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斯妇是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中塑造的一位兼有女权主义与反女权主义特征的艺术形象,她承载着乔叟对女性解放的期望与忧恩。  相似文献   

2.
《坎特伯雷故事》与《圣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坎特伯雷故事》是中世纪英国伟大诗人乔叟的巅峰之作,作品在题材,框架,和内容等方面都别具匠心。朝圣之旅作为一种象征手法,暗示人的一生是灵魂跋涉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回归上帝的怀抱。乔叟将故事蛄构和主题思想有机统一起来并赋予了《圣经》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3.
伟大诗人乔叟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继承了欧洲文学"框架故事"的伟大传统,构建了一个高度发展的叙事框架.独特的叙事框架把所有的故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故事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一、故事在乔叟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中,《骑士讲的故事》紧随《总序》之后,是全书的第一篇故事。诗人让他所创造的人物骑士叙述一个较大规模的传奇,用的是十音节双韵诗体,共二千二百五十行,情节涉及两个青年对王后之妹的爱情及其严峻的后果。这篇作品的蓝本,是薄伽丘的意大列文叙事诗《苔塞伊达》(意为“提修斯纪”,1339—1340年);乔叟据后者进行改写,采用它的基本情节,意译部分内容,直译极少数诗行,略去许多冗长的议论和描绘,补充不少优美的段落。《苔塞伊达》长达九千余行,《骑士讲的故事》约及其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乔叟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中,《骑士讲的故事》紧随《总序》之后,是全书的第一篇故事。诗人让他所创造的人物骑士叙述一个较大规模的传奇,用的是十音节双韵诗体,共二千二百五十行,情节涉及两个青年对王后之妹的爱情及其严峻的后果。这篇作品的蓝本,是薄伽丘的意大利文叙事诗《苔塞伊达》(意为“提修斯纪”,1339一1340年);乔叟据后者进行改写,采用它的基本情节,意译部分内容,直译极少数诗行,略去许多冗长的议论和描绘,补充不少优美的段落。《苔塞伊达》长达九千余行。《骑士讲的故事》约及其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在英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坎特伯雷故事》序诗的文本分析以及对乔叟家族与王室家族谱系历史学考证,本文认为乔叟文学创作与中世纪英语语言的发展、当时政治社会情绪高度一致,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乔叟的成名也映证了语言文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坎特伯雷故事》是诗人乔叟身处英国社会历史急剧变革的时代条件下,既受到中世纪狂欢化文学传统,又深受中世纪宫廷文化以及意大利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所创作出来的一部经典作品。在巴赫金狂欢诗学的观照下,通过深入探究《坎特伯雷故事》中狂欢化特征,揭示了它是如何从其狂欢化朝圣旅程、狂欢化的广场语言、讽刺性摹拟手法以及基于肉体物质性原则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代表作,其中学者的故事在人物形象上体现了大地之母盖亚和《圣经》中贤妻的原型;在情境叙述和整体布局上则体现了U型和倒置U型结构。  相似文献   

9.
杰弗里·乔叟是继但丁后最能充分地表现出中世纪文学精神的人,深受“两希”文化传统的影响。《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内容丰富、意义广泛的作品,现实主义、人文主义、世俗化倾向和对生活的歌颂都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离开了“两希”文学传统和文化基因,我们就不可能在传统之上真正理解乔叟这部传世之作,以及他对后世英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T.S艾略特的文学史观对《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修女院院长及其故事与《红字》进行比较研究,讨论了乔叟与霍桑在A字的蕴含义、人物塑造及主题表达方面的相似性,揭示了后者对前者的借鉴以及传统的伟大力量,同时也指出了由于所处的时代和国度的不同,二者也表现了很强的本土特点。  相似文献   

11.
乔叟不仅是“英国诗歌之父”,而且为英国近代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坎特伯雷故事》是诗人一生创作的顶峰,两性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两性问题的艺术表现方面,《坎特伯雷故事》具有对话性的特点,作品中灌注了叙述者的主体意识,适当加入了一些象征、寓意的手法和动物故事。  相似文献   

12.
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总引》中用了三十二行(第447—478行)描绘巴思妇人,写她的外貌、技艺、婚姻和游历,显示她敢说敢做、要强逞威的性格,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诗人在《坎特伯雷故事·巴思妇人的开场语和故事》中,先让巴思妇人从详自叙对于  相似文献   

13.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31个朝圣者结伴到坎特伯雷去朝圣。途中,每个人讲一个故事,来缓解旅途的劳顿。这些朝圣者来自不同的阶层,几乎涵盖了当时的所有社会阶层。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14世纪英国的社会画卷。本文就其中的《序言》部分的写作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的乔叟是14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由于深受宫廷文化的影响,乔叟在早期诗歌中沿用了宫廷爱情传统,但为了反映英国宫廷的现实而对其进行了相应改写。随着文学视野的不断开拓,乔叟在宫廷爱情传统中融入了现实主义元素,对其中的贵妇和骑士的形象进行了革新。在后期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乔叟进一步超越了宫廷爱情传统的局限,以“婚姻”为隐喻表达了他对当时英国阶层矛盾的态度。乔叟在诗歌创作生涯中对宫廷爱情传统的不断重写不仅生动地反映了他个人风格形成的过程,还为后人了解中世纪末期英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乔叟所写《修女长的教士讲的故事》,是诗人在《坎特伯雷故事》中分配给那位教士的一篇动物寓言.教士讲的故事,用的是英雄偶句诗体,长六百八十行.它的前五十四行,是开场白,但在开场白中说话的人,主要是旅店主和骑士,而修女长的教士仅说了两行话(第50—51行);它的后六百二十六行,就是他讲的妙趣横生的“关于公鸡和母鸡——腔得克立和坡德洛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呼啸山庄》对传统叙事方式的一大突破和对叙事文学技巧的一大贡献在于,它在英国文学史上首开旁观式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先例。《呼啸山庄》在西方叙事文学史上,以其大胆的叙述艺术创新手法和陌生化的处理方式,开拓性地改造了传统的框架结构小说形式,在英国文学史上首创了框架结构小说不同叙述者在不同叙述层讲述同故事域的叙事结构,并进而造成多视角叙述同故事的复调现象;并且,文本也是创造了旁观式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第一部英文之作。本文从叙述人称这个视角分析小说切入点的不同之处,阐述了《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在运用叙述视角上取得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灰姑娘"故事可以称得上世界最经典的童话故事之一。该类故事最早的文本出自中国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续的《叶限,》它源于东南亚地区,后向西传到欧洲。在这一过程中,故事中的一些主要母题得以保留,但是一些具体的母题受到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8.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中世纪文学的瑰宝。其中的《富兰克林的故事》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关注,因为这篇小说采用了比较特别的不列颠籁歌的文体形式,并且主题非常丰富,包括婚姻恋爱伦理、道德选择主题、继承权制度、人们对魔法的态度和基督教伦理观等。《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其他小说如《巴斯妇》等只关注单一主题,《富兰克林的故事》却囊括了故事集中几乎所有的主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进而揭示中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和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乔叟不仅是“英国诗歌之父”,而且为英国近代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坎特伯雷故事》是诗人一生创作的顶峰,两性关系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坎特伯雷故事》中两性关系的宗教色彩和纵欲色彩是最能够折射出时代精神的.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恪守中世纪宗教思想,同时又在新时代人文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希望寻求人性的自由和情感上的解放.  相似文献   

20.
现存中古英语法布罗只有少数几首,宗教文化专制主义是导致法布罗鲜有流传的原因.《西莱丝夫人和流泪的母狗》以"粗俗"的语言讽刺了典雅之爱.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中用典雅的语言改良了法布罗,表现了一个更具普遍意义的主题.法布罗的故事性在后来的小说中得到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