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是外部规范与内心自觉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主流意见一直认为在这对关系中仁居于主导地位.这种意见始终忽略一个起点处的问题,孔子为什么无条件地相信礼应该是人生的引导规范?本文由追踪这个起点问题入手,一步步探讨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发生的观念运动--礼如何取代神成为精神支柱,这种取代的意义是什么,孔子如何继承这个观念运动并加以改造.以此思想史背景的梳理为依据,本文指出礼与仁之间一种特别的双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孔子与中国的礼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是孔子学说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礼”,而不是“仁”,更不是“天人”。“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就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而孔子就是以提倡“礼”而闻名的。但是,对于孔子关于“礼”的学说的性质和意义,人们却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礼”的学说代表了孔子的社会政治观点;有的认为,“礼”的学说体现了孔子的宗教观;有的则认为,“礼”的学说主要反映了孔子的人文观。有人想从中挖掘出新的意义,以弥补现代“法治”社会的不足;有人则揭示其中的保守性,证明其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阻碍作…  相似文献   

3.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一方面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在社会政治结构的形成与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两个方面,即儒学在思想、道德、宗教、价值观方面的表现,与儒学在社会政治结构形成及政治发展、演化中的作用紧密关联和互动,不仅构成了儒学的特色,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孔子的仁-礼思想结构,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方向和社会秩序结构的基础,既是维护、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又是对社会治理的探讨。从思想与文化,社会制度与文明传统的角度来探讨孟、荀对孔子学说的发展及意义,孟子继孔子之仁,发展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系统,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道德伦理的思想基础,而不是宗教伦理的思想基础。荀子继孟子之后改造了孔子的"礼"(注:孔子之"礼"关注社会秩序,荀子之"礼"关注政治秩序,是为改造),主张隆礼尊君,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政教合一的制度文化的基础。孟、荀对孔子仁-礼学说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形成外儒内法统治思想的两条主线,即外仁政,内礼法。董仲舒在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实践中弥补了孟、荀对儒学发展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正> 当我们在小学读书的时候,在课堂内就竖立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牌子,小学生不知道什么叫作“大成”,现在我想,这里面有三层涵义。第一是孔子集春秋时代孔子同时或稍前思想家之大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内说:“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这些当时的学者贤人,都是孔子之所严事,尤其老子,是孔子曾经向他问礼的人,这“礼”是广义的礼,包含着历史、哲学以及礼乐制度在内,这是中国古代史官的专业,而史源于巫,所以我们说,在古代,从原始社会末,到阶级社会初,巫是当时学术界权威,阶级社会成熟后,“巫”变为  相似文献   

5.
王恩来 《理论界》2009,(9):134-135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人治为主的社会.人治社会的主要政治特点,是统治者或统治集团主要成员的个人品行能够决定国之兴衰和政事成败.对此.孔子曾总结说:"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中庸>)基于这一认识,孔子十分重视为政者的品格修养,认为"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相似文献   

6.
四、“礼”的属性、结构形态与价值意蕴如上所述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儒家的“礼”或礼教伦理维系的社会 ,而不是如西方社会那样主要是依靠“法律”(law)治理的社会。与西方意义上的法律作比较 ,我们将会发现 ,夏商周三代的“礼”(法 )似乎是法律 ,但又不仅仅是法律。说“礼”是法律 ,因为它确实具有某些法律的性质和特征 ,且在古代社会承担着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秩序之和谐的法律功能 ;但礼又决不是西方意义上的行政法 ,不是习惯法 ,也不是民法 ;说“礼”不仅仅是法律 ,因为“礼”是社会秩序的最佳安排 ,是古代君主专制统治者建构的一…  相似文献   

7.
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研究《论语》中孔子的思想,可以将其解析为政治、道德的社会教化("礼")和关于个体人格完善的修养("仁")两个层面.孔子重视"为已之学",但他更强调"仁"与"礼"的统一,人格完善之修养的起始点和落脚点是由"礼"来规定的.不应单纯地就"为已之学"的层面理解孔子的"意图"并确认孔子思想的意义的"惟一性".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代,荀子和孟子开辟了孔子儒学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从此,儒家思想开始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法律、艺术、伦理道德等各方面儒家化的基础。而如果说孟子在思想层次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浸入了儒家的价值论和精神,那么,荀子则在实践层次上塑造了中国礼治的基本形态。荀子认为,“礼始乎棁、成乎文,终乎悦校。”这段表述简明地概括了其礼治模式的基本方面。“礼始乎棁”是说礼始于对人本性的的收敛和约束。“成乎文”是指礼落实到礼之文饰上面,使礼具有规范的实在性。这种礼的规范性在孔孟那里具有外在规范和内在道德的双重意义,而在荀子的礼学思想中,过多过重地强调外在规范性,并借助政治、法律的权  相似文献   

9.
在戊戌变法之前,康有为的政治主张自"君民共主"转变为"君主立宪",其所持的"孔子制宪说"可为此转变提供解释。康有为的"孔子制宪说"源于其突破传统公羊学后形成的新的"孔子改制说",强调了孔子立制的根本性法规范地位。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在于其为实现"君民共主"主张,于1895年提出的"议郎制"改革设想受挫。面对挫折,康有为继续坚持其"议郎制"的立论基础——"孔子改制"思想,又复受近代宪法理念激发,最终融铸传统"宪法"思想和"孔子改制"思想形成"孔子制宪说",以强化孔子的政治权威地位,突出孔子立法对君主的规范作用。"孔子制宪说"建立起了"君民共主制"与"君主立宪制"间的逻辑联系。"君主立宪"思想经康有为提出后在清末广为传播,成为清末政治改革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明从静态的角度指的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从动态的角度指的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层次.中国古代政治意识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其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其主要思想表现为对圣人的"德治"、"仁政"的张扬和对"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的推崇.西方古代政治意识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代表人物为亚里士多德,其所宣扬的是"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与法律至上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周易》是否经过孔子删修?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国学术界有所争论。我认为今本《周易》是经过孔子删修的,这与《周易》的哲学思想当有关系。现把我试探所得的提出请同志们指教。一怎见得《周易》经过孔子的删修孔子年老回鲁后,要在文化上做些工作,就是司马迁说的“备王道,成六艺”(《史记·孔子世家》下引迁说同),那是要把《诗》、《书》、《礼》、《乐》、《易》、《春秋》凑成六部书,孔子认为是行王道的六件法宝。《诗》、《书》都经过他删定,《礼》、《乐》经过他厘定,《春秋》是拿《鲁春秋》另行改造,这五件他都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的政治”——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之以德"和"为政以德"是孔子对古代"政以治民"和"政以正民"的重大改造.古代儒家强调政治德行对于政治过程的重要性,认为政治的本质就是道德教化,坚持以美德为政治的基础,以善为政治的目的,以仁贯通于政治的实践.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条件下,仍然有其不可忽略的意义,当代东亚政治的权力腐化现象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正> 孔子是儒家的始祖。他的认识论对我国自古以来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其局限性,则是中国古代哲学之没有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母体的原因之一。本文先叙述孔子的认识论,然后分析其不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生长的局限,并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略作比较。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认识论没什么长处和积极贡献,也不是说孔子思想就比不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孔子肯定知识的存在和确定性。他认为应当“知仁”、“知礼”、“知言”、“知人”,并且对带有神秘性的“命”和“天命”,也认为是可知的。他说“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下文引《论语》只注篇名)。他还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可知的,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毅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由上所述,孔子不仅肯定知识的确定性,是可知论者;而且可以看到,孔子所谓知的对象是“仁”、“礼”、“人”、“天命”以及社会的历史变迁,主要是以礼为核心的社会伦理关系。这是孔子对认识对象的回答,其中没有自然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孔子思想产生于西周末年"天"与"德"相分离的文化背景中,立足于原有的"德"规范,通过"崇德辩惑"而推演出一套以"仁"礼"为核心概念的思想体系。崇德为仁,辨惑为礼,仁与礼是双向互含的统一体,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孔子通过对仁礼关系的阐述,建立了自己"礼--命--仁"的思想结构,其中"命"影响着仁与礼能否合一。应把孔子思想的这种整体结构置放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在特定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和把握,从而真正理解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者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礼最初起源于原始图腾祭祀仪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作为图腾崇拜祭祀仪式的礼逐渐从单纯的宗教仪式上升为一种以血缘为基础的国家制度以及维护这种国家制度(礼)起辅助作用的暴力工具——法(刑),两者一起构成中国古老的法观念,亦即“礼—法”。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对这种“礼—法”观念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则适应形势对其加以改造,孔子“以仁释礼”的仁学建构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确定了伦理价值基础,并为礼与法的融合开辟了通道,为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法制建设实践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统一是他始终不渝的主张。他的统一思想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在春秋末期不能实现?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一谈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一、孔子的时代及其阶级立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孔子所处的时代。然而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还争论很大。我赞成战国封建论。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封建制社会即将确立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克己复礼为仁”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克已复礼为仁”,是孔子所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评价“克己复礼为仁”,关键是如何理饵“礼”。按照学术界的一般观点,“礼”是包括冠、婚、丧、祭在内的礼节仪式及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上层建筑。作这种解释,当然是可以的。但如果从“礼”的本质上加以概括,我认为把“礼”理解为国家和社会的最高的、总的规范,要更合适些。为了论证这种看法,我们暂且从“礼”的起源谈起。《礼记》《礼运》篇说: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汗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  相似文献   

19.
荀子"隆礼重法"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上说,荀子乃至整个先秦儒家的国家管理思想、政治哲学理念,都可以概言为"礼治"或"礼义之治".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般也多取<荀子>中的"隆礼重法"四字以名之,这似亦未不可;然而,倘若将其释为既"隆礼"又"重法",礼法并提,德法并举,进而又如时下所风行的,认为荀子既重"德治"又重"法治",则未免失其本义.但此说至今却相沿不改,几成定论,本文是以为辨.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礼治与法治古代的法治与现代和人治相对立的法治不同,仅仅是与德治相对立的概念。而春秋时代孔子所主张的礼治,是包含着法治与德治两方面内容,并以德治为最高准则的政治思想。也就是说礼的概念涵盖着法的概念,礼治是比法治更高一层次的思想范畴。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有必要追述一下礼的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