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这本书里,德利克·波尔顿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历史意义作了评价。他认为,维特根斯坦哲学是对西方思想的一次彻底清算,而且得到成功。波尔顿的主要观点是:《实证逻辑哲学》一书是现代哲学最完善的一个体系。波尔顿还认为,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后期哲学著作中渐渐抛弃了自己的《实证逻辑哲学》一书的基本原理。他本人对该书的评语是:这本书说明了为什么要放弃现代哲学的那些预先假定的前提。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著作因此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谭史斋论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10月出版 ,以下简称《论稿》)一书是葛志毅教授继《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之后结集出版的又一部史学论文集 ,本书共收录文章 2 8篇 ,约 30万字。《论稿》一书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 ,包括作者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考辨以及对学术思想、史学文化的论析评说诸方面 ;其所涉及的时间亦较长 ,对上古社会直至民国初年的史事和学术发展均有论述、考证 ,故作者在“后记”中曾自谓本书“内容稍显庞杂”。其实不然 ,此乃是作者的自谦之辞 ,本书所收录的 2 8篇文章正反映了作者所笃信的治古史亦须治学术史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1990,(10)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根据正中书局1942年版重印出版了朱云影著《人类性生活史》一书,该社社长徐阳在再版前言中讲了他作为一名普通读者阅读这本书的三点启示。一、人类要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也要认识自己。长期以来,人们对性生活讳莫如深,筑成封闭最久的禁区。性禁区使人在性的问题上远未认识自己,它所带来的愚昧,不幸以及造成的危害,很难估计。《人类性生活史》让人们回顾原始社会由于不了解有关性的生理现象而发生的诸如初夜权,性器崇拜等愚昧行为,对于促使人们开展性研究,性教育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人类理解研究》是近代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的一本主要哲学著作,是他接受了处女作《人性论》失败的经验教训后,经过深思熟虑、精心选材而写成的。这本书文字简洁通俗,内容充实集中。休谟自己也认为这是“包含他的思想感情和哲学原理的唯一的一本书” 《人类理解研究》,顾名思  相似文献   

5.
正《衰落与倒塌:帝国的终结与民主的未来》一书由新社会出版社(New Society Publishers)于2014年5月出版。作者约翰·格里尔(John Michael Greer)是一位生态史学者、国际知名的石油峰值理论家。美国全球帝国的衰落与倒塌是当今地缘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我们对此的回应将决定我们未来的发展轨迹,这远远超出一国国界的限制。在本书中,作者清晰地梳理了美国为追求政治和经济霸权,如何将自  相似文献   

6.
《道德思想范畴》一书是1982年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讲师F. E.特雷纳。本书作者在1983年10月号的《道德教育杂志》上又发表了一篇题为《伦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道德思想研究中一个被忽略了的范畴》的文章,对他1982年出版的《道德思想范畴》一书中的某些重要论点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阐述。文章指出,以前有关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分析和实验性的研究几乎都未能考虑到对道德本质存在着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这两种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福山认为,冷战结束并非仅仅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而且是历史的结束。其理由有二,第一,福山从黑格尔的历史观出发,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意识形态的演化史,意识是事物发展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相似文献   

8.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自发表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历来的批评要点主要针对自由民主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及福山对黑格尔承认理论和科耶夫的历史终结论的片面理解。而福山建立其理论所基于的人性概念则为人们所忽视。深入分析福山的人性概念,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和透彻地认识福山的错误所在,同时也为反思当代发生的科技革命对人性的异化,以及由此对政治和公共伦理产生的重大影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理论教育学概论》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教育学概论》简介安方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了一本教育学专著《理论教育学概论》,书中提出了不少新的概念与理论,引起了俄罗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该书的作者是圣彼得堡大学的教授B.И.吉涅岑斯基。作者认为,他之所以要写出这样一本书,是...  相似文献   

10.
重读《中国魂》有感叶舟1.千百年来,华夏民族的子孙们一直在孜孜追寻着自己民族的魂。中华民族的魂究竟在哪里?人们把探寻的视野从苍茫历史中置于现实的社会土壤中,试图从现实中获得阐释历史和寻觅中华民族之魂的答案。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魂》一书,对此做了...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及其今后的命运问题,是世界上思想争论的重要核心。美国国务院政治设计处副主任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一文在这方面是很典型的,它不仅成为美国而且也成为欧洲激烈辩论的对象。该文作者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立场评估今日的现实时,深信完成人类思想进化的阶段已到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已完全彻底地战胜与之竞争的各种思想流派,其中也包括共产主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世》丛书的第47辑,法国巴黎普隆出版社首次出版了《外来者》(Le Horsain)一书,作者是一位出生在法国上诺曼底的科地区并在该地传教40多年的本堂神甫贝尔纳·亚历山大。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有关上诺曼底的科地区农民生活的一部重要的实地考察成果记录。本书作者生动地向读者描绘了他担任了40多年农村神甫的经历,运用了不同于莫泊桑的手法讲述了他亲眼看到的科地区农民们的日常生活、思想情况和高尚品质。这本书既  相似文献   

13.
由陆立德和郑本法合著的《旅游与社会》一书,被列入著名社会学家王康主编的“社会学丛书”中,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旅游与社会》一书,是我国第一本旅游社会学专著旅游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研究旅游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作者在这本书中,从社会变迁与旅游、社会文化与旅游、社会交往与旅游、社会人口与旅游、闲暇时间与旅游等几个侧面,揭示了旅游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并  相似文献   

14.
(一) 中国古代文学遗产丰富多采、灿烂辉煌。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批判地继承。究竟如何“弃去蹄毛,留其精粹”,始终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这方面,《庄子》寓言文学应是我们认真探索的问题之一。 《庄子》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书中的大量的寓言故事,仅《内篇》七篇就有寓言故事近四十则。可以说,一部《庄子》就是一座寓言文学宝库。 《庄子》既然是一部哲学著作,何以包罗了如此数量众多的寓言故事? 我们知道,战国时代在当时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上,文化空前繁荣,涌现出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形成了儒、墨、道等若干学派。诸子著书立说,争鸣辩论,各…  相似文献   

15.
《社会选择和个人的价值》是本世纪最著名的社会科学著作之一。K.阿罗在孔多塞于一百五十多年以前,从为了解法国革命制宪议会的任务而进行的研究中找到了他的逻辑核心,并在与具有O.兰格和A.伯格森的“集体功利职能”的功利主义同时发展起来的规范经济学中找到了他的问题,于1951年发表了他的论文。这篇论文开创了一个研究范畴,即“社会选择”,它引出了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学家的大量文章。这些文章的社会意义引起了一些争论。但这些争论都是片面的,忘记了要点。现在是纠正这种情况的时候了。一、有三个理由说明社会选择问题已经得到圆满解决,但是,这种解决对于解决社会最  相似文献   

16.
本书是波兰研究人员K. 斯连奇卡的专题论著。全书分七个部分。作者在书中批判地分析了早在1923年出版的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所叙述的历史和革命过程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南斯拉夫L.米特罗维奇博士在南斯拉夫《自治》杂志1983年第12期上撰文评述A·杜恩的新著《社会运动社会学》。本文作者介绍说:阿·杜恩不仅是法国、而且也是西欧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属于六十年代中期在学术上成熟并开创了自己流派的一代法国社会学家。《社会运动社会学》一书包括下列章节:序言: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一、论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末 ,美国学者福山提出所谓“历史终结”论。其实柯耶夫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预言了具有精神理念的“普遍历史”的完结 ,而这种有开端和终结的“历史”观念来源于十二世纪的一位灵知人约阿希姆 ,作者通过对“理念”历史来源的追溯 ,对“历史终结”论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 ,两位学兄朱明忠和尚会鹏的大作《印度教 :宗教与社会》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作为同行、同事和友人 ,他们自然要赠书与我。他们赠送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 ,更主要的是让我分享他们的感受 (苦与乐 ) ,分享他们的成果 (苦乐果 )。他们出版的书已经不少 ,我读他们的书也已经不少 ,从中获益当然也就不少。这一次 ,我想把读这本书的体会写出来。印度是神秘的 ,大家都这么说。但印度神秘在哪里 ?最简单最直接的答复是 :印度的神秘主要来自印度教。一旦走进印度 ,要想真正比较深入地了解印度 ,就必须对印度教有一个较全面和较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正> 1 这本书选编的有关毛泽东读书方面的文章比较有份量。篇篇都是严谨的史实分析与可读性并重。关于毛泽东读马列著作,从书中可确知他读第一本马恩著作是在1920年,那年他27岁,读的是《共产党宣言》,从此,他毕生坚持不懈。毛泽东是为革命、为事业而读马列终生不倦的,而且他读马列重在运用,必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读之。那么,为什么他晚年却犯了严重的错误呢?不妨一阅。关于毛泽东读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书中展示了他作为一个革命领袖在宏观上对自然科学表现出的特殊关注,提供了许多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