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成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纲领的,就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也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统一。虽然,社会的发展和更新,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化和改造,但是,除了以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前景的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其它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并不是都  相似文献   

2.
国有制作为所有制的一种形式,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布什政府的救市行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的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而不是归国家所有。社会公正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价值和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本身的基础包括四个方面。与社会主义相符的、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建立起来并得到巩固的物质技术基础,经济基础,社会、政治和精神关系的整个领域,上层建筑制度。本文只分析社会主义本身在生产关系范围内的基础。关于社会主义在其本身基础上发展的结论表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整个体系具有统一的、即社会主义的本性,具有社会经济的同型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把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综合称为社会基本矛盾,并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性质、解决方法及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邓小平继承和坚持了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思想,批判和抛弃了他的错误观点,对这一理论作出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并运用它成功地指导了我国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任何社会里,都有许多经济规律存在并发生作用。在某一社会里,这许多经济规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发生作用,就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也不能例外。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并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主要有: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下称有计划发展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等等。这些经济规律在互相联系中发生作用,就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弄清这些经济规律的相互关系,对于我们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指导四个现代化,具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对社会矛盾科学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并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矛盾动力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体现在经济动力、政治动力、精神动力等各个方面。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有其巨大的历史意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内涵是研究社会建设的基础工作。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并与之融合于当代中国的新形态表征。随着我国经济实践的持续推进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展开,学术界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争论分歧,亟需从概念界定、学科交叉、理论演进三个层次对其科学内涵作进一步的探讨回应,从而深刻理解并切实把握社会建设的本质属性及外在表征,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并在总体上作出了科学概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明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邓小平从社会文明的视角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并将其界定为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实质和特点。社会主义文明是在继承中进步发展的,社会主义本质又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逐步得以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需要社会文明发展“合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0.
运用人类文化历史关于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的理性成果,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经济分配中的公平正义的关系。通过对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要文献的学习理解,集中阐述了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经济收入的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社会全面的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价值要求。同时,着重分析并强调了全面公平对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哲学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 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并正在证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本文拟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几个重要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联系系统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和运动方式。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指出:系统“就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份(要素)的总体(集)。”不难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就是一个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若干要素或子系统结合而成的特定系统。要搞清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联系,我们应有系统观念。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 ,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包括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 ,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就是要建设“三大文明” ,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联系 ,并就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视域中,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社会形态的更替。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切实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题,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民族的与世界的历史意义作了表达。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在对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心任务。这不仅因为目前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很低,很不平衡,而且因为归根到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能否从社会主义的根本、长远利益出发,迅速、全面、持久、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能否最终战胜并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我们应该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制定政策和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本质关系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并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把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从“三位一体”发展到“四位一体”并强调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中包含着社会主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结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着社会主义是和谐社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的吻合 ,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对待无产阶级国家的根本态度出发 ,阐述了在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主义国家怎样与社会吻合的问题 ,并分析了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吻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问题,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指它的根本制度的优越,并不是指现行的一切具体制度都是优越的。应当承认,我们现行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方面都还有一些弊端,需要在改革中加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现状和主流是好的,并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已是完美无缺的“人间天堂”,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是同社会主义本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这两个问题早有定论,然而定论并没有将一般和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既应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又应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反映。从客观存在着的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人民内部矛盾当然是主要矛盾;从实际工作层面来看,改革就应该是主要矛盾了。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今社会伦理道德领域发生局部迷失现象,研究社会伦理道德的内涵、局部迷失的表现,并寻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观、法制观等内容创新途径,构建适应社会主义新时期需要的社会伦理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提供积极有效的社会伦理道德支持。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客体的存在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体──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效应问题。①综观《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在论及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时,无不与社会价值相联系。这正是邓小平考察和阐释“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唯物史观范畴。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则是应用这个理论范畴切入社会主义社会客体的辉煌成果,集中蕴涵而全面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价值及其维度体系(即以社会结构为基础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结构框架①)。首先,蕴涵并昭示了社会主义的高度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