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月回眸     
中央宣讲团开始在各地宣讲十六大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组成中央宣讲团,2002年12月1日起在各地开展宣讲活动,以推动各地全面、准确、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据新华社北京2002年12月1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2002年12月2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2003年的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据新华社北京2002年12月2日电)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在…  相似文献   

2.
半月回眸     
胡锦涛同中央宣讲团成员座谈胡锦涛15日下午会见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他强调,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引导,按照中央的部署,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落实,不断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工作引向深入。(据《人民日报》2002年12月16日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温家宝14日在全国计划会议结束时强调,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和稳定,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据《人民日报》2002年12月16日讯…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地完成了新老交替,为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4.
2003年是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 ,落实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25年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 ,中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的第二步 ,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 ,全面总结了基本经验和教训 ,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昌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3年是落实贯彻实现“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 ,全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2001年11月。中央编制办决定在深圳市进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公共行政体制改革试点。经过一年的酝酿。2002年11月底。也即十六大闭幕不久。深圳市便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讨论会,议题是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深秋北京最热门的新闻,莫过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这个世界人口最多国家执政党21世纪的首次盛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 另一则来自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消息同样引人注  相似文献   

7.
新春寄语     
刚刚过去的2002年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平凡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江泽民同志做的报告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科学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之上 ,深刻阐明了新世纪中我国继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之下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在世界经济不十分景气的大背景下 ,我国国民经济仍保持了8 %以上的增长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得以改善。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 ,全国人民将紧…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2,(42):21-31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将全党的学习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上。十六大以来,在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已连续10年进行了77次集体学习,平均每隔40天左右,中央高层就要会聚一堂,听讲不同主题的课程,既有“聆教”姿态,亦含“切磋”之意。学习课程涵盖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国际问题、军事、党建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从2002年12月26日至2012年5月底,共举办了77次集体学习,147位专家学者走进中南海。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主体自觉,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为全党树立了一个榜样。能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这是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历史时期适应新时代变化、新时期执政任务的治国共识。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围绕社会管理创新,中央先后召开多次全国性会议,包括中央社会管理综治委第二次全会,全国信访工作会议,全国社会管理综治工作会议以及全国稳定工作会议等等。在这几次会议上,周永康反复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解决社会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协调机制、推进机制、评估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决策》2012,(1)
2011年11月底至12月初,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先后在宜昌、德阳、南通和北京召开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四大片会,总结和交流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一年以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0,(21):24-25
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中央就民族地区的发展专门召开座谈会,最早是1980年的首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此后,1984年、1994年、2001年和2009年分别召开了多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但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在历史上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任务,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按照中央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创建“学习型社会”活动中,应当积极地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对中国共产党治理社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纵观这一历史过程,经历了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从社会治理到社会治理创新的转变,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项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又一个新飞跃,实现了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理清这一转变的发展轨迹和脉络,对于加强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单独作为一个篇章来进行专题论述,这与以往的党代会报告明显不同,把社会建设提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十六大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探索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是对执政理念的进一步丰富、拓展和延伸,也是党代会报告首次专门单列篇章来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这为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以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逐渐成为中央和各级地方建设节约型、服务型政府关注的重点。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减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十六大以来中央着力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2006年进入“破冰期”。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9月13日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专门对文化发展作出中长期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六大重点。这一切昭示了中央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教育部21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地区都在积极应对和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本文从社会救助角度提出了一些促进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12月7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公安部、民政部等中央部门做了重要发言,北京市东城区等10个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地区介绍了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1,(41):24-25
2011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后,各地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贯穿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全过程.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特别是随着9月底全国社会管理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社会管理创新进入了一个落实阶段。实施科学的项目化管理,有利于各部门明晰责任,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因此各地立足于本地实际将社会管理创新落实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上,  相似文献   

20.
社会管理创新是十六大以来受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且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共鸣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在社会发展期间,"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重要转型期严峻形势,才能处理好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社会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需要将其提升至更重要的位置。从2011年以来,在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指导下,全国各地根据其特色、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也在不断夯实着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从而使得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蓬勃发展。本文以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为例,介绍同仁县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施、成效,并对其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化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