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常见的社会规范。从产生的角度来看,二者产生的时间互补,但产生原因相通;从实施的角度来看,二者实施手段不同,但实施内容相通;从作用的角度来看,二者作用范围不同,但作用目标相通;此外,在实际生活中,法律与道德往往同时出现,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法律具有鸿沟和界限。道德与法律的规范范围和特性各有不同,由此产生了历史上"德治"与"法治"的不同治国方略。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源于人性善、恶的二重性,表现出了道德与法律融合、互补的趋势。法律是道德的政治支柱,道德是法律的精神支柱。在二者冲突、融合过程中,发挥着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整合的功能,二者融合、互补,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使建立合理、合情、合法的和谐社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法的利益分配制度涉及多个部门法律,因此本文主要从经济法的角度,在解析经济法利益分配的基本属性上,结合了其他部门法律和现有的经济法制度,一起探究了因为市场制度而产生的社会利益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4.
法律从产生到适用始终离不开人性的支撑与牵制。实现法治,人们对于法律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西方法学家伯尔曼"法律必须被信仰"这一论断已经成为法治社会的基本信条。法治的实现过程,必须包含人们对于法律的内心认可与接受。而法律能否得到人们类似宗教信仰一般的虔诚服从和内心皈依,只取决于法律能否真正顺应人性,满足人的尊严与需求。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财产关系问题越来越被公众所关注。近些年来,离婚案件逐渐增多,其内容亦趋于复杂化,因而其判决是否科学合理,会对夫妻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影响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本文从一个离婚案件入手,引出夫妻特有财产制中个人生活用品方面的有关问题。从案件的争议焦点来阐明个人生活用品的法律属性以及在实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结合案件判决,论述我国法律在此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办法,以期在今后的审判活动中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一个社会法律规范的制定不能仅仅考虑法律规范本身是否合理,也要看法律和现实社会的融洽程度,有时候一种先进法律制度的创立,必须首先以一些初级的法律制度对社会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造,当社会具有了接受这种新型的法律制度的基础后,才能将一种新型的法律制度在社会中推行.论文以法人类学关于法律的核心观念为指引,对人类文化,民族习惯对法律产生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论证,并衍生出对当今社会法律制度建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宗教作为共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二者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关联。从目的指向看,都调整人们的行为与生存方式;从内容来看,早期的宗教教义被法律吸收,宗教为法律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从功能上来看,法律与宗教对社会都具有稳定社会、凝聚社会力量、维系社会等功能。在当今社会,正确认识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西汉开始,中国的法律开始走上儒家化的道路。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法律开始大量吸收儒家思想。至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进程基本结束,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法系,对我们今天推进法治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董凤华 《现代妇女》2014,(11):458-458
实用主义在20世纪西学东渐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传入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用主义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都产生了恨得的影响。自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总的来说,实用主义对我国存在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10.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政治学著作,其主权在民、公意、法律思想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公意、法律思想、公平等方面论述了笔者对该书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对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做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社会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期,传统文化教育在多元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许多考验,与此同时,许多高校的法德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高校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法律权利义务、社会主体意识淡薄等。国内相当多的学者分别从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成果颇丰。本文希望突破现有研究模式的局限性,结合中国当今法治化社会进程的现状,并参照其他高校教育研究中的成功经验,采用比较的分析方法,用法理学思维探求高等院校中当代大学生自身道德与法律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法律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基于共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在西方的文化中,法律与宗教之间从开始的密切相连到之后的二元分立再到最后的深层渗透与融合,人们的信仰基础开始从古代社会单纯的宗教向近代的宗教与法律转变.  相似文献   

13.
廉政问题已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已把反腐倡廉提到很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出一系列反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方针政策,给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带来了新的希望。笔者认为:制止一切腐败现象产生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制衡与监督机制。一、强化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目前,我们社会缺少的,正是一种有效的制衡机制,危机在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法律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大标志之一,是以法律而不是感情因素去衡量人们的行为准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  相似文献   

14.
刘浩 《现代妇女》2014,(8):125-12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公正的信念,对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原因起源于工资法律制度,本文首先对我国工资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其次阐述正义性的工资法律制度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工资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是对构建正义性工资法律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道德和法律的冲突在现实社会中随时可见。近半年以来的两起老虎伤人案,围绕着动物园是不是应该赔偿的争议,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本文试图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入手,以老虎伤人案为例,粗浅分析道德和法律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友好携手,共同为化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作为结构—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不仅对社会结构、社会功能进行了解释,还将社会结构放入对社会功能的研究中,是人类学重要的研究范式,他的社会进化理论认为,"适应"在社会进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从社会适应的视角对社会中的制度、仪式和法律世界等进行了研究,探讨制度、仪式和法律等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我国法学的发展是一个学习西方法律的过程.而从西方移植来的法律在适用中与我国本土的风俗、文化产生诸多矛盾。文中以苏力先生的《秋菊打官司》为引子,分析了西方和中国不同的法律文化,进而探讨了在法的移植过程中如何实现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田懋乾 《现代妇女》2014,(5):129-129
政治与法律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政治产生了立法机关从而制定了法律,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法律的实施;法律反过来却制约着政治行为的规范性。本文就从政治与法律的基本关系来探讨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下,政治与法律如何更好地服务彼此。  相似文献   

19.
张彬 《现代妇女》2014,(11):180-180
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信真仰理。法律信仰在社会法治建设的今天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法治灵魂的真正实现。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治国方略提出以来,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全体社会主体法治意识淡薄,因此,对法律信仰的培育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所谓"法律",是指由享有立法权的政府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简单来说,就是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相比于道德规范,法律更多的是强制性,引导性,来保障每个人生存的安全和公正。它的存在,极大地强化了社会的秩序性,人类的自由性和个人自由的保障性,扩大"正义"这一概念,极大地保障了效率的实现,平息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而从古代的"道德大于法律"到今天的"法不容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许在个别案件上"正义"与"法律"产生了矛盾,但这仅仅是方法论层面的问题,绝不是认识论层面的问题,更不可能成为否定法律存在的依据,否则就会构成司法的困难和社会的动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