,摆手舞的社会功能诸方面进行了探索。认为,摆手舞是一种土家族的重要文化活动;摆手舞的内在实质是一种傩文化,它的社会功能是祓除不祥。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通过对土家族婚俗、土家族哭嫁歌形成原因、土家族哭嫁歌唱词等进行分析研究,把土家族女性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通过再现土家族女性出嫁时心中的真情实感,透析其内心世界反映的文化内涵。我们从土家族哭嫁歌的起源与发展可以看到土家族女性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不同的地位。本文旨在通过进一步认识土家族哭嫁习俗,为促进土家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傩公傩母是我国南方众多民族傩坛中供奉的主神,傩公傩母神话则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南各民族中的一则洪水神话,它与傩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文章以桑植土家族还傩愿为例,试图通过分析当地流传的傩公傩母神话,探讨出其折射出的傩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摆手舞是流传和盛行于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民间舞蹈,是土家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看,土家族摆手舞在实现个体社会化和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因此,提高对摆手舞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将摆手舞融入到民族地区学校的活动课程中或者将摆手舞进行现代性创新,实现土家摆手舞的保护与对土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赣傩是中国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久远,形态原始,品类丰富。如何合理认识傩文化,并对其进行合理定位,建立有竞争力的品牌,进而发挥江西文化地域特色,成为江西傩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薅草锣鼓是土家族民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民俗体育项目。近些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缺乏认识,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存在不足,一些原生态的民俗体育项目面临消失的危险。通过对薅草锣鼓的起源、传承、演变过程的考察,探究其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有利于我国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推动我国民俗体育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土家语是在土家族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栽体。土家族词汇在构成及演变过程中,沉积了大量的文化因子。本文从思维及认识能力、历史进程、游耕文化、民族交往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土家语构词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黔地傩文化资源丰富,形态多样,典型类型有撮泰吉、傩堂戏、端公戏、阳戏、梓潼戏、庆坛、地戏、布依族面具戏等。多样化的傩文化形态在黔域的地理版图上构造出一幅条块清晰的傩文化地图,每类傩文化形态在一定区域内呈现独特性的同时又与其他类型略有融合。黔地傩文化主要有域外文化源和域内文化源两大主流。域外文化源又分为"周边文化源"和"中原文化源",域内文化源则单指"本土生发源"。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文化的土壤及其发展轨迹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存在这样一个缺憾:对各民族文化的具体事象研究较多,对其进行总体考察不够。土家族文化研究同样如此。本文拟就土家族文化形成的土壤、发展轨迹、独立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土家族文化有一个总体认识。一、土家族文化形成的土壤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条件,这种条件或基础,不妨称之为土壤。这种文化土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赣傩文化是江西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服饰品设计中的应用艺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文章阐述了傩文化与赣傩文化的艺术特点及元素分类,从色彩、元素符号和创作手法三个方面诠释了赣傩文化的应用特色。分析了赣傩文化在服饰品设计中的应用趋势,以期引起更多服饰品设计者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跳丧舞流行于湘鄂渝黔边区的土家族聚居区,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土家族跳丧舞自古以来就与土家族原始的祭祀娱神活动有关,与土家族的宗教祭祀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所以土家族跳丧舞蕴涵着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对土家族跳丧舞起源、基本形式及表演形态等进行考察和描述,分析土家族跳丧舞的文化特征,以及土家族原始宗教对土家族舞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土家族研究较为兴旺 ,土家族文化研究成果迭出。中南民族学院教授段超博士潜心研究土家族历史与文化多年 ,成果颇丰。由民族出版社于 2 0 0 0年 9月出版的《土家族文化史》 ,是他近年来研习土家族文化的重要成果。读完全著 ,我觉得这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 ,主要表现如下 :1 视野广阔。本著作者突破了就土家族文化研究土家族文化的狭隘思路 ,把土家族文化纳入中华文化的大格局中进行讨论 ,将土家族文化置于湘鄂渝川黔边区文化圈内来加以研究 ,从土家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关系 ,土家族文化与苗族、侗族等民族的文化交会整合中探讨土…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文化是该民族得以独立于其他民族的内在特征 ,具有不可再生的资源意义。然而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一般较之汉族地区落后。要改变这种状况 ,惟一的选择就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得对外开放 ,而这种开放必然导致外面强势文化的冲击 ,这种强势文化是以强势经济为其载体的。在这种情势下 ,如何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 ,确实是两难选择。本文以地处渝鄂湘黔交界之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傩文化为例 ,试图论证少数民族文化在保护方面的困境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傩文化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傩戏面具又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傩面具的艺术形态分析,探讨傩面具的可持续开发研究,使傩面具在当代的生存境域下获得新的文化生命和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傩文化是一种准宗教行为,属宗教文化范畴,是中国本土宗教的源头。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它的产生与人类文化史一样久远。中国长且宽的傩文化圈与傩文化沉积带,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它的历史积层和地理辐射面十分惊人,是全部社会历史文化大系统中相对稳定而又容量极大的因素,它融合着或说粘连着宗教、民俗、艺术、语言、历史等学科的文化积层,  相似文献   

20.
唐崖土司城遗址包含着丰富的土家文化内涵,是土家族文化的结晶,透过唐崖土司城遗址,揭示其所包含的土家族文化,不仅有利于再现当时的土司场景,为唐崖土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文献资料,而且对于土司文化的保护、开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