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认为,必须建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论,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这一理论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存在和发挥是客观的物质活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既离不开实践的过程,又是实践的直接目的;必须科学地分析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与具体制度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科学比较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正>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有不可置疑的优越性。但人们对此为什么或怀疑、或视而不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方法论上忽视了对这种优越性形成、实现等诸种中介环节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导致在对这种优越性本身的认识上出现表象化、片面化,在对这种优越性发挥过程的认识上,出现理想化和简单化。由此形成的对社会主义优越性及其实现的理性预期与这种优越性呈现的现实形态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只能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和具体化。今年第9期《理论与现代化》上发表文章指出,在与资本主义制度并行竞赛中产生的“速胜”愿望,是形成对社会主义优越性高期望值的政治性因素;而急于改变贫困落后状况的“速变”要求,是形成高期望值的另一重要因素;力图用优越性来论证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必然性,是形成高期望值的方法论因素。作者认为,期望社会主义在初建不  相似文献   

4.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当前国际国内人们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这里依据自己的思考,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理论上的优越性和实践中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并且二者应该是统一的。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它具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早已做了科学的预见和论证。现在的问题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并没有像理论上所讲的那样完全发挥出来,而是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某种反差。于是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便产生困惑。那末,究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论证在理论上出了偏差,还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出了偏差?要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就要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在我国,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实践经验。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遭受的严重挫折,使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决不能把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混同于它低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不成熟性;也不能把旧社会带给它的胎痕,视为社会主义新制度固有的弊病;更不能把人为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所带来的恶果,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身的产物,从而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在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而西方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保持相对稳定发展的背景下,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辩证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应从理论和实践上肯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和我国处于初级阶段事实两个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从社会主义运动在当前遭受重大挫折出发,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站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认识人的创造性发挥对社会主义前途的重要性。结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曲折性、长期性及人的创造性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必然性是基础,优越性是必然性的体现,曲折性和长期性是必然性实现过程的特点,人的创造性则是必然性实现的关键。只有正确认识这五性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辩证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集中的体现。但是,公有制的优越性不是自发实现的。当人们按照它的运动规律去办,优越性就会逐步发挥出来;反之,如果违背了它的运动规律,不仅谈不上优越性,甚至公有制本身还会遭到损害和破坏。过去,由于我们工作中的错误,特别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长期干扰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反复和曲折,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和破坏。因而,有人对公有制抱怀疑态度,甚至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是不妥当的、错误的。当然,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问题的理解和宣传过于简单化,甚至作了一些不适当的宣传,这也是应当提高认识、吸取教训的。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我们在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反复和曲折中有哪些经验教训?怎样才能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旧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从现实来看,社会主义优越性虽已初步实现,但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这种矛盾现象,如果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和深刻的说明,往往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产生种种思想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此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论点和见解。本文提出的“时间差”问  相似文献   

9.
如何评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在评判和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唯有依循三个基本维度,即历史与现实相观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对比,才能得出让人口服心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条道路正确,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搞清楚,才能坚定地跟着党中央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那就难免有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犹豫观望,徘徊不前,就一定会影响新时期总任务的实现。本文试图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清现象与本质,弄清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党六十周年时,我们要理直气壮而又有充分说服力的讲清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回答一部分青年的关心和疑问,以便信心满怀的建设社会主义。要回答这个问题,第一,必须同解放前的旧中国比较;第二,还必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较。 (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理论创新使中国革命赢得了胜利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使中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江泽民的理论创新使中国社会发展全面进步 ,证明了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同国外敌对势力遥相呼应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借口我国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不富裕,来否定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以达到他们在中国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目的。那末,社会主义经济到底有没有优越性?我们又应该怎样去正确地评价它的优越性? 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否定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的一种手法,就是反对历史的纵比,  相似文献   

14.
来稿摘登     
中国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 空军政治学院朱自丹认为,中国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是从清醒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开始的。邓小平把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任务提出来。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而中国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突破的完成,则是以探索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15.
深入开展对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的研究,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借以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无论在当前或今后,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谈点初浅的看法。一、生产的发展速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是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邓小平文选》第215页)对此,我们只要进行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自从社会主义制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世之后,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政客、专家、学者,便喋喋不休地散布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种种言论。去年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突然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之后,一些国内外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更是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被美国称之为“第一流共产主义问题专家”的布热津斯基在其新著《大失败——20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选择;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宣告了"社会主义终结论"的彻底破灭;开辟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道路,为世界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带来无限希望。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二十多年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伟大的战略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和优越性,往往只强调经济、政治方面,如生产资料公有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人民民主政权,等等;其实,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和优越性,还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那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19.
<正>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比较充分地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制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已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解决这些问题会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实行私有制,回到资本主义制度中去,其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前一种选择,历史证明在我国是行不通的。另一条道路是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引下,  相似文献   

20.
刘宝村 《理论界》2009,(7):38-39
任何社会形态的意识形态,都必然要与该形态社会的本质规定性相适应,这是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所在,也是其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价值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的内在源泉;融入群众性社会生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的根本途径;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