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确评价司马光对农民起义的态度,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司马光及其史学思想。司马光对历代和当时的农民及农民起义,有许多重要的言行,这些言行反映了他对农民起义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就政治思想而言,他了解、关心农民的疾苦,主张轻徭薄赋、赈恤饥民和兴教化即加强教育对待农民,并以此铲除滋生农民起义的土壤,而不主张以武力进行血腥的镇压。就学术观点而言,他对农民起义能公正、客观地加以记叙并对农民起义抱有一定的同情态度。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有的同志撰文认为,王船山在青年时代对农民起义持对立的态度,但到后来,他这种态度却有所改变。这种论点,我不敢苟同。我觉得,王船山从青年时代到晚年,对农民起义的看法和态度并无改变,本文就此进行粗浅的探索。王船山生活的前期,爆发了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对于广大农民反剥削反压迫反奴役的革命斗争,王船山不是同情、支持,而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加 相似文献
3.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5)
钟厝是福建惠安县山腰乡的一个村子,地处平原濒海地带,经济亦农亦盐。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嘉靖年间,钟厝钟姓的祖先钟进响从山区搬迁至此,经过几百年的生息繁衍,现今人口已达千余人。整个钟厝,除有几户“连”姓汉人外,皆是钟姓畲民。钟厝畲民的宗教信仰与附近的汉人大致无异,信奉佛、道二教,许多家庭供有观音,敬有灶王爷,对关公、太师爷、妈祖等神也十分崇拜。然而,村内最重要的神祗是社公。据传在明嘉靖末期钟厝畲族始建供奉社 相似文献
4.
<正> 在我国,关于群众运动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很大的混乱,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造成这种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马克思对待巴黎公社的科学态度遭到了严重的曲解。马克思对待巴黎公社武装起义的态度,的确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群众运动的光辉榜样,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到底应该如何认识马克思的这一光辉榜样?到底应该从中学习什么策略和经验?这却是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5.
在《聊斋志异》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其中蕴藏了蒲松龄的众多心态,而这些心态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本文从研究《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形象入手,对蒲松龄的科举观、爱情观、官吏观以及宗教观进行剖析,分析其中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不一样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其变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他对待费尔巴哈态度的转变,从他认同费尔巴哈到批判费尔巴哈,可以说,费尔巴哈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风标,其前后变化体现在:从推崇异化到客观看待异化;从人本主义关怀无产阶级到客观分析历史发展;从关注人的本质到关注物质生产;从异化史观到唯物史观。透析这些思想变化可以使我们对"卡尔.马克思问题"有更好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人们论及李白对玄宗后期黑暗政治的批评时,常把对李林甫、杨国忠等权奸的批判混同言之。如萧士赟论《远别离》云: 此诗大意谓无借人国柄,借人国柄则失其权,失其权则虽圣哲不能保其社稷、 妻子,其祸有必至之势。诗之作,其在天宝之末乎?……国权卒归于林甫、国忠, 兵权卒归于禄山、舒翰。太白熟观时事,欲言则惧祸及已,不得已而形之诗,聊以致其 爱君忧国之志。 萧氏关于全诗主旨是“无借人国柄”的理解,确属有见。但笼统地说“国权卒归于林甫、国忠”云云,则尚嫌缺少分析;说诗作于天宝之末,也还不够准确。综观太白诗文,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新疆大学在校本科生专业态度的调查 ,归纳出大学生对专业所持态度的现状 ,并分析其成因 ,进而提出了创新高等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法言》一书当完成于汉平帝时期王莽取得“宰衡”称号不久,《孝至》后半篇中赞美王莽的文字,既不是扬雄为了谋得某种好处而有意媚莽,也不是为避祸而写的逊避之词,而是反映扬雄在当时真心拥护王莽采取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11.
《聊斋志异》中的“书生”故事,很明显地体现出作者的创作补偿心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借艺术幻境补偿在现实中失落的人生目标和尘世欲求;二是通过否定科考、称道“出世”来寻求平衡、消解苦闷;三是借幻想中的美人对书生的相知相悦,寻求慰藉,肯定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面对近代佛教的衰微,佛教界人士以复兴为己任,在上个世纪初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革新运动。在这次佛教复兴运动的过程中,佛教与基督教再次在中国相遇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碰撞。本文试图从阐述佛教界对基督教的态度入手,着力分析此次佛耶对话的缘起、对于双方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这将对21世纪两大宗教之间的对话,对于当代文明间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吴淞路案和建平教案看沈葆桢的涉外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庆元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3)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清政府面临列强同时用武力与外交手段蚕食我边疆领土、勒索我经济利权的局势。1875年两江总督沈葆桢上任不久,便不得不连续处理涉外的吴淞路案和建平教案。由于吴淞案又与马嘉理案交相纠缠,使之处理这些涉外案更为复杂和艰巨。然而,沈葆桢却以坚韧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较好地处理了这些案件。在处理过程中,他既不盲目排外,也不迁就要协,有别于一般的清朝大吏,值得借鉴。一、坚持“权自我操”的原则1868年,美国从日本取得了筑修东京至横滨铁路的让与权,1872年铁路建成通车。成功事例刺激了美国政府。美驻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女从古以来就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儒家经典《仪礼》制定出所谓“三从”之说,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又制定“四德”之说,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到了宋代,程朱派理学家们又特别强调女子守贞之说,程伊川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论调。从此社会上逐渐流行旌表贞妇、奖励女子夫 相似文献
15.
雅尔塔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英、美、苏三国巨头背着主要当事国,重新划分战后世界格局的一个秘密协议,其条款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作为当时中国国家元首、盟军中国战区司令的蒋介石,虽然对于苏联提出的条件愤恨不已,对美国和英国只顾自己不惜牺牲盟国利益的行径亦极为不满,但他既无实力拒绝,更需要得到这些大国的援助,而此刻他更关心的则是东北和新疆的主权以及苏联对中共的态度,既然苏联同意并尊重中国东北与新疆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同时也承认国民政府为中国的中央政府,权衡利弊,蒋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些条件.1945年年初蒋在日记中写下的"忍气吞声,负重致远",十分贴切地概括了他在面临对外政策抉择时的矛盾心情. 相似文献
16.
对叶赛宁之死的关注是鲁迅思考文学与革命关系的一个焦点,鲁迅从叶赛宁之死中看到了诗人与革命之间难以挣脱的悲剧性宿命。通过苏联革命这面镜子来思考中国革命的问题并探寻中国新文艺的出路,是鲁迅晚年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胡适与传统,是绵延了近一个世纪的话题.本文采取从文献史料切入的视角,以大量翔实可信的史实,较完整地展示了胡适对旧诗传统既扬弃又执着和有所选择地继承传统的一面.对于胡适倡导新诗是否造成诗文传统断裂等问题,也以历史批评的方法进行了再诠释. 相似文献
18.
巴黎和会期间,《申报》不仅对山东问题由来作了详细的介绍,而且细致报道并分析了政府人士、和谈代表及政界名流对解决山东问题的主张,从而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内部对解决山东问题的不一致性和对外表现的不定性,对我们研究那段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在近代中国,教案繁多,史学界也不乏研究,但注意力大都集中于义和团运动之前这一阶段,而对民国以后的教案却研究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剖析1922年的河南教案,求得对民国后教案的变迁和特点的一斑之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