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保障正常的交通秩序,唐朝政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交通法规,如禁止车马在城内及人口众多的闹市区高速行驶;商旅出行须凭借官府颁发的有效证件;陆路交通实行"右侧通行"、水上通行实行上行回避下行的交通规则;为了保障道路通畅,唐代法典<水部式>中对渡津、桥梁的管理维护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新发现的吐鲁番出土文书73TAM509号<康失芬行车伤人案>残卷中,还记载了唐代对于交通肇事罪适用保辜制度的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2.
在“诸法并存,民刑有分”中国古代法律中,亲属法突出反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征。中国亲属法文化滥觞于古代的习惯和礼,进而在长期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备了法的形式;中国古代亲属法文化的特点最能反映中国古代法律的文化根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对我国当前的亲属立法具有深刻的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3.
"罪"是佛教的重要观念,也是中国古代刑法史的主题之一。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颇有差异,佛教之"罪"与中国古代法律也有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伦理价值、功能取向以及惩罚方式等方面,这些差异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律对佛教之"罪"吸收和排斥的基础。中国古代法律对佛教之"罪"的吸收区分普世性与特殊性,并分别对应普遍民众与佛教徒,权力配置、根本性伦理规范则构成这种吸收的限度。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法律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具有很强的模式选择性和包容的有限性,中华法系的一个动态特征可概括为"礼法一体的总体趋势,异域文明的有限包容"。  相似文献   

4.
古代戏曲是中国古代社会与普通民众最贴近的一种艺术形式。自元代成熟以来。古代戏曲爆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具有强大的娱乐功能,丰富了普通民众的精神生活;担负起了对普通民众传播知识、普及文化的作用;对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对精神人格的塑造、对道德情操的修炼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优秀的古代戏曲作品所表现出的民主性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戏曲在古代社会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5.
佛教作为异族宗教在中国的流传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在中国古代戏曲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佛教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国古代戏曲产生于民间,而佛教要想立足和发展,必须面向世俗、面向民众。于是,佛教以戏剧作为载体,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进行传播,不仅把佛教带进了民众的家庭;另一方面,佛教与戏剧的结合,无形中也促进了戏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方原 《南都学坛》2008,28(3):19-20
从对已出土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研究可知,西汉时期公法与陋俗之争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法律严禁民众的陋俗、制定法律要求官吏打击陋俗两个方面。西汉时期公法与陋俗之争具有使用的法律形式齐全、斗争内容全面、斗争不彻底等特点。西汉时期公法与陋俗之争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加强地方管理起着积极作用,但它并未根除陋俗这种破坏性行为。  相似文献   

7.
瑞典非正规成人教育形式灵活、内容丰富、以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为基本价值取向、与正规教育体系有良好的衔接渠道;政府为其提供了系统的法律保障,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策略;瑞典非正规成人教育主要通过学习圈和民众中学两种形式完成,它们分别通过不同的组织方式,满足了民众终身学习的需求。这些因素共同促使非正规成人教育在瑞典深入人心,民众参与率和积极性都很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会审制度及其现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审判制度是法治文明的镜子 ,中国古代的会审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当时的朝代 ,会审制度也算得上是良法美制了。而今 ,中国古代的一些法律制度得到了两种不科学、不公正的待遇 ,一是把它渲染成美不胜收 ,陶醉于中华民族数千年之“国粹”的美妙旋律中 ;一种是把它批驳得一无是处 ,视之为中华民族的毒疮 ,欲除之而后快。这些 ,都是不可取的。“知今须鉴古 ,无古不成今” ,我们研究古代的法律制度 ,正是为了鉴古明今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古代的良法美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实施的效果依赖于人民对法律的信仰程度。法律信仰面临的问题有三:如何界定非宗教意义的信仰;如何让民众真诚地拥护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如何在实践中实现法律信仰。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康德法哲学中的"二律背反"入手,即如何处理法律的强制性和自由性之间的关系,这对"二律背反"的澄清需要的是实践理性下的民主立法概念。理论上,民主立法通过保证人们自由意志的立法,使其发自内心地服从和支持法律,信仰国法便是信仰自己所立之法。实践上,通向信仰法律之路的途径是从民主的主体、客体和程序三方面提升民主立法的程度,而非仅仅注重民主立法形式。民主立法下的法律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民众的支持与信仰,社会才能在信仰法治和敬重法律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具有以下特点:水权有一定的法律体系作保障,而且非正式的法律体系充分发展,构成水权法律体系的主体;法律严禁水权买卖,尤其是严禁不经登记的私相买卖,但水权买卖的行为在事实上又长期存在;保证灌溉用水优先,而且详细规定用水顺序和分水原则、分水办法;享受水使用权和承担水民事责任相一致;对水利管理人员严加约束,违规者受罚。这些特点对今天的水权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但是,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上却有些问题不容回避,包括立法、执法保护、司法救济等。因此,应加快与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健全执法保障和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服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禁”即服饰禁令,是中国古代国家权力机制对社会成员衣着服饰进行强制干预的各种限制规定。其内容既包括对社会民众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乃至衣长袖宽的尺寸规格限制,同时也包括取缔某些社会服装,强迫社会成员改易他服,彻底废除原有服饰习俗的强权措施。历代服饰禁令的颁布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社会民众衣着服饰的自主选择权利,扼杀了古代社会成员穿衣着装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活力生机,从而使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历史变迁,被打上了十分强烈的专制政治印记。  相似文献   

13.
为规制结婚行为,我国婚姻法设置了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通婚、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结婚等禁止性条件。这些规定有的符合婚姻法的契约精神,有的则违背了这种精神,甚至存在着不符合婚姻功能变迁、混淆结婚权和生育权、脱离人们的"道德共识"等问题,因此需要"解禁"。  相似文献   

14.
“其他不适当”作为一个不确定法律概念,给各级人大的规范性文件备审工作造成了巨大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法理的角度厘清“不适当”的合理外延,即在法律、法规明确的“不适当”的外延基础上,将其他不适当细化为与宪法相抵触、与上位规章相抵触、与“软法”相抵触、与行政法基本原则相抵触、规范性文件自身规定不科学等几项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循环经济立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国外循环经济法的立法经验,对比德日两国与美国的循环经济立法,来透视我国相关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建立健全与配套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构建了中国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对相关法律如宪法、环境法的某些规定提出修改建议,以促进我国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从"权利"到"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之间存在结构上的巨大变迁,表现为从"主体--客体"结构到"主体--权利--客体"结构的变化.权利概念虽然在构建德国民法体系时起到了核心作用,但德国民法典采纳的权利主导模式面临着一些困境.在法律考虑的社会因素日益增多的情形下,一味地以权利归属的界定来调整社会关系带有严重的局限性.归根到底,法典化是一种法律控制技术,其目的是正确地引导人的行为,以符合一定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与其母校对簿公堂的事情层出不穷,这些诉讼大多是由于高校在处分违纪学生时存在法律上的缺失,以及与大学生们的相关法律权利相冲突引起的。文章提出从大学生权益保护和依法治校两方面来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主张要理顺高校与大学生们之间的各自权利义务关系;另一方面强调依法治校,对高校的管理方法与规范合法性提出了异议,并探讨高校管理活动的法律重构问题,提出了在高校管理理念中必须注入法治精神和维权意识,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师生共建合谐校园。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性质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法规"的基本性质属于社会法和软法。但是由于我国宪法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特殊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对党务的调整必然影响和涉及国务。从而,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规又同时具有一定的国家法和硬法的因素。中国共产党依法领导国家,依法执政。依法领导和依法执政既要依国家法律,又要依党内法规。但党内法规应服从国家法律,国家法律优位于党内法规。党内法规一般调整党的组织、活动与党员的权利、义务,在某些公共治理和社会管理领域,党内法规也调整国家公权力和社会公权力关系。因此,党内法规也应纳入国家统一的违宪、违法审查机制,以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其自然的原因 ,人为的因素更是不可忽视 ,其中法律制度特别是民事法律制度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传统民法在理念、原则和权利制度方面对保护环境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反思传统民法 ,扬弃其理念、原则和某些制度并予以创新 ,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社会保险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地位与体系、立法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保险法具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 ,是从属于社会保障法的一个法律部门。社会保险法的体系由养老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医疗保险法、生育保险法所构成。社会保险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普遍性原则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原则 ;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强制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