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宪政的基础与依据。宪法修正案是对宪法的完善和补充,它体现了宪法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统一,与宪法具有同等的效力。我国宪法的四次修正案体现了宪法规定由国家公权力向公民私权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国家的整体意识向公民个体意识,由一党执政向全民参政,由法制向法治的转变,并始终贯穿民主和谐思想。宪法修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宪政意义,它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宪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800年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遭遇了第一次危机,美国总统"难产"了.最后在众议院经过36轮的的投票表决,总统才最终被选出来.为了从根源上、制度上杜绝这种危机的再次出现,国会在1803年12月9日提出了第十二条宪法修正案,1804年6月15日,该修正案开始发生效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美国新经济史学家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分析美国第十三条宪法修正案的由来.建国后的美国宪政体制确认了南部蓄奴州与北部自由州的划分,并形成报酬递增型路径依赖.内战前美国宪政机制陷入僵化、锁定的不良路径.强制性制度变迁成为打破僵化宪政体制的必要.美国以南北战争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废除了存在美国250年之久的奴隶制度,产生了第十三条宪法修正案,它是美国曾经存在奴隶制度的逻辑产物.  相似文献   

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修改应该体现维护宪法稳定和实现宪法与时俱进的有机统一.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的修改,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体现了时代精神,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必将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宪法修正案和政协章程修正案对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对于进一步发挥好人大和政协的职能,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是美国社会枪支泛滥的宪法基础.各方对第二修正案的不同理解成为美国枪械管制举步维艰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拥有宪法最终解释权的美国最高法院一直回避接受有关第二修正案诉讼,直到2008年“哥伦比亚特区诉赫勒案”和2010年“麦克唐纳诉芝加哥案”中,最高法院终于对第二修正案作出历史性解释:“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是一项个人基本权利,适用于全美各地.此举意味着美国各地的禁枪已无可能,限枪亦愈发困难.在这两个判决的法院意见中,最高法院大法官使用了不同的宪法解释方法,揭示了美国宪法含义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对持枪权截然对立的看法,反映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着个人权利与公共安全的悖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张力,也暴露了法官政治意识形态与其司法哲学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集中体现着美国制宪者的精神,其文本的高度简明性为满足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灵活解释空间。对第一修正案的理论阐释主要存在三种方式,即传统主义、修正主义和渐进主义。不同的阐释方式代表了社会及政府对媒体管制的不同态度。这对我国的媒体管制及其改革提供了一种观察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私有财产权是保障人权、建设法治的基石,又是促进经济繁荣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私有财产权保障构成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宪法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民拥有的私人财产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公民有了私人的生产资料,宪法第13条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群众保护私有财产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新宪法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私有财产权保障制度:明确了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确定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基本原则;重申了私有财产权的内容及界限应当符合法律;增加了征收补偿条款,从而形成了由保障条款、限制条款和征收补偿条款构成的较为完善的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制宪大讨论中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关于《权利法案》和其中的新闻出版条款的争议,可以看出人们对新闻出版自由的认识与对人类的其他自由价值的认识一样,都是在具体的场景下针对具体问题得出的认识。从一个个美国新闻出版自由与其他价值冲突的具体场景出发,我们才会更真切地把握第一修正案中新闻出版条款的"原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二十多年,到目前为止历经四次修改。本文简略概述了宪法修改的思路,论述了修改的重点内容,特别对历次修改的共同特点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权利的本质是自由,宪法规定的权利称为基本权利,中国宪法关于权利的立宪模式是基本权利加人权兜底条款.人权写入宪法后使基本权利由封闭静态的体系变为动态开放的体系.历次宪法修改主要与经济人权条款有关,这种修改是必要而合理的,修改后的社会经济自由度得到极大扩张.但是,宪法关于人权的规范还要进一步发展,建议增加基本人权种类和完善人权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1972年11月,孟加拉国制定的宪法规定了孟加拉国的政治、经济、公民权、外交等一系列基本原则,成为了孟加拉国民主政治的起点。从1973~2004年间,孟加拉国议会对宪法中关于国家政权、领土、公民权、妇女参政等内容先后形成了14条宪法修正案。孟加拉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正,显示了孟加拉国宪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现行宪法是 1982年颁布实施的。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宪法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 ,使宪法规范反映变化了的社会现实 ,是保持宪法权威的必要之举。 2 0 0 4年的第四个宪法修正案是在遵循现行宪法原理下制定的 ,它的通过使宪法的原理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1972年11月,孟加拉国制定的宪法规定了孟加拉国的政治、经济、公民权、外交等一系列基本原则,成为了孟加拉国民主政治的起点.从1973~2004年间,孟加拉国议会对宪法中关于国家政权、领土、公民权、妇女参政等内容先后形成了14条宪法修正案.孟加拉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正,显示了孟加拉国宪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宪法修改可分为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两种主要方式.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除了形式上的差别外,二者还存在认识论、修改评价等方面的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
“人本管理”是西方管理学革命的方向.产生于中国的“鞍钢宪法”直接引发了管理学的革命.“鞍钢宪法”中的“民主管理”思想比起西方的“人本管理”具有更多的内涵:它不但提升了企业管理效率,解决了企业管理中的一些难题,同时还是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体现,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企业管理中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在介绍“鞍钢宪法”产生历史背景和主要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作了一个简要分析.分析表明,“鞍钢宪法”不但是管理学的革命,也为经济学中解决企业理论中的交易费用问题和监督难题找到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规定:个人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不合理搜查和扣押。机场安检涉及扫描、拍身及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在没有获得令状的情况下,是否违反了第四修正案的要求。美国法院在一些重要的判例中,采用了Terry原则、同意例外、边境检查及行政检查等令状主义的例外理论,对机场安检行为合宪性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这些研究及判例可用于分析中国机场安检的正当性与安检新措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政界的改宪论抬头。到80年代,在新保守主义政治的推动下,改宪的声调越发高涨,同时开始了切实的步骤。尤其是90年代以来,日本新保守主义登场,日本执政当局采取“解释改宪”和另外立法的形式,彻底架空了和平宪法,造成改宪的必然趋势。日本改宪运动的实质在于走政治、军事大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修宪权,是指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遵循宪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按照宪法规定的程序、方式和限制等要求,全面修改或部分修改宪法条款的权力。从与制宪权的关系看,修宪权具有派生性、法定性;从与释宪权的关系看,释宪权运用的极限就是修宪权的开始;修宪权就其本身性质来看,具有不宜轻易动用的特点。正确认识修宪权的性质与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修宪权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33年吴经熊以个人名义发表《吴经熊氏宪法草案初稿试拟稿》,其中的第一条规定,引起了争议。①1936年公布的"五五宪草"中该条并未作任何改动,再次招致激烈批评。耽于抗战,该草案未正式通过。1946年重新修订宪草时,经过多方角力,最后达成妥协,该条更改为"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宪草第一条所引起的争议以及最后的改动反映了各党派以自身立场为出发点的利益考量,也折射出社会各界对民主宪政的普遍期待以及对防止重蹈专制独裁之路的高度警觉,同时还体现了时人对国民党党治的不满以及对三民主义的不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