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校太极拳教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美学"进行高校太极拳教学不仅有利于女大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而且能激发其学习太极拳兴趣,加深对太极拳的了解,提升对太极拳美的感受与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2.
构建改革女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逐步提高体育教学课程质量,在全面普及女大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同时,更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确立"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多样化"的教学理念,以构建课程模块的形式,加强美育教育,着重提升女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观念,进一步培养女大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儒家君子人格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人格审美范式。当代文化语境下儒家君子人格所具有的道德、审美、教化与思想内涵,是审美化价值理念、认知图式人格的体现,也是审美教育服务家国价值旨归和仁爱认知原则的人格原型,可为大学生人格培育确立目标导向。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美学课程,其路径大致包括在社会美教学中推重崇高型君子人格、在自然美教学中倡扬比德型君子人格、在艺术美教学中濡养儒雅型君子风范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篮球、排球、健美操、定向越野、跆拳道、散打、太极拳等运动项目在大二自主选项课程实施开始之前女大学生体质进行了比较与研究,发现不同选项课的女大学生除BMI没有显著性差异外,肺活量体质指数,台阶指数,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都具有显著性差异。旨在为这些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因其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在民族精神的认知方面也具有鲜明特点,如,对理想信念的认知较男大学生缺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较男大学生强烈,价值取向较理性等。多元文化的冲击、课堂教学的欠缺、第二课堂的局限、网络媒体的渗透等,都对女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产生着影响。高校应当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加强民族精神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网络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作为一项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鄂东地区高校太极拳的参加人数、师资力量、课时安排、学生兴趣程度和阻碍发展因素等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东地区高校大部分学生都学过太极拳,教学现状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武术教师偏少,课时安排不合理,场地缺乏等问题。同时学生课后练习太极拳次数偏少,学校不重视而比赛少,学生对太极拳不感兴趣也阻碍了高校太极拳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增加师资力量,合理安排课时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运动兴趣,高校更加重视等相应对策使太极拳在高校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是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一环,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大学生情操、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提高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走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误区,必须提升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地位,强化艺术教育,把审美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内容。笔者从大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审美心理的特征,对大学生审美心理教育的任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如何提高大学生审美心理教育的有效性,以期对大学生美育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审美心理的历时性本体论三维结构李建盛所谓审美心理的历时性本体论三维结构,是从审美心理结构的历史性生成、展开、发展和转换的人类社会实践和审美文化实践的本体论角度讲的。有的学者认为,审美主体具有过去─—历史性、现在─—现实性、未来─—可能性三维结构①。...  相似文献   

10.
审美化教学是经过美学加工的教学,是融集生活美、艺术美、科学美、自然美、道德美和创造美一体的高级教学实践活动。审美化教学的课前“美学施工”,包括教师对受教者审美经验和心理承受力的深切把握;从审美角度对教材的深研与领悟;对教态美的精心设计。审美化教学实施对于培养既善于理论思考又长于审美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育的德育功能主要在于:使人追求真善美、确立高尚的审美观、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并影响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趋进,以美辅德;有助于人们认知和理解艺术作品、感悟艺术的道德力量、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和人格,以美益德;促进人的能力与修养不断提高,激发创造美的能力,使人在追求美中积极进取、发展创造、提升素质,以美塑德。  相似文献   

12.
所谓大学生宿舍文化,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共享、共创的一种群体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是高校生活与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宿舍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品德修养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关对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予以构建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禅宗的化出,加强了中国文化的形上性格。知识分子的创作往往追求一种超脱尘世,宁静淡远之美,也就是禅境之美。禅境具有空灵美、静寂美、淡泊美、清寒美这四个主要特征。对禅境的认识与把握,可通过“妙悟”获得。禅境是中国美学意境中的重要内容,它不断得到发展、丰富、深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普通高考的改革和成人高考政策的放松,成人大学生在职学习的本义已几乎不存。大多数成人高校大学生存在着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似但又区别甚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心理失衡;妒忌心理;社交障碍;学习障碍;恋爱心理偏离;等,都不可同一而论。在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这三大诱因中,社会文化层面的偏见显然占主导地位。因而在成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社会文化、学校、个体的三大层面,既应齐头并进、又应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审美教育提高到与德、智、体三育相提并论的地位,在高等教育中是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是一种以发现美、创造美、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审美素养,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为目标的教育。根据调查显示,审美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状况不容乐观,表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仍在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服务于四、六级考试为目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远离审美活动,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课堂缺乏民主,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审美创造性。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审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应试教育带来的必然后果,传统观念的惯性影响和教师缺乏审美修养。  相似文献   

17.
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在身体心理、道德规范、终身体育意识、社会交往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社会化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同时指出了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道玄思想与六朝以"清"为美的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玄思想对六朝以"清"为美的审美意识之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清"为美即强调事物的材质之美、气韵之美,亦即本体之美."清"美也是绝俗之美.它是以道家"清静"思想为基础,体现了道家崇尚清逸的美学理想."清"作为原始道家哲学和美学的重要概念,演变为广泛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范畴,则完成于魏晋玄学阶段.尚"清"意识是玄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也是六朝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华史前时代人体美的起源是人类实践和社会文化积淀的产物。在人体美的起源中,如果说劳动创造了人的“自然形态”,也就是他有别于动物躯体的肉体形象,那么性选择则在人们对人体美的发现过程中起着杠杆作用。而人体裸像是中华史前时代人体美意识逐渐萌芽的艺术表征。  相似文献   

20.
诗歌本体美 ,表现出鲜明的审美特质。诗歌美是诗艺术的整体性美 ,它使诗歌产生高度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