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实古今谈     
名是什么,是人的“爵”位也。 如果一个人徒有虚名,名不副实, 起用这样的人才弊病可就大了。 战国时,赵国有个叫赵括的人,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这个赵括从小喜欢谈兵论战。赵奢临死的时候,再三告诫自己的妻子:“赵括要是出任大将,赵国士兵可就危险了。”当时,正值秦国侵略赵国,赵王听信敌国离间之计,废廉颇不用,起用赵括为将,赵括的母亲极力劝阻却没有用,结果,长平一战,秦将一次坑杀了降卒四十多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属于徒有虚名的“天桥把式”,但赵王却不能识之,以为堪当大用,结果断送了四十多万人的性命。这血的教训却一代代地发生。三国时的马谡,也是赵括式的人物,诸葛亮却不能识之,到头  相似文献   

2.
赵奢是赵国后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先秦典籍对之生平主要活动虽有记述,但由于具体年份的失载,故在其身后留下许多历史谜团。文章拟就赵奢的生卒年份、任赵田部吏的时间以及为燕国上谷守等相关史事略作辨析。  相似文献   

3.
我观看了《陈赓大将》,赏心悦目,得到一次美好的享受。编剧、导演、演员及全体工作者的合力,塑造了一位形神兼备的共产主义战士。为着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他威武不屈、利禄不贪,居官不骄,依集体出才智,靠人民长力量,自始至终是集体的一员,是与人民平等的一员。能背诵马克思主义而不能与实践统一起来,即不能在实践中运用自如的人,不是真马克思主义者;能把兵书战策倒背如流而不能活用其原理于实践之中者,就是只会空谈的赵括。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陈赓同志,在革命的共同战线上,可以不顾凶险地抢救蒋介石,在蒋介石叛变革命与人民为敌时,他横眉冷…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赵括其人名声不小,也算是一位“名”将吧。不过,赵括的出名不是因为仗打得漂亮,他名在擅长“纸上谈兵”,名在指挥了“长平战役”。公元前260年发生在长平的秦赵之战,赵国40万主力全军覆没,主将赵括也被秦军乱箭所杀。足可称得上是“著名”的战例。  相似文献   

5.
在儒家看来,"奢俭"的问题以是否符合礼法为判断标准.若符合礼法的标准,则即使是铺张也不能算是"崇奢",而只能算是"礼法之奢",但不应该肆意挥霍,而是有一定之规;若不符合礼法的标准,即使是为满足耳目口腹之欲,也不能算是"尚俭",而只能算是满足私心私欲的"侈靡";若考虑到实际的社会情况,则满足礼法之标准的程度、形式和内容也可以做适当的损益,即"礼,与其奢也,宁俭".正是基于此,郭子章从群体和个体两个角度谈论"奢俭"问题,提出"礼法之奢"非"崇奢"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6.
晚唐司空图论诗名著《诗品》对后世影响颇大。清代乾嘉诗坛泰斗袁枚(1716—1797)甚赞赏之,“而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续诗品》小序),故又写《续诗品》;采用其四言十二句之形式,变体貌诗之风格意境二十四品为揭示诗歌创作论旨三十二品,同样具有较高的价值。《续诗品》所论范围甚广。这里选其论及诗人创作态度的《知难》《藏拙》《勇改》《求友》之四品,分别试作评说,以求教于读者。一《知难》评说《知难》强调诗人应充分认识创作之艰难而采取严肃、慎重的态度并付出苦功。此诗与《情思》篇相关。“精思”是“知难”的体现之一,而“知难”是“精思”的前提。常言道:骄兵必败。诗歌创作者亦然。“赵括小儿,兵乃易用”二句,即以《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所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以轻率态度对待用兵之危事,而终在长平之战  相似文献   

7.
不听老人言     
2000年前的秦赵“长平之战”,赵国40万主力全军覆没,主将赵括亦为秦军乱箭所杀。这一仗,虽是征战连年、攻伐不休的“战国”时代,也足以称得上是“著名”的战例的吧。提起长平之败,后之论者无不归罪于主将赵括的“军事教条  相似文献   

8.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是记叙一般人物的传记。列传有记一人的专传,有记数人的合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属于后一种。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着力叙写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的生平事迹,也附带叙写了赵奢、赵括和李牧等人的事迹。课文节选的这  相似文献   

9.
近人对《老子》的看法很分歧。有人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既不象《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那样阐明战略战术,也没有象《尉缭子》那样谈论用兵的政策法令。但无可否认,《老子》又确实十分讲究斗争的策略和手段,而且成为一种哲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必须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考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战胜大灰狼     
对兵法韬略研究甚深的毛泽东曾说过:“《老子》是一部兵书”。我们都知道,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没有带过兵,更没有打过仗,甚至连服过兵役的记载都没有,其著作《老子》中与用兵有关的论述也是寥寥数语。那么,毛泽东为何说《老子》是一部兵书呢?  相似文献   

11.
孔见 《中华魂》2015,(2):67
春秋时期吴国将领孙武(齐国人),总结用兵经验,探索战争规律,写出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孙子兵法》。早在魏晋南北朝它就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近代以来被译成3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各国。这是古代军事科学的最高成就和经典之作,有所谓"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之说。而在这部仅有5900多字的著作中所蕴涵的哲学思维,更使它超越了军事领域,给后世以深刻的智慧启迪。《孙子兵法》重在战争谋略,求得取胜之道,但它又不是孤立地就战争论战争,而是从国家的大势,从政治经济的大局出发,阐述战争和用兵面临的种种  相似文献   

12.
古代兵书《兵经》云:“兵诡必疑。”意思是说,用兵是一种使用谋略的行为,对敌方许多情况,必须加以怀疑,进行正面、反面思考,然后进行正确的抉择。这是兵法的千古诫训。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不能事事处处皆称“诡”,但许多问题的确尖锐、复杂充满了矛盾,仅靠正向或单项思维是难以认识处理的。所以,对一个现代领导干部来说,必须学会逆向思维。本文仅就现代领导的逆向思维的特点、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13.
孙武     
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春秋时齐国人,后到吴国做将军。孙武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理论家和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很善于用兵,不断总结作战经验,著有兵书十三篇,后称为《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孙子兵法》中的一些论述给予很高的评价。毛主席指出:“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孙子兵法》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威望,在世界上,已有多种外文译本,被推崇为“东方兵学的鼻祖”、“兵学经典”和“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  相似文献   

14.
先秦赵国与古希腊雅典都在各自所在地区对改革开放有着迫切的要求。赵国改革开放精神的直接动力是由于晋国社会改革的惯性,并且是迫于与周围各国战争的需要。而雅典是由于其内部阶级矛盾激化。赵与雅典都是经济类型多样,经济文化具有开放性。赵国的政治开放属于原始民主制的残余,是一种历史传统。而雅典则是在清除了氏族制残余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所体现的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制度文明。赵文化的改革开放精神主要表现在学派的兼容并包和学术上的百家争鸣。而雅典文化的改革开放精神表现在它善于吸收外来异质文化。赵与雅典在文化改革开放精神的导引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了那个时代各自地区的高峰  相似文献   

15.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国赵、魏、韩三家世卿立为诸侯,战国时代开始了。赵国随之建立。自公元前403年建国至公元前222年被秦所灭,历经181年。赵国疆土较为辽阔,西有黄河;南有漳河,与魏为界;东有清河,与齐相邻;北有易水与燕接壤;又西北傍阴山筑长城,与匈奴、楼烦、林胡接界。赵国曾三迁其都,初在晋阳,继迁中牟,公元前386年定都邯郸。战国七雄中,赵国颇为强盛,至战国中后期,赵国成为唯一能  相似文献   

16.
<正> 台湾版《中文大辞典》(四十册)收录了大量成语,在成语的溯源明流方面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料。可是,有些成语未引定型式书证,尚须补充。试举二例于下: 【两鼠斗穴】《中文大辞典》引《史记·赵奢传》:“秦代韩,军与阏与,王召……问赵  相似文献   

17.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后,赵国一蹶不振.赵国没把握住最后的喘息机会,相反还害死了他们最后的名将李牧,可谓是自毁长城. 李牧一直在雁门关一带和匈奴人玩命,令匈奴不敢向中原前进一步.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死了,名将廉颇出逃魏国.赵悼襄王即位,此时赵国只有李牧可用.赵悼襄王喜欢上邯郸的一个娼妓.这个娼妓先被赵国一个赵氏宗族买去,因其兴风作浪,这个家族很快衰落,男主人也被她折腾死了.但赵悼襄王听说了她的美貌,设法把她弄进宫.  相似文献   

18.
人们更多地认为,孙子兵法是一部充满用兵智慧的有关军事谋略、战法的兵书,笔者从军事战略的本质内涵和特点出发,从五个方面分析、确定孙子兵法的战略理论地位,得出孙子兵法首先是一部著名的军事战略论著、是战略理论鼻祖的结论,这对推动孙子兵法的战略应用及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司马懿之死     
《三国演义》中魏国有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司马懿。他怕诸葛亮,又非常羡慕诸葛亮。后来诸葛亮病死了,司马懿非常高兴,因为蜀国再没有他的对手了。有一次,他大举进军,攻下了蜀军阵地,突然在军帐中发现一本兵书,他仔细一看,正是诸葛亮所撰写,司马懿大喜,连说“天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三晋兵器铭辞格式有其共性,即"令+工帀+冶"的铭文格式为三晋共有. 赵、魏两国虽然都有两级监造的款式,但赵国未署冶名,而魏国的督造者未出现. 三晋"库"的设置各不相同," 库"为韩国所特有,赵国以相邦督造的兵器仅见左、右库,而且库名之前一般要冠以"邦"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