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是广大民众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物质与精神两栖性的生活文化。它的鲜丽的形式结构承载着人类的善真追求,表现出美的特性。尤其是人生民俗和信仰民俗的超越性功能,更为审美活动提供了同构超越的心理基础。本文从生命活动的理论基点出发,论述了民俗的“内容”与形式结构的关系,指出生命活动不仅是原生态古朴民俗的基质,也是现代变异民俗的审美批判的基质,并展述了民间文艺、民间竞技和文艺民俗审美类型  相似文献   

2.
3.
民俗是广大民众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物质与精神两栖性的生活文化。它的鲜丽的形式结构承载着人类的善真追求,表现出美的特性。尤其是人生民俗和信仰民俗的超越性功能,更为审美活动提供了同构超越的心理基础。民俗“内容”与形式结构的统一表现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生命活动不仅是原生态古朴民俗的基质,也是现代变异民俗的审美批判的基质,文艺民俗的审美价值表现在:浓染地方风采,创造独特氛围,建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5.
爱是一种原体验、一种人性的标志。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原始人类从混沈走向现代的过程以及现代社会民俗和人生民俗所具有的聚合力进行了剖析,指出爱既是民众凝聚力的基质,也是民俗审美(文艺美)的重要基质。  相似文献   

6.
文艺民俗是文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与原生态民俗既有血脉联系又有不同。文艺民俗有三大特质,它们建构着被呈现在各种艺术样式中的民俗的共通性,由此使文艺民俗走向审美之维成为可能,进而使文艺民俗批评走出旧范式。  相似文献   

7.
论文艺民俗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与民俗具有远古孪生、现代同构的特质.文艺对民俗的审美化,使民俗事象所特有的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意蕴和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得以强化与张扬,并使文艺民俗作品显示出独特的社会批判力量.本文从文艺民俗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社会批判性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8.
民俗艺术作为一种根植于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美的形式构成要素,寄寓着下层民众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理念,也是民俗文化、民俗观念、民俗心理的重要载体.和高雅艺术相比,民俗艺术的审美观照在审美发生机制和层次、审美特征、审美表现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理解和把握审美视野下的民俗艺术,挖掘民俗艺术之美,对于民俗艺术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影响的扩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下文艺民俗批评的误区,根据文艺民俗自身的特质,初步提出构建文艺民俗批评的三大维度,即符号维度、生命维度和审美维度,从而使文艺民俗批评走出旧范式。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艺术精神等于生态精神。文艺审美发生于人超越主客二分世界的需要,以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为皈依。常用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比喻、移情等其实都有非常深远的生态根源,而有机整体性、节律性、和谐性等构成了文艺审美特别显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1.
民俗与文艺学之间存在着独特而不可忽视的联系,它为美学提供了一道亮丽的色彩,铸成了文学审美的民族心理。民俗不仅是文学的背景材料,更是文学民族性、人文性、情感性的审美体现,应该说,民俗对民族文学的审美心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体现民族精神、突出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是过去美学研究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21世纪审美文化创造的根本出发点.新世纪审美文化景观建设将从四个方面形成“金字塔”式的立体建构模式:现代生活的艺术化展示;民族艺术的多元化展示;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展示;西方文化的相融性展示。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冀皮影戏,在戏曲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冀皮影戏以民间艺术为文化土壤,充分吸收民间音乐、美术、戏曲、方言、雕塑等民俗文化的精华,形成冀东、冀中和冀南不同的影戏审美特色。冀东浓郁的方言结合独特的“掐嗓唱法”自成一派,冀中的剪纸、武术、杂技等民间技艺融入表演,丰富了影戏的艺术表现,冀南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景观,为影戏提供了多样的素材。此外,各地区的民众信仰是滋养冀影戏的文化土壤,形成酬神赐福、警世劝善等影戏主题,使影戏艺术成为寓教于乐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自然审美与环境审美似乎是一对孪生姐妹,前者偏于建造人类自身内在精神--心灵家园,后者偏于建造人类外在生存家园.人与生态环境是互为创造与权利共存的关系,这成为审美的前提.生态环境具有"天然的和人为的" 两重化,即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自然生态环境.人工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为了自己生存繁衍和发展而创生出的,是人化的自然环境.文章据此而讨论了表征天地人生态合一性的宏观文艺视野,以及表征艺术个体生命体验活动生态关系的微观文艺视野与环境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文艺传播在人类社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审美意识深入人心。只有具备审美品格的产品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文艺传播作为人类的文化产品,同样要求具有审美品格分析这一必要因素。针对文艺传播的审美品格进行研究,在定义文艺传播的基础上,分析和明确文艺传播审美品格的基本内容,引出其对传播学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此促进文艺传播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前文艺审美理想的迷失从根子上说是有些中国作家背叛社会的结果,从美学上说,不但是席勒当年所批判的恶劣倾向的沉渣泛起,而且消解了人对自己的尊严的捍卫和对自由的追求.中国当代文艺审美理想的重建就是要求中国作家进行精神寻根,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文艺.  相似文献   

18.
19.
藏地祝酒诵词表达了藏民族群体的伦理观念、生活观念、生命观念和民族观念,蕴含了极力表现藏民族生命记忆的价值观念.藏族祝酒诵词广泛运用了藏地普遍流行的特有的民俗事象.这些祝酒诵词充分体现了藏民族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0.
艾青初来延安与延安文艺形成"艰难融合",杂文运动中又与延安文艺发生"偏离",但随着毛泽东"三请诸葛"的举动和他对延安生活和时代的进一步认识,促使他对延安文艺进行了新的思考、反省和转向,从而与延安文艺出现了新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