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觉能动性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独具特色的贡献之一。它既否定旧唯物主义的消极受动论,又否定唯心主义的精神万能论,把人的能动作用置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简要地提出过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但没有详细地论证和发挥。鉴于旧唯物主义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他遗憾地说:“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  相似文献   

2.
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从其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观点出发,认为存在符合于思维就是真理,他说:“理念即是真理;因为真理即客观性对于总念之符合。”“那种与概念不相应的实在,是单纯的现象,是主观的、偶然的、随意的东西,它不是真理。”黑格尔真理观的唯心主义性质是十分露骨的,但剔除其杂质,其中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当他以唯心主义的形式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时,提出了不少合理的猜测,如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必然环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等,对哲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宁曾予以高度的评价,他说:“在黑格尔那里,在分析认识过程中,实践是一个环节,并且也就是向客观的(在黑格尔看来是‘绝对的’)真理的过渡。因此,当马克思把实践的标准列入认识论时,他的观点是直接和黑格尔接近的:见《费尔巴哈论纲》。”可以这样理解,列宁认为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其理论来源之一就是黑格尔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必然环节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作为哲学家的毛泽东的著作中,始终如一地贯穿着他的哲学思想和时代的哲学精神,《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也不例外。可以说,《讲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文艺表现。 1.《讲话》体现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了解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毛泽东选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第1卷第282页)。因此,形而上学反映论不懂得社会实践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不懂得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从而不懂得反映过程就是能动的过程。毛泽东把自己的主要认识论著作题为《实践论》,  相似文献   

4.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的能动观,建立在批判马克思的基础之上。他认为,马克思的理论缺乏对"能动性"的充分关照,故而在重构理论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个人的"能动性"。而事实上,尽管马克思使用的"能动"话语不多,但其思想本身包含着深刻的能动思想,只是马克思与吉登斯阐发的立足点和参照系有所不同。两者能动观的比较,理论上有助于推动马克思"能动观"的当代发展,也更加凸显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彻底性,实践中则应对能动性加以自觉调控和善加利用,有效发挥能动性对现实社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自觉能动性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所有的哲学都没有解决好。旧唯物主义者,认识不到主观意识是由人们的实践所产生的,他们把实践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中排除出去,把自然界只看作直观的对象,而不把它看作是实践活动的对象,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不了解认识的辩证运动,结果从根本上取消了人的自觉能动性。与此相反,唯心主义者却错误地夸大了主观因素的能动作用,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认为物质世界只不过是一种精神实体,或者是人的感觉表象和意识而已。完全脱离了现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的实践观是他的认识论的核心。他把实践纳入认识论体系,并贯穿认识的全过程;强调人的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是其认识论的突出特点。这就提出问题: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到认识论中来”,认为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不是改变世界”的观点就值得重新思考了。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统认识论忽视了主客体交融的生活认识对于理论认识的基础作用,因而不可能合理地解决其所提出的知识的客观有效性问题。虽然现代认识论各流派是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理论资源的,但它们只是分别从人的生存活动的某一侧面、某一环节、某种关系出发来试图表达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和人对生活的现实感受的。回归马克思实践认识论理路,就是不仅要把人类认识区分为生活认识和理论认识,而且还能辩证地把握二者的关系。这样我们就不仅可以摆脱传统认识论的困境,而且还可以实现对现代西方认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正>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初步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观,并将其引入认识的主客体理论,开始了这一理论的革命变革。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在欧洲哲学史上,人们对主客体及其关系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黑格尔把历史描绘为绝对精神自我发展、自我认识的主客体同一的辩证发展过程。他强调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以及主体的能动性,这是他对认识论的贡献。但是,他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唯心主义解决,使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辩证运动,在他那里成了脱离人和自然界这一真实基础的纯精神的神秘运动。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主客体理论的唯心主义实质,认为真实存在的主体和客体是感性的人和自然界。但是,他却丢掉了黑格尔的主客体辩证关系的合理内核,认识的主客体的统一在他那里成了直观的感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一个经常、反复被提出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其所以如此,一方面,它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激烈斗争的焦点之一;另一方面,还因为意识的能动作用,说到底,是一个主观精神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作用和关系问题,它和人的实践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要人做的,人们总是依据一定的思想、理论、方案去做,结果好坏、成绩大小又有明显差异,这都与意识的能动作用直接有关.因此,关于意识能动性的学说,很有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正> 马克思在1848年春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全文十一条,而直接提到“实践”概念的就有十三处之多。加上“感性的活动”、“客观的活动”、“改变世界”等等,就更多了。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把实践观点运用于社会历史,批判了历史领域中的唯心主义,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奠定了一块坚实的理论基石。“实践”概念是《提纲》的核心概念,实践理论是马克思《提纲》的中心内容。那么,《提纲》中“实践”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理解《提纲》本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论》是一部政治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这部著作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就是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辩证法方面,毛泽东非常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世情、国情和阶级关系。在认识论方面,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列宁加以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个新的科学概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认识能动的观点和变革的观点突出出来了。在唯物史观方面,毛泽东在密切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深刻地论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国体和政体等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2.
<正> 康德对于有关实在的知识的说明和他对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形成了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历史上的转折点,“今天只有少数哲学观点不是以探讨康德观点的方式为特征的”。康德对现代哲学的影响如此之大,是因为在他的先验哲学中有合理的思想内核,这就是他对主体能动性问题的揭示。我们认为,研究康德的先验论,特别是分析他在主体能动性向题上的贡献和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理解主体能动性问题的科学途径,对于发展科学认识论当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新的世界观第一,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的缺点,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此后,又把辩证法运用于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并在这个应用的过程中具体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各对范畴.第二,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人的本质,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它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和消极直观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主体要获得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必须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的.而客观的内容所以能在主体头脑中得到反映,特别是正确的反映,则全赖于实践。就理论得以产生的意义来说,实践是基础,离开实践的理论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表现在: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理论的标准,是理论发展的目的。理论的价值,归根到底,要在实践中实现。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基本的观…  相似文献   

15.
皮亚杰及其学派所创立的发生认识论,突出综合研究的特点,批评了消极反映论,肯定了主体能动作用,把活动看成认识的起源,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根据,为现代认识论作出了贡献。但是,发生认识论也存在不少错误,其中有许多是原则性的,如忽视认识中客体地位与作用的唯心主义倾向,理解活动时的机能主义观点,关于认知结构方面的康德主义影响等。对于这些,都必须认真分析、研究。近年来,有意无意地夸大发生认识论的贡献,忽视其不足的现象相当突出。对此,本文谈些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的革命.唯心主义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主观自生的、看成是上帝赐与的.旧唯物主义则认为,人的认识是存在的反映,但它却把这种反映看成是照相、照镜子一样,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不能正确地  相似文献   

17.
《1844年哲学手稿》是闪耀着实践观光辉的马克思哲学的奠基文献,这一点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我认为,实践观是充满现代化精神与活力的马克思哲学的实质,不能脱离人的能动实践凭空构想不着边际的自然观,自然观和认识论都要以实践论为基础。因此,合理解释众说纷纭的《1844年哲学手稿》中的实践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对实践观做出深化发展的学者应首推“发生认识论”创始人、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说:“马克思曾经充分地强调行动(或实践)的作用,他曾十分正确地把知觉本身当做感觉器官的一种‘活动’”。皮亚杰这里所指的就是马克思批判费包巴哈只懂得“感性的对象”而不懂得“感性的活动”的那段话。他还进一步把实践活动阐述为一个双重性建构的过程,即“外化”和“内化”:“循着由外部和内部的两个互补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  相似文献   

18.
唯心主义的产生和存在,不仅有其社会根源,而且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认真分析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有助于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水平,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本文试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客观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作一些分析。哲学史上唯心主义的最基本的观点,即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哲学家为什么会得出如此荒唐的结论呢?列宁对这一问题曾做过分析,他说:“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实践论》著于一九三七年。这是一本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哲学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这一认识论,以后,随着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将实践纳入认识论,从根本上不仅和唯心主义认识论而且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从而使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20.
认知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 ,罗纳根自称“批判实在论者” ,他反对素朴实在论把客观性归结为似视觉性的观点 ,也反对唯心主义通过区分现象和实在从而取消客观性的主张 ,还反对以人的生存与交往的交互性代替客观性的做法。他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各种互不相似却功能关联的感性、理智和理性活动所构成的“能动结构” ,该结构由意向性主宰 ,人的认识就是以其整个“能动结构”去意指存在 ,不断超越从而达到客观性的。并且 ,人的认识的能动结构还存在于人的生存这一更大的能动结构之中。这种理论一反西方主流认识论将认识的客观性归结为人的认识的某一要素的传统 ,把认识的客观性置于认识的结构整体之上 ,为克服当今盛行的相对主义、重建认识的客观性提供了一条宝贵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