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嘉  曹聃 《天府新论》2006,2(Z1):181-182
重视定量因素是我国刑法的一个重要特征。〔1〕在我国1979年的刑法中,便已有“数额”的规定,从而使我国刑法学界开始了对“数额”的讨论。但不论是79刑法还是97刑法,不论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一系列《补充规定》或《决定》还是相关的司法解释,迄今有关于“数额”的确切含义尚  相似文献   

2.
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形态的犯罪未遂问题,是刑法学犯罪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早在20世纪初,故意犯罪的未遂形态就已较为普遍地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典中予以规定,迄今更成为世界各国刑法中一项概莫能少的刑法制度。中国大陆刑法和澳门刑法都有关于犯罪未遂形态的规定,但却表现为不同的立法例。总体上说,大陆刑法只是在总则中对犯罪未遂作了概括性规定,而澳门刑法则采取了总则与分则相结合的立法形式,既在总则中概括性地规定犯罪未遂,又在分则中对须处罚的具体未遂犯罪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文仅就两地刑法有关犯罪未遂的的构成条件与处…  相似文献   

3.
英国学者安东尼·杜夫教授的《犯罪未遂》一书,在英美刑法学界颇具影响,他本人亦被称为“英美世界最好的刑法哲学家”。杜夫从未遂犯的四个常见问题出发,深入阐述了英美刑法中主、客观主义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阐明其在犯罪未遂犯刑事责任哲学基础上的客观主义立场及其行为哲学。本文对其在犯罪未遂理论上所持的这一立场和基本观点作了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过程中的两种未完成的犯罪形态,它们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当中。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相同,法律对未遂犯与中止犯的惩处亦不相同。因此,只有正确区分犯罪的未遂与中止,才能准确地对犯罪分子定罪量刑。正确地对罪犯进行惩处,一方面打击了对社会造成危害较大的犯罪分子,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法律宽容地对待对社会危害已减轻或消除的犯罪分子,减轻或免除对他们的刑事处罚。这对于鼓励犯罪人中止已开始的犯罪活动,减轻犯罪危害后果,促使犯罪分子悔过自新和预防犯罪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刑法中的不正当竞争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把不正当竞争犯罪纳入调整对象范围,需运用市场经济知识深入全面阐释不正当竞争犯罪的构成,特别是不正当竞争犯罪侵害的客体和客观方面。由于是首次在刑法中对不正当竞争犯罪加以规定,新刑法这一规定还有缺陷需加以完善。首先表现为未对商业贿赂犯罪作出专门规定,从而统一对商业贿赂行为在不同法规里的不同定性。其次是对某些不正当竞争犯罪的规定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不协调。  相似文献   

6.
腐败犯罪领域存在形形色色的刑法规避现象,如何应对,理论界没有达成共识,相关立法和司法处理混乱无序、问题丛生。不能将刑法规避行为简单地等同于一种新型腐败手段,或者仅针对某一类型的腐败犯罪刑法规避行为提出具体的刑事处置对策。应从规制刑法规避问题的视角展开理论架构,在梳理刑法规避行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腐败犯罪刑法规避行为进行刑事评价。具体的法治措施是:通过立法的及时调整限缩腐败犯罪刑法规避现象的存在空间,同时出台有关腐败犯罪刑法规避的司法解释,以统一裁判尺度。  相似文献   

7.
网络犯罪与中国刑法应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犯罪网络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诱因是网络空间的技术性代际差异;传统犯罪的网络变异表现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变异、社会危害性的变异和犯罪形态的变异三个方面。扩张化的司法解释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选择,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面对网络空间中传统犯罪的变异态势,将部分预备行为提升、独立化为实行行为,将部分共犯行为加以正犯化,将会是未来刑事立法无法回避的两个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是刑法学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无论怎样争论,都是围绕着基本犯罪未遂与加重结果未发生对结果加重犯未遂是否存在影响方面展开的.因此,笔者以研究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这两个方面为基础逐步分析,认为结果加重犯存在未遂形态,但仅存在于以行为人对加重结果有故意的前提下,基本犯罪既遂而未发生加重结果的场合以及基本犯罪未遂而加重结果发生的场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金融犯罪案件呈现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案情重大、危害严重等特点 ,司法机关办案的难度由此增大 ,遇到许多适用刑法方面的新问题。对这些新问题予以研讨 ,实属当务之急。关于金融犯罪的数额标准犯罪数额作为衡量金融犯罪社会危害程度的主要标志 ,是金融犯罪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因此 ,对金融犯罪适用刑法的前提条件之一 ,即是确定参照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目前 ,在金融犯罪的数额标准上存在的问题是 :对具体数额标准没有明确、系统的司法解释。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 ,刑法对某些金融犯罪规定以“数额较大”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刑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对刑法规定的犯罪未遂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有若干问题存在争论,例如犯罪未遂同犯罪预备、犯罪既遂和犯罪中止怎样区别,间接  相似文献   

11.
一、案情简介 被告人王某,男,37岁,农民. 1998年2月,王某因承包鱼塘与邻居刘某(男,65岁)发生纠纷,后又因生活琐事多次与刘某发生争吵,王某怀恨在心,遂生杀害刘某之念.6月12日中午,王某见刘某单独一人在家,遂悄悄至刘某身后,用力掐住刘某颈部至其昏迷,刘某倒地时,其上小学的8岁孙子正好放学回家,王某见状,急忙放开刘某,离开现场.经鉴定,刘某伤情为轻伤.  相似文献   

12.
从犯罪的事实、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犯罪的类型、年龄、方式和手段来看,同文革前十七年相比,青少年犯罪有了恶性发展。特别是大中城市,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加严重。青少年犯罪者,包括社会待业青年,在校学生,青年徒工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其中  相似文献   

13.
14.
试论我国刑法中的单位犯罪自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青松 《社会科学》2004,(12):57-61
我国新修订后的《刑法》对单位犯罪作了明确规定,这对刑法理论与实务的传统理念带来重大调整,但在惩罚量刑制度上,我国现行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多从自然人角度规定,这就使单位犯罪的量刑缺乏全面系统规定,如单位犯罪自首。本文试就对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依据加以分析,提出单位犯罪自首认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对单位犯罪自首的处罚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法人做为独立的社会组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法人犯罪现象也愈演愈烈,并已成为破坏改革开放,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而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自1988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在7个刑法补充规定中,对有关单位犯罪(包括法人犯罪)的32种犯罪行为及其刑罚做出立法。  相似文献   

16.
<正> 所谓封建民主思想,指的是封建主阶级的民主思想.民主一词源自希罗多德的《历史》,意思是“多数人的统治”.列宁曾指出;“从古代的民主萌芽时期起,在几千年过程中,民主的形式必然随着统治阶级的更换而更换,在古希腊各共和国中,在中世纪各城市中,在先进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运用程度.”这就指明了民主的阶级性和历史性,明确区分了原始民主、奴隶制民主、封建民主、资本主义民主这些不同的民主范畴.  相似文献   

17.
不能未遂是行为人想通过本来不包含完成犯罪的危险行为以实现犯罪的情形.中止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根据"自己的意思"而中止的场合.不能未遂与中止未遂都属于广义的未遂犯范畴,在时间、结果等方面存在着竞合的可能性,二者的竞合是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问题.从应然层面看,应该将其定性为中止犯,但是从实然层面分析,准中止犯符合中国的法治环境,与中国主客观相统一的刑法理论一致,在世界范围的准中止犯立法化的趋势下,引入准中止犯的概念是必要且可行之举.  相似文献   

18.
惩治不正当竞争犯罪刑法完善的二个问题阮方民一、反不正当竞争犯罪刑法规范完善的立法技术立法技术,不单纯是一个具体的立法技巧和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反映法律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严密和完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保证正确适用法律的客观法则问题。科学的立法技术,将...  相似文献   

19.
对加重型抢劫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的问题,刑法理论界争议很大。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抢劫罪规定的八种处罚情节中除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这一结果加重情节之外,其余七种处罚情节同样存在既遂和未遂问题。然而对于七种情节加重犯的既未遂标准,司法解释并没有明确规定,同时,认为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不存在既未遂问题是基于司法解释中对于抢劫罪基本犯既未遂标准的判定,是否合理有待商榷。认为抢劫罪结果加重犯同样存在犯罪既未遂问题,抢劫罪情节加重犯的既未遂问题只存在于基本犯未遂这一种情形。  相似文献   

20.
在封建社会中,"奸"的含义是指发生在婚姻外的性关系。以唐律为代表的封建刑法在惩治非法性交的"奸非罪"中对"奸"采用了同样的理解,其伦理基础是封建社会推崇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和片面要求女性遵守的贞节观。男女、夫妻在社会和家庭中地位的不平等决定了妻子必须绝对尊重和服从丈夫。贞节观则意味着女性在婚前要守童贞,婚后要保持对丈夫的忠诚,从一而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