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风给大地染上了一层诱人的绿色,大地显得更加春意盎然。不仅大地需要绿色,人们的生活和心灵也同样需要绿色。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商品显得情有独钟。如今绿色消费已逐渐成为时尚,像滚滚春潮涌进了我们的生活。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电、绿色公寓、绿色营销等等,林林总总,不胜枚举。甚至有人说,世界贸易已经进入“绿色时代”。可见绿色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何等的重要。在众多的绿色商品中,和人们生活最密切的要算是绿色食品。所谓绿色食品,其实是人们消费理念的一种体现,是…  相似文献   

2.
李云涛 《现代交际》2014,(12):95-95
打造建筑施工中的绿色施工理念,要从方方面面考虑、实施,人们也能从绿色施工的结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和享受,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优越,生活质量更高更好。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更好体现。  相似文献   

3.
社会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逐渐提升,室内环境成为人们目前较为注重的一点,在当前的室内设计环节中,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绿色设计理念,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更加环保、绿色,成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新追求。因此,本文就绿色设计理念的含义、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做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4.
骆潇  强音 《职业》2011,(31)
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要达到15%左右,单位GDP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节能减排的巨大挑战,已经直接或间接地给职场带来压力,改变了不少职业的工作内容,提出了绿色新要求,设定了环保门槛,更在职业领域催生了一大批绿色新势力。在不断被绿化的职场上,到底有多少新机会?  相似文献   

5.
正L流言野菜,成了当下人们餐桌上的"宠儿"。许多人对野菜充满了好感,觉得它们"绿色""营养""安全"。不仅是菜市场的野菜备受青睐,许多人还亲自到郊外、荒野去采集野菜。那么,野菜是不是真的那么绿色、健康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绿色环保、健康生活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对于室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越来越多的室内设计师们将绿色设计理念应用于日常的作品设计中。本文主要针对绿色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详细的阐述了如何在室内设计中合理有效的应用绿色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绿色中国?可持续的、民主的、公平的、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是绿色中国。这句话经过多年的奋斗总结,每一个词都凝结着几代人的心血。为什么要建设绿色中国?因为绿色代表生命,代表可持续,凡不可持续的即是非绿色的。我们现在的中国还没做到"可持续"三个字。  相似文献   

8.
广州亚运提出"绿色亚运"的理念,即强调:在亚运设施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减排低碳、节约能源资源;在亚运宣传中,增强人们环保意识、绿色发展意识、绿色保健意识;在以亚运为载体的城市改造中,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宜居城乡建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吉准  卢嘉  吴平 《城市》2013,(4):52-54
一、引言20世纪50年代,《设计结合自然》提出了建筑要与生态相结合的理念,特别是《寂静的春天》问世以后,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3年,斯图加特生态建筑展览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各种设想和模型;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上通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生活水平方面都提升很多,针对于产品的选择和使用,人们也越来越希望自己所使用的产品都能够使绿色的、环保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绿色产品设计理念,其目的在于提升产品的吸引力,进而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发展,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绿色产品设计的基本内涵以及绿色产品设计的发展现状,探讨绿色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11,(31):23-23
联合国发布的《绿色职业工作前景》报告展望了未来绿色职业工作的发展前景和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报告预计,到2030年,从事生物燃料方面工作的绿领将达到1200万;制造、安装和维修太阳能电池板能增加630万个就业机会;风力发电的开发能增加200多万个就业机会。同时,报告提示,未来绿色事业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但是也会遇到诸如大量的人13流动和耕地流失、工资和工作条件等结构性问题。此外,如何扩展绿色职业工作的范围和内涵,也是未来数年必须加以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刘炳华  刘守航 《城市》2013,(1):62-64
一、引言一般认为,现代建筑对环境问题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始于能源危机。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已延伸至建筑业相关领域。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监理等概念的提出,直接体现了未来建筑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早在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就向全世界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绿色环保为主要内容,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和经济贸易的主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2届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中国将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环保的综合决策,其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绿色经济道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已成必然,而知识经济又是以信息化、数字化、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绿色经济模式的形象体现。绿色环保汽车、绿色环保房地产、绿色环保家电、绿色食品开发等,都是集环保和经济效益于一身的绿色经济产业,它们将日益“绿化”中国的经济结构。绿色经济前景让人们充满了信心,谁能否认绿色经济的无限商机与发展前途?谁又能无视绿色经济的强大魅力? 本刊作为中国绿色经济联盟工程的传播阵地之一,将通过绿色经济专栏权威发布“绿盟”工程项目、绿盟成员单位、绿色经济英才、绿色形象大使、绿色城市城镇、绿色经济园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资本运营、绿色品牌要闻、绿色品牌文化、绿色人物访谈、绿色消费观念、绿色经济论坛等绿色资讯。 人类无法离开绿色,人人渴望绿色。中国的绿色经济一定要振兴,中国的经济结构一定要“绿化”。 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之路,还人类一个绿色的家园、一个绿色的地球。 让我们通过绿色经济专栏一同走近绿色城市、绿色企业、绿色名牌、绿色人物、绿色世界……  相似文献   

14.
左静 《现代交际》2012,(5):151-152
低碳经济时代下,绿色、环保、节能等应用理念不断兴起,特别是对当前高度竞争的产业市场而言,倡导绿色营销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对于国内酒店产业而言,在营销方式的革新及转变,必须要看重绿色营销,强调酒店产业结构内需建设要求与产业外部经济发展的科学结合,以此才能逐步更新酒店产业的营销理念,在营销方式上做出明显突破,以保全自身酒店产业下的各个组织结构能够实现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天津每年的绿化工作都进行得很认真。其口号是“绿化祖国,造福后代”。其实,绿化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在绿色植被里面存着一种与人们生活、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东西,这就是水。一、向绿色植被要水的含义。绿色植被,通常指地球表面的草地、林带、森林等。这些绿色植物形成不同形状的、不同规模的、保护大地的绿色植被,可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11,(31):12-13
“绿色职业”最终成为职场明星,则要归功于金融危机。为应对危机,美国和欧洲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将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吸纳就业的新蓝海。  相似文献   

17.
陈红彩 《职业》2014,(2):134-134
本文主要从绿色职业的定义出发,对我国绿色职业发展进行了探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和资金支持、建立绿色职业数据库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教育对绿色城市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城市已较早地开始了以推行绿色教育来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进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概述了绿色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内涵,重点总结了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城市在发展绿色教育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并对中国城市绿色教育发展的概况和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绿色教育经验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抵达绿色     
何姿 《安家》2012,(10)
环保概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旅行更能带来身心的双重愉悦体验。旅行时,不妨选择体现绿色理念的环保酒店。这些酒店在占据地利之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融入周边环境,更以在所有设计细节上对环境的细心呵护而倍受赞誉。  相似文献   

20.
国家重视环境相应问题,在推进各个省、城市进行保护环境相应活动的过程中,绿色志愿服务(正文中简称为"绿色志愿")这个概念开始出现,十堰市依据国家的规定,建立"绿色志愿"队伍,在志愿工作人员进行保护环境相应活动的过程中,也向人们传达了"绿色"的理念,这对于做好城市的保护环境等相应工作具有重要的正面作用,本文将对十堰市当前"绿色志愿"实际情况予以叙述,对如何分享"绿色志愿"进行合理思考,为十堰市的"和谐、美丽"给予有价值的资料,也为推进"美丽中国"的愿望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