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仪式祭献与共食可常见于仪式中,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的需要,祭献与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关系紧密;通过仪式共食,神—人,人—人之间建立了一种人为的亲属关系,形成一种具有显著的社会平等、团结、无结构的"共睦态",不但保证了宇宙自然,神灵与村民之间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关系,也使人与人之间,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在仪式中得到了升华,通过仪式共食,中国文明中的价值和表述体系也得到了彰显。  相似文献   

2.
论儒家“中庸”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一种行为准则,一种理想目标,对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设计是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方式的过程。工业设计的对象是产品,其实质是优化产品以为人服务。换句话说就是为人创造出能最优化使用的产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工业设计的最根本目的不是设计有形的产品,而是设计一种使用方式,一种合理,优化的使用方式。在这里,产品仅仅是这种方式的载体。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是运用科学技术,创造人的生活、工作需要的“物”。物与物组成环境,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又组成了社会。所以,设计的目的就是使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其核心为人。  相似文献   

4.
从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生存方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文化的关系;二是人的现实关系和虚拟关系。人的自然生存方式和人的文化生存方式都是一种现实的生存方式。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和网络化趋势的扩张,使虚拟实在成为人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或者说新型的生存方式。如果不能处理好现实的生存方式与虚拟的生存方式的关系,不仅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生动的、直接的、现实的关系将被淡化,而且由于失去了这样一种活生生的物理现实的根基,未来的人类生存方式也可能走向枯萎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服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一种表意系统,是一种符号化的语言。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沟通、传递、交流讯息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想要通过服装语言去清晰明白、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表达意向,那么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服装语言与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种特殊形式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一种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政治理想、社会理想,也是一种美学理想。由于社会的主体是人,因此人的和谐美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达到的人美境界。本文将尝试从人自身的和谐美,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美两大方面,来论述人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时代背景、价值取向及系统论视角探讨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内容,从公民与人民、市民关系入手探讨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形态,并通过对和谐社会与公民自觉的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和谐社会和公民自觉是一个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是一种公民与社会共同成长的历史过程,是一种历史进步状态,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其成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自觉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8.
儒学追求的人生境界不仅仅止于道德境域,而是超越了道德境域的一种更为宏阔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有一种完美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了一种超然自得、与天地万物上下相融的精神状态。正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人生存状态与宇宙生成模式的整体性解释、对人内心体验的高度注重、赋予一些哲学认知范畴多重性的含义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才使得儒学超道德境界的出现有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儒学追求的人生境界不仅仅止于道德境域,而是超越了道德境域的一种更为宏阔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有一种完美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了一种超然自得、与天地万物上下相融的精神状态.正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人生存状态与宇宙生成模式的整体性解释、对人内心体验的高度注重、赋予一些哲学认知范畴多重性的含义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才使得儒学超道德境界的出现有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恶心"是一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荒诞的世界和无意义的人生的一种感受,也是人对于这个物化了世界一种挣扎与抗争.萨特以这样一种感觉深刻地表现出西方现代人精神家园丧失后的焦虑和无奈.  相似文献   

11.
孟子思想就是要使君民同乐互利,“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爱人的政治、利民的经济、人伦的教育三者要统合实施。而教育要注重每个人的人性修养,以至“化民成俗”;君主应“仁民爱物”,重民、亲民,与民共同追求惠民利君与相对均衡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对自我认识的一次重大提升,与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所理解的抽象的人不同,以人为本的"人"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是类、群体、个体三重存在统一的人,只有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才能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十六国时期,尽管政权更迭频仍,有些政权仍厉行户籍制度。十六国时期,主要有4种民户:部落民、坞堡民、州郡民、镇户与营户。部落民统属于部落酋长,坞堡民统属于坞主。迟至西凉时期,坞堡民才被纳入户籍登录的范围。镇户、营户隶属于军籍,无户籍。州郡民是国家直接统治的民户,户籍登录的主要对象是州郡民。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化发展使民主化成为必然选择的条件下,建构稳健民主化战略并使其与现代化发展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不仅对民主化本身的健康发展有利,而且对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益。在中国,这种稳健的民主化战略,不仅体现为民主建设的渐进性和现实性,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为要将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追求民主化的民生绩效。这种战略形成的制度基础就是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既要保障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又要保障人民生存与发展。所以,民主与民生结合,是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民主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也考验党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党群干群关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人民取得了抗疫的重大成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抗疫成功更深层次的决定性因素和价值支撑。人民至上立场集中体现为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人民史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宗旨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之本;从伦理学高度审视,人民至上立场是一种根本伦理价值观和伦理精神,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伦理观;生命至上是人民至上立场的集中体现和要求,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6.
从"十二五"规划看"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这不仅是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国强不等于民富,没有民富就不可能有国强,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国强是民富的保障,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让"国强"与"民富"一起飞的同时,还需把民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在土家族的民族认同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有关族源、文化等问题的争论和整合现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在民族认同当中,实践的偶然性往往大干理论的规范性,实践丰富了理论,理论又为新一轮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即以土家族的认同来说,随着土家族的人群越来越多,土家族的族源就已经从潘光旦的古代巴人说发展为多元说。而为了使族源说符合一个“民族”的规范,就出现了整合巴人说和多元说为一体的巴人主体说。在土家族当中存在着的文化差异现象,也伴随着土家族的认同进程而不断被弥合。这种整合的结果使得土家族的认同标准被不断宽泛化,标准宽泛化的结果可能将会导致新的认同实践的发生,而新的实践又必将引起新的理论上的整合。民族学就是因为这样的实践和整合而成为一门与时俱进的活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使用自编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对864个残疾人进行施测,旨在调查和了解我国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现状,为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超过1/3的残疾人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评价较低,68.4%的残疾人认为心理健康很重要,90.2%的残疾人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很重要,说明残疾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和接纳程度较高,需求意愿强烈。在具体的服务目标方面,24.5%的残疾人期望通过心理健康服务能够使家庭生活幸福,21.2%的人希望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19.7%的人希望达到人际和谐。服务内容方面,44.7%的人选择了对家庭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39.7%的人选择了提供心理保健知识。在心理服务形式方面,39.9%的人选择求助兼职或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28.8%的受访者选择了从朋友家人那里寻求支持,而剩余31.4%的受访者选择了什么也不做或自己解决。在具体的形式方面,41.4%的人选择了求助心理热线,38.2%的人选择了专业心理咨询。在选择机构方面,以社区服务站和社区的主页心理服务机构为主,分别占25.5%和25.3%。调查还表明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的开展力度较弱。  相似文献   

19.
北方满族阿布卡赫赫,南方壮族女米洛甲,苗族蝴蝶妈妈都是创世女神,本民族伟大的始母神,这是三位女神之共性。有五方面差异:女神出世的差异,神力、神格、在民间信仰中的差异,以及萨满教、麽教、巫教之差异。差异源于:满族先民乃猎牧民族,水泡泡图腾;壮族先民乃水田农耕稻作民族,花图腾;苗族先民乃水田农耕和山地农耕稻作民族与造林民族,蝴蝶图腾。  相似文献   

20.
界定了大学生维权的含义,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维权的现状及成因以及大学生维权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深入领会"以人为本"的内涵,要从"规范人、管理人、教育人"转为"为了人、尊重人、服务人",提出几点对策以便更好地维护大学生的正当权益,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稳人心、暖人心、感人心"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