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安的两部电影即《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探讨了创伤的再现形式与伦理追求。导演通过记忆重构的方式唤醒创伤的可视性,在其充满实验色彩的影像手法上,展现出独特的伦理视角:《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以虚实交错的叙事结构与奇幻的想象,再现了一个少年黑暗的“成人创伤”(也即结构性创伤);《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3D 4K 120帧/秒的技术实验再现了由媒介、战争和民众构成的代理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在当代社会中的运行机制。这两部影片实现了从结构性创伤到集体性代理创伤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第85届奥斯卡大获成功,让中西方电影人和评论家再次看到了东方文化的根源,然而这种根源。是以抽象性的继承方式表现出来的。从《卧虎藏龙》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在当今中国消费社会和商业背景下,以东方文化中的侠、东方梦和写意形式的立意点,重新诠释了电影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电影《一九四二》并不是一部纯粹的商业大片,对于导演冯小刚而言,它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一九四二》的成功拍摄和上映是冯小刚电影生涯的又一次转型,同时,也是中国灾难类型影片的再次出发.影片中所展现的死地上族群的生死观念是该片亮点之一,它史诗般地呈现出在饥饿围困下的生命对于生存和死亡的看法,体现了强烈的扭曲和断裂,别具凄美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籍作家杨·马特尔的英语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自问世以来好评如潮,获奖无数。小说所宣扬的信仰与求生主题鲜明生动,而主人公派最终能够战胜自然界的恐怖并成功地幸存下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独特的宗教观。本文试图从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这一角度,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对主题思想的深度解析:主人公派神秘而独特的宗教观,充满奇思妙想的梦幻般的场景,荒诞离奇的寓言式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著名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白骨》分别以人类和非洲象的视角,共同表达了现代物质文明下人类生存的孤独和异化这一主题。文章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入手,讨论了现代人病态的生存现状。和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不同思考和类似的拯救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批评角度重新审视三部典型的西方漂流小说,可以看到: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存在明显的反生态书写,图尼埃的《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重在构筑人与大自然的主体间性,马特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则展示自然生命的平衡和救赎。这三部小说在处理生态书写与宗教文化、人性探索、复调性的生态叙事等方面,对后来的生态文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后天》和《2012》两部电影是美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代表作,作为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灾难电影,两部影片作为可解读的文本,其中蕴含的大量具有原型的意象也寄托了文本营造者的时代情感。本文通过运用诺思洛普·弗莱的神话一原型批评理论重释影片中出现的意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学者对《少年Pi的奇幻漂流》研究多集中在小说的叙述方式和主题探究上,忽视了作者马特尔赋予小说的深刻哲学内涵。文章参照犹太裔哲学及马丁·布伯的哲学观,从哲学角度进行解读,并探索文中他者与主体间的互动,探究从中折射出的作者的别样的生命"互动观"。  相似文献   

9.
杨·马特尔的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李安对该小说的电影改编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小说围绕“存活”的话题展开,揭示了作为存活之道的理性与信仰的统一和平衡。李安的电影更关注跨文化的宗教体验,淡化对理性力量的描写的同时,加大了对宗教氛围的渲染以及对宗教信仰的思考,表现了不同宗教的融合以及它们所具有的救赎作用。马特尔的文学创作受到加拿大文学的“存活”主题的影响,李安的电影离不开他具有的东西文化的背景。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频繁使用死亡元素进行文本架构,表达对于死亡议题的思考与探索。根据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假说及宗教伦理死亡观的理论,分析文本中的死亡主题,可以得出结论:死亡是建构自身存在价值、构建生命内在动力、追求生存本质意义的重要前提和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1.
以《小城之春》、《廊桥遗梦》为范本,对两部影片的叙事风格、影片“镜”语的象征意义、人物造型及其性格特征进行了阐述,着重探讨其中各自成趣的审美追求,力图从中西文化维度出发来解释主人公相似经历背后尚存差异的文化与思想背景,即均“发乎情”,然《小城之春》片“止乎于礼”,而《廊桥遗梦》片“止乎于理”;但影片本身蕴育的哲理精神与审美内涵分别将两部影片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2.
《悲情城市》和《海角七号》两部影片叙事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是以自我意识为主体的艺术片,后者为清新影像风格的商业片。二者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均引发观影热潮。文章从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叙事人物的建构等方面,对两部影片进行文本叙事分析,剖析了两个时期台湾电影的内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分别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结构形式和艺术风格等诸方面,对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和《细红线》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对比分析,从而系统地阐明了这两部影片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群像扫描     
《华人时刊》2012,(12):30-31
李安获法国颁文化骑士勋章11月27日,华裔著名导演李安接受法国文化部长菲里佩提颁授的文化艺术骑士勋章,她大力推崇李安的电影感动全世界,是一股清流。菲里佩提盛赞李安的电影游走在各种文化之间,在商业和艺术间取得平衡,透过电影,不同族群的人能打破藩篱对话。法国"大鼻子影帝"杰哈德巴狄厄甚至甘愿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担任配角。  相似文献   

15.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通过对三大宗教以及《奥德修纪》、《白鲸》、《老人与海》等前文本的借鉴与挪用构成其与哲学、宗教、神学或显性或隐性的互文关系。互文性突破了历时性空间的阻隔,通过对"前理解信息库"的改造实现了前文本与现文本的对话与融合,在"文本间性"的基础上促进了生态神学伦理机制的生成,为丰富现代生态学理论作出了努力。此外,互文性叙事也拉近了读者对不同时期文本阅读和理解的距离,进而构成一个混杂着前文本和现文本的新型审美关系,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筑构和衍生出文本新的审美空间和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6.
《霸王别姬》和《梅兰芳》两部影片有着重叠的时代背景,相似的京剧题材、相同的京剧大师、一样的爱恨纠葛情景,而相同的时代,相同的身份,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在叙事表现上,《霸王别姬》是将时代融入人物命运里,《梅兰芳》则是将人物融入时代中;在叙事风格上,《霸王别姬》采用的是虚拟的叙事手法,而《梅兰芳》则采用的是写实风格;在角色设计和人物关系设置上,两部影片都具有一种趋同中变进的特点。同为京剧体裁影片,《梅兰芳》让我们看到了陈凯歌的回归,也让观众重温了国粹的魅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陈凯歌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虚构一个奇幻的世界,游历其间,并借主人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来讽刺现实,这类小说中外不乏其例,而《镜花缘》、《格列佛游记》则称得上是上乘之作。老舍不仅读过这两部小说,而且从中归纳出了这类小说的写法,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一部中国的《格列佛游记》——《猫城记》。 1726年,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发表《格列佛游记》,1818年,我国的李汝真刊行《镜花缘》。虽然《镜花  相似文献   

18.
《建国大业》与《建党伟业》是两部影响巨大的献礼影片,两部影片在历史事件选择与表达方面别具手眼,具有突破性。这种突破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指向了“民族认同”这一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莫言编剧的两部影片《红高梁》与《太阳有耳》的互本文比较分析,揭示出两部影片分别在两个时代切合各自时代命脉赢得观众的成功的叙事策略;从《太阳有耳》对《红高梁》的继承与发展中看到当代中国电影在探索精神之后的类型意识的觉醒,并认为这是一条繁荣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表现青年人的悲剧,表现青春迷惘的母题方面都颇为相似,但两部作品又各具特色。从主题上来说,《沉沦》更偏重于性的“革命”,而《少年维特的烦恼》更偏重于“爱情”;在内容上,《沉沦》更多地发扬了抒情传统,而《少年维特的烦恼》更多“史诗”的成分;从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沉沦》更为现代,而《少年维特的烦恼》较为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