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土家族的总人口已超过八百万,但会说土家语的不足五万,其中湖南龙山县约有四万人会说土家语,其余各地总数不到一万。龙山县的土家语均保留较好,特别是坡脚、靛房、它砂一带,小孩多以土家语为母语,保存率也十分完美。湘西州的永顺、保靖、古丈、泸溪四县,目前虽尚存少数土家语社区,但都在迅速地淡化、消失。特别是泸溪的budzu村,代表土家语南方方言区,正面临消亡的危险。至于湖北恩施州以南四县和张家界都只有少数人会说土家语,不能形成土家语社区了,除以上地区外均无人会说土家语了。  相似文献   

2.
龙山县土家族双语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居住在我国湘、鄂、川、黔毗邻地带的土家族,自称“毕兹卡”、“米基卡”、“蒙兹”,现有人口2,802,743人(根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其中85%左右的人口都已转操了汉语,其余人口大多兼操土、汉语;只有在交通不便地区的少数老人,没上过学和没出过远门的居民不会讲汉语,只会讲土家语。此外,在少数地区,如泸溪县的土家族居民,还有使用土家语、苗语和汉语多语式的。操单一土家语式和土家语、汉语双语式的人口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和泸溪等县;操单一汉语式的人口分布在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长阳、五峰等县;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  相似文献   

3.
社会变迁中的土家语命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历史和现实看,土家族社会有一个由土家语单语社会向土家语汉语双语社会,再到土家语逐渐被汉语取代而使用人群和使用区域逐渐缩小以至于濒危化的历史过程。造成现代土家语濒危化的主要原因是现代教育、劳动力外流、市场交易、城市化与现代传媒等现代性因素。不论放弃还是保留土家民族语,都是土家族面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一种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共时差异往往反映历时的演变,濒危语言也是一样。从濒危语言共时呈现出的差异可以印证和推测其濒危的状况和演变趋势。文章以实地个案语言情况调查为基础,从土家语群体在母语能力、语言态度、语言使用、语言选用方面的代际差异来透视土家语濒危现象,旨在反映土家语逐步消亡的事实,剖析土家语衰退的原因,从而透视和反观语言濒危现象。  相似文献   

5.
根据湖南龙山里耶近年发现的大量秦简,对土家语语源进行探讨。在土家语语源“巴人说”和“江西说”之间,笔者基于近三年来对大量土家语村寨的调查,认为土家语是由大量江西迁来者带来的母语。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语言已经成为一种深度濒危语言,土家语语言活力和功能的迅速减退、语言传承的断代不但引起了语言学者的纷纷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2008年开始,湘西州政府在龙山、永顺两县的土家语保存相对较好的5所中小学实施了"土家·汉双语双文教学试点".通过对"土家·汉双语双文教学试点"工作进行实地调查,在充分肯定土家语教学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指出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坡脚土家语有n、η 两个鼻音韵尾。该语言有些词的鼻音韵尾是从原始藏缅母语继承下来的,有些词则是在土家语从原始藏缅母语分化出来之后才产生的。坡脚土家语鼻音韵尾的发展演变跟韵母元音、鼻音声母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该语言与汉语之间长时问的频繁接触也对其鼻音韵尾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双语者类母语水平研究是二语习得水平的上限研究。双语者类母语水平是接近母语者的语言能力,而非语言行为;它和单语者母语水平有本质不同。二语习得年龄研究通常存在类母语水平的误判:一是以语言行为代替语言能力;二是以单语者母语水平代替双语者类母语水平。克服以上问题的主要对策是语言项目适中、测试任务多面、复制研究广泛。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保护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政策的逐步实施,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之一的土家语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也逐步向更加深入的方面发展。近年来,国内许多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学者都对土家语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和调查,并出版或发表了相关的著作和论文,使得土家语越来越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将通过对近三十年来在语言学方面的土家语研究著作、论文进行简要的综述,希望能对土家语研究学者在深入分析研究土家语及土家语濒危的原因、使用现状以及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等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克木语是一种跨境语言,在我国境内属于使用人口少、无文字的语言,过去和现在一直局限在克木人家庭和村寨中使用,是一种在使用族群内部保持着活力的语言。近60年来,克木人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双语或多语逐渐成为其语言生活的主流,母语使用领域则相对萎缩,语言活力有所下降,逐渐显露衰退趋势。本文以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从保护和抢救濒危语言的角度讨论我国境内克木语的使用状况及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土家语比较句的方言差异主要体现在南北土家语各自不同的比较标记、语序及助词运用等方面。相对而言,北部土家语比较句受汉语的影响小一些,特别是其差比句尚具土家语的固有格式,而南部土家语比较句的格式则基本趋同于汉语。这反映了土家语方言内部的语法结构差异及汉语对土家语方言影响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辅以访谈的方式,调查藏语安多方言区牧区土语片内的一个小城镇(尼玛镇)的语言活力、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结果显示,当地藏语文活力旺盛,所有被试都能用藏语流利交谈,藏语是当地的主要交际用语.大部分被试(77.4%)掌握汉语,是藏汉双语人.被试的语言文字态度的包容性较强,绝大多数被试认为藏语文和汉语文都很有用,希望藏汉语文在当地得到发展.所有被试都希望后代接受藏汉双语教育;61%的被试希望后代在接受藏汉双语教育的同时接受英语教育,成为多语人.目前调查地已逐渐发展成一个藏汉双语社区,这对在保护语言文字多样性的同时发展地区经济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认同是人们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感,是一种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价值认同,它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岩冲跃进村土家人正是在这种认同心理下,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和语言进行了有效的传承和保护。通过田野调查以及研究后我们认为,在土家族的局部地区,基于民族认同的心理,民族母语在短时期内不会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14.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坡帽村是该县最典型的仡佬族聚居村。贞丰仡佬族目前的语言使用状况是:绝大部分人通汉语,大部分人同时使用汉语和母语(仡佬语),部分人除母语和汉语外兼通当地的布依语。历史上,贞丰仡佬族的双语类型经历了从仡佬—汉到仡佬—布依又返回到现在的仡佬—汉双语这样一个"V"字形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语言濒危主要由语言交际功能退化而导致,但是在濒危过程中语言结构的变化不可避免。一般来说,濒危速度越快的语言其结构系统的变化越小;濒危速度越是缓慢而漫长的语言,结构系统的变化越大越复杂。像土家语这样受到汉语长期而深刻(密切)影响逐步趋于濒危的语言,我们从语音、词汇、语法几方面来观察语言接触对其结构结构的影响,可以看出语言在逐渐衰微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变化,看出濒危语言结构系统衰变的一些共同规律。南部土家语结构系统的变化全面而深刻,最终可能变得面目全非,成为语言质变的一种类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外语界至今仍然有一部分人认为母语对目标语的学习有干扰作用。作为具有明显方言色彩的比兹卡土家族人所说的语言土家语当然被认为是对目标语学习具有明显干扰性的的语言。为了揭开人们对土家语的不公正的认识,从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即词汇、语音、句法以及其在目标语(英语)学习中的真实现状着手,结合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法规,论述了土家语对目标语(英语)具有严重负向迁移的不可成立性  相似文献   

17.
土家语“撒叶嗬”(sa^55 je^21 xe^53)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地区民间保留的丧葬习俗“撒叶嗬”(sa^55 je^21 xe^53),不是汉语,是土家语,其意为“死神舞”。因其地汉化较早,虽然土家语消失,但其中拥含土家文化底蕴深厚的一些底层语言被借入汉语,受汉语影响,在形式上稍有变化而世代流传,使人神秘莫测,其含义更鲜为人知。故研究土家传统文化,必须考察与其相关的土家语言。如不精通土家语言,很难发掘其文化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