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石化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构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石化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测评指标体系。为避免多个因素带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结合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建立了石化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期客观有效地评判其胜任力,适应石化企业客观、可靠、有效地识别、选拔和聘用中层管理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集中表现为他们的胜任力,他们的胜任力是影响组织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绩效的主要因素。采用实证研究设计,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国企业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利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一些业绩优秀的资深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者进行采访,从中得出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者的基本胜任力特征指标;通过对多省市和多类型企业的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者的大样本问卷调查和数据处理,探索和验证中国企业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包括团队协作、个人特质、沟通决策、问题解决以及环境、健康和安全专业知识与技能5个维度,这5个维度由19个指标构成,并对模型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升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是推动航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介绍了中层管理者岗位胜任力的特征要素。以航空A研究所为例,分析了提升中层管理者岗位胜任力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中层管理者岗位胜任力提升的主要对策:加强科学管理,实行人岗动态匹配;优化顶层设计,形成科学培训体系;完善激励机制,争创更高绩效团队;加强分类培养,畅通职业生涯规划;严管厚爱结合,充分激发成长动力。  相似文献   

4.
编制高校图书馆基层人员胜任力调查问卷,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高校图书馆基层人员胜任力模型为三维结构,分别是个人特质胜任力、人际技能胜任力、管理技能胜任力,其中个人特质胜任力包括4个因子,人际技能胜任力包括4个因子,管理技能胜任力包括3个因子。为提高高校图书馆基层人员胜任力与服务绩效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编制高校图书馆基层人员胜任力调查问卷,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高校图书馆基层人员胜任力模型为三维结构,分别是个人特质胜任力、人际技能胜任力、管理技能胜任力,其中个人特质胜任力包括4个因子,人际技能胜任力包括4个因子,管理技能胜任力包括3个因子。为提高高校图书馆基层人员胜任力与服务绩效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影响管理者胜任力的因素是综合的,也是动态的。本文主要从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角度去分析和论证其对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的影响程度,为企业管理准确决裳提供客观和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公共部门管理者胜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部门管理者作为一支政府行政部门的代表性队伍,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部门管理者胜任力模型,为公共部门管理者的素质研究、考核培训、甄选提升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本文通过对胜任力理论的研究,建立了胜任力评价模型,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将具有模糊性、复杂性的评价因素科学量化,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国内商业银行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研究了国内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通过对国内三家商业银行进行调研,利用团体焦点访谈法、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胜任特征评价法,对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得到有效问卷2069份,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商业银行客户经理胜任力结构模型,由24个胜任特征因素构成六大类胜任力模块:把握信息、拓展演示、关系管理、自我激励、参谋顾问和协调沟通。  相似文献   

9.
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霞  景保峰  欧凌峰 《管理学报》2012,(7):1065-1070
利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关键事件访谈等方法,设计创新人才胜任力调查量表,从人才供应—需求视角出发,对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进行调研。基于此,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了由27个胜任特征项目构成创新知识、创新品德、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五大胜任力维度的创新人才胜任力结构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丰富了胜任力理论体系,为大学、企业等组织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层管理水平的高低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提升中层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和技能,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对提高管理绩效和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按照组织层级的观点,管理者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又称监督层或执行层,是最底层的管理人员,直接指导员工的工作,主要的职责是强调工作效率和维持工作目标。本文基于链接关系视角研究了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构建。本文认为,从关系链接视角出发研究相关管理具有重要的衔接价值,有利于企业内部和谐人力资源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中层管理者位于高层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承上启下,是企业管理链中的关键环节;中层管理者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领导、人事的职能,贯穿了企业管理的所有环节。  相似文献   

13.
胡月星 《领导科学》2012,(14):28-30
党的执政能力是由党的领导组织能力和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共同构成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要方面是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队伍自身建设。领导干部队伍的胜任力是衡量干部队伍是否适应党的执政力要求的重要指标。现代领导科学研究表明,领导胜任力是领导者在履行职责时所应具备的知识、观念、技能、能力、价值观、动机、个性、态度等关键特征的综合体。对领导胜任力的考核评价将是干部培养教育和选拔考核的重要依据。本文将结合当前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就胜任力理论及其在领导干部能力素质考核评价中的应用作一些初步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是21世纪企业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经营管理的核心力量。近几年,胜任力研究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胜任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因此,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胜任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指出其中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越来越重视优秀的管理人才。培训能够提升管理者自身素质,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但是在目前的管理者培训中存在诸多的弊端。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国内外的胜任力模型和培训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HD房地产公司的管理者培训体系为研究对象,找出公司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问题诊断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此培训体系进行合理的、基于胜任力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越来越重视优秀的管理人才。培训能够提升管理者自身素质,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但是在目前的管理者培训中存在诸多的弊端。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国内外的胜任力模型和培训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HD房地产公司的管理者培训体系为研究对象,找出公司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问题诊断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此培训体系进行合理的、基于胜任力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胜任力理论,通过文献梳理、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以A区政府部门为研究个案,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A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胜任力二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A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胜任力结构是由个性品质、管理能力和知识经验组成的三维结构,在领导和非领导两个不同职位层次上,其初阶因子测量变量的数目和内容存在显著差异。根据A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领导与非领导胜任力模型,设计了人员筛选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政府部门公务员的测评选拔、绩效考核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吴宾  肖敏 《经营管理者》2013,(3):124-124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中日益重要,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自身是否具有必要的能力素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为此,本文在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指标进行了必要的分析。通过初步研究探索,旨在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不断学习、不断奉献,更好的承担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层管理者在组织变革中的角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需要迅速地调整变革以适应新的变化,变革对企业中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中层管理者在组织变革中的角色进行分析,建立角色模型,重新认识中层管理者的作用,使人们对中层管理者有一个新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关注中层管理者多重角色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首先,将中层管理者的多重角色划分为企业家、执行者、辅导者与协调者四个维度;其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性的验证了中层管理者多重角色行为模型及各个角色维度对组织财务绩效与运营绩效的不同影响.结论表明中层管理者企业家角色行为仅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其余三个角色行为仅对企业运营绩效具有积极影响.最后,分析讨论研究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