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固定资产的折旧基金可否用于扩大再生产,在经济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从理论上弄清这个问题,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认为折旧基金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同志,有的认为马克思对折旧基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剩余价值理论》中三次讲到折旧基金是积累基金或可以当作积累基金使用,但是,《剩余价值理论》没有经过马克思或恩格斯的重新加工整理,而是按照手稿的原来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这二个角度对社会主义企业扩大再生产疲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一方面由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处于初始积累阶段,初始积累规律仍然在起作用,工农业产品之间、劳动力的价值与价格之间的不等价交换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实行“两权分离”的改革措施,是造成企业扩大再生产疲软的直接现实原因。承包制决不是改革的最佳选择,为此,作者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措施和办法——股份制。 相似文献
3.
(一)原理的述概。关于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的重要原理之一。先将要点作一简要归纳: (1)要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做为物质先决条件。在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基本前提下,两大部类产品在为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交换中,实物形态上应该得到相互的满足。 (2)一切商品都可在价值上分为三部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价值构成必须按照新的生产要求进行重新组合,但组合后Ⅰ部类需要与Ⅱ部类进行实物交换的商品在价值总量上应该是相等的。并且,产品在价值上互相补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社会,尽管资本这个范畴基本上(不是全部)不存在,但资金这个范畴还存在,在农业的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还要依序经过货币形态、生产形态、商品形态等三个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运用马克思所创立的扩大再生产理论,分别从资金的货币形态、生产形态和商品形态等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农业扩大再生产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研究农业问题,认识与掌握发展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对于指导农业工作,搞好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农业再生产,是研究农业问题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农业再生产过程,是农业物质资料(农产品)、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同时是农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两种经营形式: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和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其中主要是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所以农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就人民公社来说,实际上就是集体经济的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本文不拟全面地研究农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中国农村积压多年的巨大潜力得以迅速发挥,其结果是,在1984年农业生产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成绩。但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粮食产量1984年达到40731万吨后,1985年就锐减2820万吨,下降6.9%,成了新中国历史上减产幅度最大的年份。以后几年一直徘徊不前,直至1989年才勉强超过1984年,达到40745万吨。棉花产量在1984年达625.8万吨后,连年下降,1985、1986两年平均每年减产135.9万吨,平均下降24.8%,至1989年,棉花总产只有375万吨,比上年还少8.7%。油料作物产量1985年达1578.4万吨,1986年就下降了6.6%,减产104.6万吨,1989年又连续下降,仅达1291万吨。糖料、麻类作物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见,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生产仍未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7.
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究竟只有一个:Ⅰ(v+m)>Ⅱc?还是必须有第二个:Ⅱ(c+m)>Ⅰ(v+m/x)或Ⅱ(c+m-m/x)>Ⅰ(v+m/x)?这是我国经济学界正在急诊的问题。主张可以概括为一个条件的有刘国光同志,主张必须包括两个条件的有实学及雍文远等同志。我认为,在某种前提或假定下,实现扩大再生产只需一个条件。但是刘国光同志的论据,正如雍文远同志所指出,则是不正确的;同样,雍文远同志的结论,只有在某些前提或假定下才是正确的,认为在一切场合,实现扩大再生产都必需具备上述两个条件,也有不够全面之处。Ⅰ(v+m)>Ⅱc 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这是没有争论的。但是,Ⅰ(v+ 相似文献
8.
最近,经济学界就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扩大再生产是整个社会的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社会主义的农业扩大再生产,认识它的特点和规律性,一方面,会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安排农业的扩大再生产,从而将促进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组织整个社会的扩大再生产,使得社会主义的生产能够高速度、按比例地向前发展。我国已经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农村人民公社已经走上了更加健全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也有了巨大的发展,这就为农业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有计划地扩大再生产是社会 相似文献
9.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对比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第一次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揭示了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对比关系。但他并没有专门研究两大部类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问题。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写的有关实现论的著作中,根据“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更快的趋势的规律”,第一次作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更快”的论断。斯大林在领导苏联工业化的实践中,提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被当成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规律之一,并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在有机构成较快上升的情况下,生产资料才会优先增长;而在有机构成缓慢上升的情况下,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则会以大体相等的速度增长。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更快”。“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无可比拟地超过以往各个时代的高度发展的技术。”(《列宁全集》第1卷,第72页)技术的进步使两大部类的有机构成提高很快。因此,列宁论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 相似文献
11.
国际收支可持续性是一国宏观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相关文献主要是研究和平时期我国国际收支的失衡问题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如何防范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以及由此引发的基础货币发行量过大,最终造成资产和消费品价格上涨的现象.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处于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演进的过程中,经济困境可能会引发某些周边国家的政治动荡,一旦有了重大的突发事件,在特殊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的可持续性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产生较大的风险.本文对特殊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分析了特殊时期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存在的问题,对特殊条件下国际收支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如何保持特殊条件下国际收支的可持续性,维护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最近就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问题举行了学术讨论。讨论中关于区分农业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标志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区分农业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应该从农业生产最终的结果去判定。也就是说,应该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农业总产值作为区分的标志。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农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量是一致的。农业总产值(或总产量)比 相似文献
13.
关于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问题,学术界已经发表了不少很好的意见。我在过去所写的几篇文章中(包括与另外两位同志合写的),也曾对此提出过自己的一些看法。现在,进一步谈谈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以就教于学界诸前辈及同志。一、关于两部类增长速度对比关系的概念我国学术界关于两部类增长速度对比关系问题的讨论,是从如何看待所谓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问题引起的。但是,学术界对于“优先”一词的理解首先就是很不一致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着重分析的主要是社会总资本的积累或扩大再生产是怎样实现的。因此,他所唯一提到的两部类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仅仅是指两部类积累速度 相似文献
14.
<正> 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级差地租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应该归谁所有?对农产品价格有何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们是否按客观经济规律办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我想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级差地租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农业与大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土地的优劣对农作物的收成影响较大。同样数量的种子、肥料、劳动投放在同样面积、但肥力不同的土地上,会有不同的收获量,优质地高产,劣质地低产。另外,土地位置离市场远近对收益也有影响,位于平原、城郊的土地,比位于山区、僻野的土地会有较高的收入。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在实行集约化经营的情况下,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往往会出现收益递增或递减现象,即产量一般不会与追加投资同倍数增加,而是依次增加或减少,等量的第二个追加投资的收益比第一个投资的收益要多些或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到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我们党提供了不同于过去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使党的建设面临着极为复杂的特殊矛盾。着重解决好这些新的特殊矛盾,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较长的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经济运行会表现出受控价格上涨状态下的扩大再生产这一特征。本文将价格水平变动因素加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式,结合举例探讨了受控价格上涨状态下的扩大再生产模式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风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市场经济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 ,带给农业的风险也是空前的。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转型期 ,市场风险已经成为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章重点考察了农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的特点以及风险的形成机理 ,分析了它们对农业经营的影响 ,提出了控制和分散农业市场风险的理论框架 ,以及农业市场风险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学界对扩大再生产源泉问题认识不一。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根源多半是由于对扩大再生产标志的认识有着分歧。只要弄清了这个问题,扩大再生产的源泉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我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不能只以马克思的某一个论述为依据,而应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联系性上去把握精神实质,进而结合客观实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靠追加新的投资实现扩大再生产受到积累率水平的限制,如何靠“挖潜、革新、改造”实现扩大再生产则成为突出的研究课题,在“挖革改”资金来源中,折旧基金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已拥有40万个工业企业近5000亿元固定资产,若以5%的年折旧率粗略计算,每年提取的折旧基金有200多亿元,相当于目前国家财政总收或总支规模的五分之一还要多。讲究“聚财,用财”之道,讨论从内涵方面实现的扩大再生产,显然需要研究折旧基金问题,特别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折旧基金在扩大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点认为,扩大再生产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指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即依靠增加投资、设备、人员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另一种是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指依靠提高技术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