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陈弼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4):10-16
文章论述了瞿秋白五四时期由于受到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新文化运动的启迪,满怀爱国热忱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人生观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在<晨报>上发表了其第一篇政论<不签字后之办法>,初步显示了他在重大、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从容应对的卓越才华.其间瞿秋白与友人一起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研究社会学的刊物--<新社会>旬刊和<人道>月刊;与报刊联系密切,并参加了李大钊创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文章最后论述了瞿秋白五四时期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2.
翟志宏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169-172
五四前后京师图书馆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进馆藏及利用:确立、运行出版物呈缴制度,拟订征集图书简章、变通捐助图书褒奖办法,开展馆际互借、互换业务。丰富馆藏之余,该馆还努力推进古籍的利用。二是完善管理:解决馆址安置,完善章程,并签约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合办该馆。五四前后是京师图书馆发展史上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为后来该馆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永峻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1):114-117
新闻摄影以摄影图片对正在发生的事件报道,而人文精神是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情怀作为探索实践的强大动力和心灵支撑,在新闻摄影作品中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价值,以人为本、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新闻图片的"所指"的深远性是新闻摄影应突显人文精神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4.
刘忠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6):87-93
五四前后,民主、科学观念传播从一开始起,就僭越了自身的本质规定性,由制度层的价值理念支持和技术层的物质保障而提升为一种结束皇权、批判专制的政治、文化行为,并在传统与现实的不断整合以及政治斗争的激荡下,被塑造为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6.
7.
黄芙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6):126-127
读图时代,抓拍正日益成为新闻摄影的主创原则,也成为广大摄影工作者为增加图片视觉冲击力的主要拍摄技法,对新闻摄影工作者与新闻报道事业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旦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0(4):5
推动、指导报刊朝职业化方向发展,是五四前后徐宝璜、邵飘萍等人研究新闻学的主要目的,因此,报业组织及其运转,是他们研究分析的主要对象。提供新闻是报业的天职;为全社会服务是报业的目的;经济独立是职业化报刊的基石;言论自由是职业化报刊的生存环境。他们的这些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的报刊实践,同时也是五四新文化思潮在新闻研究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方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4):33
文章阐述了五四时期民主思想发展的几个新趋向:一是对代议制度的批评日趋普遍,越来越趋向于要求直接民权;二是人们思想中的民主之“民”越来越接近真正的人民;三是产生了初步的无产阶级民主观念;四是民主思想的发展日益中国化。并指出:这些新趋向的产生是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综合影响的结果;由于出现了这些新趋向,中国民主思想结束了以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单线发展的历史,开始出现了人民民主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行发展的局面,而人民民主思想逐渐成为中国民主思想发展的主流方向和最终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受一战影响,源于西方的世界主义在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五四前后渐成一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研究系知识群,作为活跃于彼时中国思想文化舞台上的三大政治力量,都或隐或现地表现出世界主义思想倾向。于政治观上言之,他们世界主义虽各有所张,然亦显见其相类之处,或谓为原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意识在中国具体情势下之调整,其世界主义背后的深沉国家关怀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1.
毛现辉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65-6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新闻炒作现象逐渐渗入新闻图片摄影中,一些新闻图片摄影工作者为眼前利益而放弃起码的社会伦理道德与职业道德,导致诸多虚假图片的出现,成为新闻炒作的“形象化”帮凶。分析了新闻摄影中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具体表现,提出了解决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缺失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教育肩负着培养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的重任,新闻摄影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闻摄影事业未来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新闻摄影教育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实验教学观念、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途径、实验教学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这一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探讨其概念及评价标准,总结出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提高摄影记者职业素质、选择适宜新闻题材、提高瞬间把握能力、提高作品视觉冲击力4个方面提出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提升策略,有利于提高新闻摄影的内涵和价值,更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做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舆论监督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着重从新闻图片的特点出发分析它的舆论监督功能,并从舆论监督角度来重新审视新闻摄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卞慕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五四前后,社团众多。中共的第一代领导人在党成立之前,大多曾参与过进步社团的活动,毛泽东是其中的伎校者。青年时代社团活动的丰富经历为日后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7,(4)
摄影是视觉艺术,形象是摄影的表达工具。在新闻摄影活动中,怎样正确把握形象表现手段,是一个传统研究课题.从现代传播学角度来看,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应当服从于新闻信息传递的总体目标,同时,对于新闻素材形象价值的发现,恰当的摄影语言选择,以及如何使新闻摄影作品具有现场目击感、瞬间魅力和视觉冲击力,都是新闻摄影从理论到实践需要认真加以探讨的。从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理论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反映了新闻摄影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中讲到的"温度"不是摄影理论中"色温"的概念,而是照片中真实情感的流露.这个世界上最珍贵情感莫过于友情、亲情和爱情,这些情感构成了有"温度"的照片,摄影记者通过手中的相机将"温度"赋予照片并传递给读者. 相似文献
18.
刘诚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当时的先进分子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断追求真理,敢于否定自我,把思想解放和改造中国社会紧密相联,把思想解放和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终于找到了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胜利的新航道 相似文献
19.
李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69-71,106
随着照相手机、数码相机以及网络的盛行,人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由此产生了各种失实图片.对新闻摄影行业和新闻真实性原则造成了巨大冲击.为此,在"读图时代"只有坚持和维护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建立健全完善的行业相关机制,以法律人,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20.
龚和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文章从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入手 ,阐明了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原因 ,揭示了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必然规律。这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