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云飞 《现代妇女》2014,(8):270-271
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相关概念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潜在的风险,并对风险的防范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强地方债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是确保当前我国经济"稳中有进"方针的重要举措,要正确看待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借鉴发达国家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经验和美国底特律市政府破产的教训,进一步完善针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约束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具体做法是:继续规范和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建立地方干部问责制;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李扬 《科学发展》2014,(10):5-8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过多地、直接地参与经济活动,二是城市化加速导致地方政府举债。对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总体判断仍为风险可控。一是地方政府加上中央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例在40%以内,远低于60%的债务率标准。二是中央政府有非常强的控制能力,在各级政府间平衡债权债务,使得中国加总的净债务率较低。三是中国整体的资产负债表仍然健康,尤其是中央政府保持相当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体制性的解决办法是治本之道。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地方政府不规范借债问题,须建立规范化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4.
董亮 《现代妇女》2014,(12):I0016-I0016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局部已经显现,未来潜在的风险很大,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向中央政府转嫁,将会严重威胁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出防范化解的对策,具有非常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子絮 《现代妇女》2014,(11):165-165
2008年以来,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增加,也因此催生了地方融资平台及其债务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日益积累,偿债风险日益加大,所以规范现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剖析平台公司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也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刘天宇 《现代交际》2014,(2):140-140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个别的地方政府存在资不抵债现象,引发了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情况十分复杂,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王娟 《现代妇女》2014,(4):276-277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着一定的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文章就运用审计手段监督、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施财税和预算改革须探讨其与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关系。我国的财政预算必须实现"窄口径"向"全口径"的转变,并能够同时反映流量和存量数据、揭示中长期风险和隐性风险。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存量数据,揭示了社保、医疗、环境治理、地方债和铁路债带来的中长期财政压力。对较为紧迫的地方债务和或有债务问题,我国需建立以地方债为主的地方融资体系,通过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来披露地方债务规模和担保数量。上海可以率先尝试发行地方债和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的努力 , 我国的经济已经实现了快速健康的增长其中基础设施的增长是实现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2018 年我国的固定资产的总投资为 635639 亿,引起学业界的广泛关注是在 2008 年出现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 通过最近几年的研究和观察 , 现阶段地方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金融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 必须加大力度解决不断增长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需求,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数量也同步增加。我国预算法和担保法都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得举借债务,不得违规提供担保。但实际情况是,各级地方政府都在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举债,这些债务没有纳入预算管理,其规模和结构情况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能够说明,混乱无序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式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11.
向静林 《社会学研究》2016,(4):27-51,242,243
本文讨论市场治理中的政府介入问题,即宣称为规则制定者或市场监管者的地方政府为何会深度介入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纠纷。结合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本文建构了一个风险转化的理论框架,并用其解读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一起借贷纠纷案例。研究表明,政府介入交易纠纷的过程,涉及经济风险向政治风险转化以及政府对风险转化的回应两个方面;法律的完备性、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关联性、政府之于社会的可退出性,是影响风险转化的三个结构性因素;面对风险转化,政府感知到的潜在政治风险强度越大,越容易介入交易纠纷。本文为市场转型中的政府角色研究和市场制度的社会建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地方债胎动     
11月初,一份由国务院委托财政部牵头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暂行条例》,在征求过多方意见之后,已提交到国务院等待批复,有望于今明两年内出台。这意味着,学界多年关注的开放并加强地方政府发债管理的改革大思路,正在被官方采纳。那么,在当前经济状况下,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意义何在?在执行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国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迅猛增长,但是大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已经资不抵债,如果不是地方政府的担保,这些融资平台将面临破产境地。可以看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将深入分析我国政府融资平台的突出风险,并提出一系列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顾巧明 《科学发展》2013,(10):28-33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筹措资金比较规范的途径,应逐步放开地方政府发债限制,引入市场化融资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省级政府发行一定规模的地方债券。首先由财政部制定地方发行债券总规模控制指标,再由全国性信用评级机构评级后发行。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可以将贷款风险转化为显性的可控制的政府债务风险。通过债券发行等形式筹资建设的项目,往往具有相对较高的透明度以及相对较严格的自我约束;通过市场的监督机制,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地方政府负债的非理性扩张。  相似文献   

15.
防范财政风险,保持财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滞后于实践的要求。 现有的文献中对财政风险内涵的界定,多数侧重于政府债务的角度,但仅仅就债务论债务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把债务和清偿债务的资源联系起来。政府以公共资源对债务(未来的支出)进  相似文献   

16.
甘文成 《城市》2008,(3):64-66
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快速增长与投资不足的矛盾,使城市建设投资需求形成巨大缺口,政府力量显得越发单薄。目前,在《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预算赤字,也不允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主要做法就是成立城投公司作为融资平台筹集城建资金。对政府而言,这种债务就由显性债务变成隐性债务:对银行而言,各大银行都愿意与城投公司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政府提出了带有福利和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制度。这一制度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性,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导致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如价格偏高、对象失控和监管缺失等,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了合理界定收入线、合理定价和完善监督体制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行为失范是由于地方政府利益角色错位而引起的地方政府为追求自身最大化而做出背离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的行为现象,对此本文从地方政府行为失范的表现、原因、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并相应的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不得不面对账务管理风险的问题。账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财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造成了财务上的风险和负担,出现财务赤字,资金链断裂的现象。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的堆积,导致企业运营不乐观。此外,财务风险还包括投资等方面的其他风险。本文主要对企业账务管理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为了应对危机,企业往往进行大规模裁员来渡过难关。但是,企业裁员由于涉及到企业、投资者、劳动者、政府等各方面的利益,特别是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以发展民生、保持增长、促进就业为首要施政目标,对企业的减薪、裁员进行了规范和限制。企业如何能够最有效的裁员?在公司法律实务中,法律工作者如何能够正确适用相关的法律规定,控制企业裁员的风险,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