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除了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民自身缺乏保险意识之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也是造成此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分析德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深入的剖析,指出当务之急是借鉴德国农民养老保险的成功经验,构建适合我国特殊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以消除农村人口老龄化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原有的养老保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保证老年人安度晚年,政府责无旁贷。因此,在我国如何深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来迎接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挑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几千年来以传统家庭养老的农民开始有了真正的养老制度保障。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制度本身的复杂性、农村情况的差异性,中央决定必须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进。要借鉴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为推进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祥军 《江淮论坛》2013,(6):127-131
土地对农村养老保障具有重大作用,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是我国传统农村养老的重要基础。但是.新时期集体土地流转、征收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实施与完善产生了重大影响。因应于这一背景.必须在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的视角下观察、分析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既不能过度依赖土地的保障功能,又不能完全忽略土地本身的价值,必须通过机制创新使集体土地流转、土地征收和新农保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地区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相对于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而在西部地区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采取一条与发达地区不同的思路区别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程度,按轻重缓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构建;农业补贴直接划入农民个人养老储蓄账户,提高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改革土地制度,实行“土地换保障”。  相似文献   

6.
林金文 《河北学刊》2005,25(5):203-205
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和面临问题,指出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是我国目前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的养老形式面临着诸多问题,急需立法予以制度化、规范化。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国内外相关立法经验,笔者提出了实行农村养老保障单独立法,建立以维持年老农民最低生活水平为目标的农民社会养老制度,进一步完善家庭养老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分割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湘玲  叶汉雄 《江汉论坛》2005,(11):140-143
我国养老保障的城乡分割主要是指城乡居民因身份不同而拥有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享有不同的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障的城乡分割使基本养老基金难以在城乡之间进行调剂使用,削弱了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险功能,同时还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要消除养老保障的城乡分割,必须在反思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建立新的全民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在分析建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覆盖对象、政府在养老保险中担负的责任、资金来源、财务机制、管理体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养老保险中担负的责任、给付水平、与其他养老支柱的关系等方面,构建了打破城乡分割的全民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的养老保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期盼.这标志着我国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向追求更加公平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当前新农保试点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回顾总结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对厘清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演变,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施行,妥善处理和解决新农保试点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农保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农民退休制度: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不少弊端,无法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构建并实施农民退休制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创新.它也可以真正落实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改造开创新的局面,本文提出了构建失地农民退休制度的几点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0.
家庭养老、土地养老是宁德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社区养老在宁德当前还没有推广价值,宁德当前不仅"老农保"参保率低、养老金的保障水平也低,而且"新农保"才刚刚处于试点阶段。宁德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是:对农村农民养老保险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农民的养老习惯;"老农保"参保率太低,保障水平过低;筹资渠道少、筹资能力弱;基金保值增值难,基金管理较为松散。宁德农村养老保险的出路在于要总结"新农保"试点经验,尽快上升为人大地方法规,实现新农村养老保险有法可依;加强财政支持,提高补贴标准,用利益诱导农民参与"新农保";加强农村基层"新农保"机构建设,实现"新农保"的社会实效;切实做好新老农保的制度衔接,实现农村保险制度的稳定性,扩大农民的参保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