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不久前正式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电子商务投融资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认证体系;推进在线支付体系建设。《意见》提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中心任务,实行体制创新,着力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要实行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网络经济与实体经…  相似文献   

2.
聂永芬 《经营管理者》2014,(24):138-139
社会管理关注的是民生问题,有效的社会管重在创新,便民服务体系构建是社会管理创新的课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文章立足于宏观分析,微观经验着手,对便民服务体系构建提出对策见解。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从社会管理创新到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反映了党对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与时俱进。近十年来,如何理解社会协同概念、社会协同的路径选择与现实困境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学者们的热议。如何开展社会协同治理,已然成为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6,(4):10-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提出关于经济新常态、发展理念、政府与市场关系、基本经济制度等新思想新论断。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创新"是其核心理念。同时还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务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同样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安排。电子政务和政府管理方式创新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提供契机和技术支持,反过来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又为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徒铺平了道路。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在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政务对政存管理方式创新的推动作用及实现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这一论断必将成为今后我们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今年以来,海门市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最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然而,社会管理到底是什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1,(14):14-15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2011  相似文献   

10.
我国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国在渐入世界强国行列之时,也面临着社会转型的种种挑战,而社会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未来社会利益的分配调整、各项政府职能的转变都与如今社会管理的改革方向与创新思路息息相关。社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探讨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意义,从国情出发,提出了改革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摸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发展模式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变了中国落后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水平有效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从而开启了国际大门,日渐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在新的发展模式下经济迅速腾飞,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此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创了新的思想,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新的文化内涵开始迅速传播至中国。本文基于中国发展模式的内涵,首先探讨了其与政府管理的联系,然后分析了中国发展模式与政府管理的改革创新方式,最后分析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未来和政府当下面临的管理问题,展望其未来改革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行政目的的政府运行方式,在有效地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内容,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加强政府有效监管,建立政府与人民直接沟通的渠道,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一直以来电子文件管理问题是制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电子文件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七届二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向前进,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联系实际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我们认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从规范政府职责做起.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就黄石而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抓住体制机制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领导干部能力三个重点,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七届二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向前进,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联系实际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我们认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从规范政府职责做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逐步强化"以人为本"观念,公共政策的规划与制定体现出政府向"服务型"的职能转变.同时,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公共管理理论的运用和实践也随着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逐步完善,形成具可操作性的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尤其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对立,公共管理探索者们结合西方理论经验和中国实际国情提出的"田园化城市"构想不失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异提供了理想的建设样本.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历了削减审批项目、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审批方式、建设审批制度四个阶段。治理行政审批权成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拐点,并成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拐点。放权才能精简政府,监管才能廉洁高效。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好市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格局,要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治理行政审批权的关键在于牢牢把握住简政放权与监督管理这两条生命线,实现简政放权与监督管理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8.
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党的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关键,社会协同是依托,群众参与是基础。在强化党政领导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各方的协同作用,更加注重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路径,是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杭州按照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文明"三位一体"总体思路,积极探索社会共建共享机制,不断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创新社会参与项目,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构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社会参与主体,提升社会参与共识,以民主方式促进民生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中锻造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地域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1,(10):2-M0001
要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植长远发展新的战略优势。要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域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12年社会管理整体规划设计将提上日程按照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2012年将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目标要求,统筹发展、民生、稳定,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