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目前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其发展影响着中国的农村经济。自2003年以来的多次改革,农村信用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压力,市场化将会成为中国农村信用社未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这给长期扎根于农村沃土上的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围绕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悄然展开,农村信用社又面临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笔者就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挑战和应采取的对策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2006年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在全国全面推开,截至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称,全国农村信用社已连续3年实现盈利。当前在较多地区,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因此,如何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6年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在全国全面推开,截至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称,全国农村信用社已连续3年实现盈利。当前在较多地区,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因此,如何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是我省存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省农村信用社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各项业务保持了稳健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介绍,概述了其目前公司治理的现状,并提出了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多层次、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却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农村金融制度随着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进行了多次变革,然而,这些变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变革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制度的运行和变革,由于走的是一条“机构路径”,我们注重的只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而忽视了农村经…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信用社是目前农村的主要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如何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更好的服务"三农",并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乌苏市农村信用联社为例对农村信用联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可行性进行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资金的注入与支持无疑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农村信用社作为直接为“三农”服务的金融组织,发挥着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群众融纽带的重要功能。在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农村信用社作更是直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字字都与农村金融组织的工作相关。我们一定要从建设新农村的高度,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融资功能,改进农村金融服务,解决“三农”发展瓶颈问题,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处在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农村信用社一直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农村信用社出现的一些问题是不容轻视的,分析当前农村信用社金融资产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成为当务之急,这对于加快农村信用社健康快速发展,使其更好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政策性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对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风险戍因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控制农村政策性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风险管理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的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证, 同时 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成败, 不仅关系到自身的长远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改善,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也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加强农村信用社制度的完善和创新.补充和改善内部机制以应对社会 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挑战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重要解决问题之一。 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进行建立和完善,避免和剔除信用社发展过程中的糟粕, 为信用社在金融市场中开拓出一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当前金融。界中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金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它的复杂不但来自于风险、成本和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而且还来自于经济体制、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的制约,以致形成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与金融风险集聚的问题。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及相互关系的不断积淀,必然表现为现实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如何依据农村社会转型特点及农村金融需求,制定相对应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确定支持重点,实现县域金融机构的商业化、市场化经营,是一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作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群体,是为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本文就农村信用社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当前,农村"信用工程"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自身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以下称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一直缺乏竞争意识,不重视市场营销工作。2007年春,中央制定了新的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方案,适度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农信社认真分析内外部环境,了解竞争对手,科学制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要,也可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同时也是实现金融产品结构调整和经营效益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包头市农村信用联社不断改革创新,对促进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赋予农民平等的发展权的重要举措。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产权改革必须先行。  相似文献   

18.
扎根农村,在农村发展壮大,为"农"服务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成立的初衷.时至今日,这一良好的愿望虽说未全落空,但取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时期,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重重,亏损严重,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高居全国金融机构之首,远超40%;另一方面,受利益驱使,农村信用社资金"农转非"问题日益突出,1990年农户在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为1324亿元,1997年扩大到7389亿元,2000年这一数字为4200.5亿元.在新的时期,农村信用社不但未能起到支农作用,反而从农村吸存了大量资金转移至城市,严重削弱了农村金融实力.  相似文献   

19.
杨诗宇 《管理与财富》2009,(1):45-45,59
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金融机构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发挥优势、克服不足,进一步支持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以攀枝花市为例,从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入手,对农村合作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提出推动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当前,农村“信用工程”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自身业务的发展。一、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现状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端正经营思想,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提高信贷支农服务水平,推出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联户联保贷款、贷款证业务等系列便民、利民的信贷服务措施,培育了农村市场,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