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在改革的重点已经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很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全民所有制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首要的和基本的环节,是关键之着,而确实加强各种形式的经营管理责任制又是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管理体制的主要措施。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关系的钥匙,它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克服平均主义的弊端,更好地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把企业搞活。它对于加快改革步伐,把生产搞上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我认为,在这两个关系中,解决好国家和企  相似文献   

3.
1988至1989年冬春之际,理论界出现了一股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否定全民所有制的思潮,提出中国改革的唯一出路和希望,就是实行经济私有化,认为“把全民所有制当成社会主义旗帜来坚持是犯了历史错误”;主张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应尽量分解为个人所有,实现“国有财产个人化”。这种经济私有化观点,政治上是行不通的,经济理论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它只能使我国的改革和建设陷入混乱,走入歧途。我认为,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正> 自从全民所有制企业有了税后留利即自留资金以来,不少同志主张这部分资金中的生产发展基金的所有权归于企业。我认为这种主张不利于改革的健康发展,尤其在当前深化企业改革、承包经营制正广泛推开的形势下,它的消极作用的一面比较明显。本文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一) 企业留利中的生产发展基金应该归国家所有主张税后留利中的生产发展基金部分归企业所有的同志,所提到的理由主要有两条。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和法学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曾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和国营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这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十分有益的。在探讨中有人认为,“在全民所有制内部,企业也是一个层次的所有者。”①另有人认为,“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有经营管理自主权后,还必须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对生产资料有一定的所有权。”“企业所有权的存在是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属性的反映。”②还有人认为,国家和企业都具有对财产的权利,“这种双重财产权就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企业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③我认为这些看法虽有一定的见解,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否定了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完整性,否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是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唯一主体这一根本原则,因而不能充分揭示国家所有权的本质特征,必然会影响妥善解决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问题,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有些人提出的重建所谓个人所有制的主张,就如何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关系,以及用所谓个人所有制取代全民所有制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些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不容否定,认为社会主义是“空想”的观点没有根据;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取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客观要求,把全民所有制说成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是根本错误的;用重建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取代全民所有制经济,其结果必然要导向资本主义,开历史倒车;40年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对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能不能实行自负盈亏的问题,大家的意见还很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国营企业自负盈亏,就等于否定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蒋学模:《国营企业岂能“自负盈亏”?》,见1979年7月17日《财贸战线》)“自负盈亏和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是不相容的。” (吴凯泰:《全民所有制企业不能实行自负盈亏》,见《经济管理》1979年第9期)我的认识恰恰相反,自负盈亏不仅不会否定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而且正是由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提出的内在要求。虽然在  相似文献   

8.
《结构·效率·取向──全民所有制经济分析》评介马壮昌在近年出版的关于国有制企业改革的众多著作中,王国刚博士撰写的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结构.效率.取向一全民所有制经济分析》一书,很值得一读。它通过对全民所有制经济中各种关系的系统分析,通过...  相似文献   

9.
<正> 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观点,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深化企业改革、搞活企业的方向和原则。 一、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因的认识 认清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因,是正确理解两权分离方式和设计两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成效以及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总体目标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今后深化改革的重点,将会适当地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处理好全民所有制经济体系内部的关系,继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并围绕着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目标,协调配套地搞好企业、税收、财政、金融、投资和劳动工资等方面的改革,加强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二是进一步搞好计划体制的改革,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完善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三是进一步搞好同以上两方面改革密切相关的物价体系和物价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近年来一些同志倡议实行的资产经营责任制,只是一种改进型的经济责任制,它一不能解决企业的短期行为问题,二不能解决资金的自由流动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国有资金和自有资金相结合的新的所有制形式,即“资金双轨制”.这是一种股份制的雏形,它将为我国传统所有制关系的进一步变革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主义企业(本文分析的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目的,这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在实践过程中所必然提出来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这个问题目前在理论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利润;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我的观点是: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二重的,既有追求利润的目的,又有满足社会需要的目的。社会主义企业的这种二重的生产目  相似文献   

13.
<正> (一) 企业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企业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整个社会的兴衰。增强企业活力,一直是我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课题。 怎样才能达到增强企业活力的目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见仁见智,发表了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综合起来,基本上是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把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的改革上,如扩大企业自主权,实现企业责权利统一;改革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实  相似文献   

14.
所有制问题是改革中的一个最为敏感也是难度最大的课题,它的改革成败影响深远,关系重大,是当前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拟以综述为主,稍加评议。一、国营大、中企业所有制改革的论争(一) 我国的国营大、中企业的现行体制均为国家所有制。对这种所有制是否需要根本改造,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不应改造。刘光第的看法颇有代表性。他认  相似文献   

15.
企业扩权要以不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为限的观点,有以下问题值得研究: 第一,这一主张是以当前我国的所有制经济结构是合理的,一切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都是适合生产力与生产方式性质与水平的这一结论为前提的。然而,这一前提却不存在。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全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基本合理了,所有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本上适合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状况了,从企业性质出发来确定企业自主权也还会遇到问题。因为,生产力、生产方式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或迟或早地要跟着改变。 第二,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並不是企业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方面的一切自主权都应由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只能决定一部分自主权,企业的另一部分自主权是应由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突破了我国原有的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形势,而且,全民所有制经济本身改革的问题也提到日程上来了。在进一步深化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中,股份制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争议,笔者拟就股份制问题的性质、发展意义及可行性等基本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经济学界过去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必须由国家机构直接经营,即由生产资料所有者来直接经营。把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混为一谈,在实践上的后果是使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经营执行者虽然能了解本企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但无权解决;而拥有权力的机构却不可能了解企业具体情况。这种状况是严重地束缚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的结合上指明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可适当分开的客观依据,这对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改革的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股份制度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产物。伴随着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股份制也必将日益兴起。股份制的特点是集信用形式和经营形式于一身。因此,它的发展,一方面定会使金融市场扩大,促进资金流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可以从资产上理顺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促使全民所有制企业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本文打算就这后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全民所有制只能采用国家所有制形式”,是当初我国建立国有企业的一个基本的理论依据 ,也是当前我国流行的几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共有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全民所有制与国家所有制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可以分别存在 ,而不必合二为一或相互取代。因此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宜按照国家所有制企业与全民所有制企业分开的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20.
经济形式就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或者是所有制关系的具体形式。这一点多数同志都是这样认识的。但是,什么是所有制关系?过去有些同志(包括作者在内)把它仅看作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因此,也就把“经济形式”归结为生产资料归属的几种形式。对我国现阶段,就把“多种经济形式”归结为全民、集体、个体这三种经济形式,我认为这是不够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固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但同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诸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