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有人成天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教他们"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成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想一想你自己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今天,你都想些什么呢?是在想其他人在干什么,还是想你自己要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人们只会关心他们自己的事,根本不会在意你的事情。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思考并且做出决定,不是父母的目标,不是朋友的目标,也不是同事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说服别人是一件难事,但也不是做不到的事,关键是看你怎么样说和怎么样做,最重要一点就是一定要说到别人的心坎上,做到别人想做又做不到但你却给他做到了,这招才是高招,你才是高手  相似文献   

3.
沉思录     
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身上。因为,当你有这种思想时,你就丧失了做别的事情的机会。这个人在做什么,为什么做,他说了什么,想了什么,争论什么,注意所有这些事情将使我们忽略了观察我们自己的支配力量。所以我们应当在我们的思想行进中抑制一切无目的和无价值的想法,以及大量好奇和恶意的情感:一个人应当仅仅使他想这样一些事:即当别人突然问:“你现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你独特的地方。2.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不强逼别人跟随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别人便不会抗拒。3.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只追求有道理但无效果的人生,难以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精英症”     
南香红  师欣 《领导文萃》2007,(9):156-161
“我每天夜里睡不着觉,到早晨8点还睡不着,看着太阳冉冉升起.大家骑着自行车都去上班,你还没有入睡,你在想很多事情,为什么别人能做,你就不能做,为什么要对自己这样苛刻……”  相似文献   

6.
人生体悟     
<正>一个人的一生要做两件事:一是应该做的,二是想做的。要先做好应该做的,再去做想做的。本着这一条去做,做事情就不会错了。如果试图去改变别人或者等待别人来为你付出,那等来的只有伤心。他做他的事,你做你的事,不要对任何人抱有期望。一个人希望天上掉馅饼,结果砸到脑袋上的却是冰雹,你承受得了也得承受,承受不了还得承受。  相似文献   

7.
河之洲     
<正>别把善良当负担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看事。当遇到困难,别人向你伸出援手时,你会想他为什么要帮我?我要不要接受他的帮助?我接受了他的帮助,日后要怎么偿还?其实真心想帮助你的人并没有考虑那么多,他想帮你只是出于"人之初,性本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知道这件事会让你别扭,但我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我做了你没办法怪我,我不做你也未必会感谢我。那么,要不要这样做,就考验一个人的人品了。请注意,是人品,不是情商。情商决定着"你能不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而人品考验的是"你想不想让别人不开心"。大部分人有"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的情商,却没有"不想让别人不开  相似文献   

9.
周姝 《经营管理者》2006,(11):43-43
<正>在职场中,你不能只是将工作做好,还应该让人知道你做得很好,好到让人觉得不能将你手上的工作随便交给别人去做,好到应该属于你的称赞、甚至是工作不让别人抢跑。如果想保住自己的工作,必须更多地证明给别人看。天天加班也许是个好办法?但比自我剥削更好的方法是自我展示。在不同的职场环境中,如何能够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给别人留下好感?  相似文献   

10.
德鲁克自述     
我不喜欢为了让别人有事干而不得不工作。我要做我想做的工作,而不是做由于必须支付工资给他们,或者必须让他们有饭吃而不得不做的工作。我是一个独奏演员,我对建立公司从无兴趣,我不喜欢管理别人。它使我厌烦。  相似文献   

11.
王科 《秘书之友》2011,(4):26-27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偶尔遇到一些坎坷十分正常。要想顺利迈过这些令人不畅的“梯坎”,少不了有关社会组织或朋友的帮助。那么,当别人对你付出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以后,你自然应对无私帮助你的人略表谢意。表达谢意的方式很多,或物资酬谢,或口头致辞,或通过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媒表扬……而在众多的表达方式中,写感谢信是常用的也是较为得体的方式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封既规范又得体的感谢信呢?不妨先来看一篇例文。  相似文献   

12.
土一族 《领导文萃》2009,(22):122-126
别人怎样看你?在多数情况下,了解别人怎样看你,也是招聘机构想要问清楚的问题。他们认为,你的同事和朋友对你的看法,往往比你对自己的评价更客观、更可信。  相似文献   

13.
<正> 美国有一家公司叫“新猪公司”,名字很土,但成长很快。创办人毕佛说他喜欢听顾客抱怨,这话听起来有点自谑的味道,“你应该喜欢抱怨,抱怨比赞美好。抱怨是别人要你知道你还没满足他们。”毕佛发现,每一个顾客的抱怨都使他有机会拉开跟其他企业的差距,帮助他做一些  相似文献   

14.
河之洲     
《领导科学》2012,(21):32-33
做个伟大的领导者别说谎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同自己不信任的人毫无拘束地说话。虽然你可以尝试要求别人信任自己,但这很少奏效。正确的行事、思考和决策,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请记住,存在信任时,人们会原谅许多事情;而没有信任时,人们很少原谅什么。与人亲近"人们不关心你知道多少,除非他们知道你有多在乎"。这句格言讲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经典商业理论告诉领导者要与人保持距离。我则认为,如果你想继续留在黑暗角落只接收高度净化版的事实,那么就与人保持距离吧。如果不与人发展出有意义的关系,那么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真正在想  相似文献   

15.
人生之思     
学群 《领导文萃》2008,(11):140-140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部分事情都超出我们的理解之外。●只有伟大的灵魂才能实现沉静,专注于自己的心灵,把想做的一直做下来。●人越来越深地陷进自造的世界中,难以自拔,也不想自拔。●大概没有人会为自己的错误真的去生自己的气,他宁愿从别人身上找出一个错处来,从而给自己一个理由,好去生别人的气。●无论你做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做,你都在付出你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陈明 《经理人》2014,(5):84-84
正不仅打造健康团队,更让企业家自己身心健康。深圳仆人领导机构想在中国推广以道德为根基、以使命为导向的领导力模式,然而很多企业家朋友都有一个观念:在中国,大多数人都想做一把手、领袖,谁愿意做服务呢?大多数人都在想自己成功,谁愿意去帮助别人,成全别人呢?很多人都在不择手段做事,谁愿意讲道德呢?今天几百位领导、商业领袖参加《经理人》杂志举办的"商业新格局下的领导变革—中国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2004,(2):104-104
合作的核心是信任。信任是组织内部和外部人际关系方面的中心课题。难以信任他人就不可能成为领导者,准确的原因在于他们不能容忍要依赖于别人的话语和工作。所以他们不是亲自动手做完全部工作,就是严密监督别人开展工作而变得控制过头。他们明显缺乏对别人的信任,结果将导致别人也不信任他们。  相似文献   

18.
我来到国内演讲时,时常遇到一些学员,他们在上课前问我:“杜老师,你到底在教什么呢?”我跟他们说:“我教的是成功学,专门帮助别人成功。”他们说:“杜老师,有那  相似文献   

19.
<正>1.我是这样想的。也许你是个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比别人聪明或更有远见。不要急于下断言或做决定,先说出你的理由。应该以理服人,而不是以你手中的权力。2.我错了。如果你出了错,就要如实说出。这样你不但不会失去威信,还会增加威信。3.你真棒。表扬是一件礼物,而且不用花钱买,但对于被表扬者来说却是无价之宝。多一些表扬,不但身边的人会更喜欢你,你也会更喜欢自己。4.谢谢。你对别人也应该多一些感激,少一些抱怨,不要破坏了别人的兴致。刺眼的闪光灯可能会让你觉得不舒服,但你仍然应该说一声"没关系"。不要总是觉得应该别人感谢你,你也应该学会感谢别人。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06,(7):116-116
●时刻保持自己在办公室政治上的专业水准●只玩那些正在开展着的游戏,而不是那些自己想玩的●别树敌,别过河拆桥●别胁迫你的上级,别想着有一天能爬到上级的头上管住他●别让其他人觉得你是个惹麻烦的人●发表意见时对事不对人●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目标●与重要人物建立利益互惠的关系●找出与其他人一致的利益基础●不要谈论私人问题●要相信纸包不住火的定律●创立双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刻牢记老板的观点●努力培养理性、积极、干脆、公正的形象●强迫自己去做困难的、不舒服的或讨厌的事●必要时表现出你的自信、果断与坚强,但不是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