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乙亥年——猪》生肖邮票,一月份发行,2枚。 2.《鄂》特种邮票,二月份发行,4枚。 3.《太湖》特种邮票,三月份发行,4枚、一枚小型张。 4.《北京立交桥》四月份发行。4枚。  相似文献   

2.
“诸葛大名垂宇宙”,从元代以来,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躬耕于何地就存在着襄阳(今湖北襄樊)与南阳(今河南南阳)之争。1989年邮电部发行三国演义系列邮票,学术界围绕其中“三顾茅庐”、“隆中对”两枚邮票,对于诸葛亮究竟是在襄阳还是在南阳躬耕的论争再度激烈。最近,在四川大学三国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与会代表专题讨了“诸葛亮躬耕地”问题。  相似文献   

3.
邮票不仅是邮资已付的凭证,而且是一种小型艺术品和宣传品。解放区邮票还是一项珍贵的革命文物。在纪念中国人民邮政邮票发行五十周年的时候,现把解放初期四川省境内发行的解放区邮票作一简要的介绍。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西南地区最大城市重庆解放,不久成立“西南邮电管理局”,并开始发行邮票。一九五○年一月五日起陆续发行“西南区”邮票,图案为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像及胜利前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华东区印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周年纪念”邮票相同,仅将下边框内改为“西南区”三字。胶版印于道林纸,有齿孔。全套11种:10元(蓝色)、20元(浅紫色)、30元(橙色)、50元(灰绿色)、100元(红色)、200元(浅蓝色)、300元(灰紫色)、500元(灰色)、1000元(绿色)、2000元(深紫色)、5000元(黄色)。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虽然盛行铜币,但也存在着通货膨胀。据《历史大观园》近期载称,最早的通货膨胀是西汉王莽时期,当时发行的“国宝金匮值万”铜币,一枚竟值当时的一万枚五铢钱或者一斤黄金。以后的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都曾发行过一枚值一百枚五铢钱的铜币,孙权还发行过一枚值一千、二千、五千枚五铢钱的铜币。近代,清朝咸丰年间也发行过一枚值一千制钱的“咸丰元宝”。  相似文献   

5.
王超凡 《家庭科技》2011,(10):43-44
在新中国邮票史上,错票大幅升值的例子很多。其中,"全国山河一片红"堪称中国邮票史上最著名错版邮票。错版邮票拍出天价在香港举行的苏黎世亚洲春季邮票拍卖会上,一枚民国倒印的1914—1919年北京宫门错体邮票,以103.5万港元拍出。这枚邮票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个"美丽"的,甚至"昂贵"的错误。无独有偶,一枚被喻为世上最珍贵的邮票,也在瑞士日内瓦以天价成交,它同样是一枚错版票。  相似文献   

6.
今年二月,浙江淳安县一位集邮爱好者汪建林,偶尔看到当地一农户孩子的旧作业本上,贴有几十枚邮票,其中竟有两枚罕见的“全国山河一片红”。汪建林提出购买或交换这两枚邮票,却被农民拒绝。过了一段时间,汪建林再次携款找到这家农民时,岂料贴有珍邮的作业本已被主人当废纸卖掉,化作纸浆了。 这位农民好“大方”,随手“扔掉”多少钱?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邮政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伟大领袖毛主席亲手创建的。1928年,在毛主席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边区工农民主政权正式设立“赤色邮政”,并于1929年发行了以五角星和镰刀、斧头为图案的邮票。这是最早出现的人民邮政邮票,从此揭开了中国邮票发行史上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从1995年起,地方选题的特种纪念邮票开始纳入国家邮票的发行轨道。首套两枚的《吉林雾松》特种邮票一炮打响,而后的《少林寺》、《西藏文物》、《九华胜  相似文献   

9.
日前,屯溪发现1949年屯溪版《屯溪加盖“皖南邮政/人民券”》的整版200枚1元邮票。此邮票是由资深集邮家朱典仁先生收藏。所谓《屯溪加盖“皖南邮政/人民券”》,就是指1949年5月20日,由华东区皖南邮政办事处批准,屯溪邮政部门于当年五六月间,为了解决印刷品低值邮票暂时或缺和应急邮资临时调整的燃眉之急,而先后采取的在原有的旧时邮票或印花税票上,  相似文献   

10.
王宇英 《晋阳学刊》2006,(2):125-126
对“文革”的关注,早在“文革”刚刚结束时就已经开始,官方的否定、批判以及亲历者的回忆性文章构成了当时的主体内容。1985年以后,较为正式的“文革”史研究工作渐渐展开。但是当前的研究成果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首先,相关史料仍比较缺乏,二是研究视角的狭窄,三是研究方法的单一。而口述史方法之所以能够对“文革”研究有所裨益,正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上三点不足。首先,口述史方法有助于充实“文革”史研究的史料来源。“文革”时期是到目前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最为特殊而敏感的一…  相似文献   

11.
收藏,不但可以陶冶情操、增长学识,还有着惊人的经济利润。 集邮 我国一枚1953年出的蓝色“军人贴用”面值800元(相当于今天8分)的邮票,现在的行价为3万美元。1991年出的面值39.7元的全年邮票,今天要110元以上才能买到,与银行的3年整存整取利率相比,差别  相似文献   

12.
林楚 《快乐青春》2009,(1):49-50
神探霍华德的老朋友竹田秀夫是位有名的邮票收藏家。最近,他以15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一枚珍贵的邮票。  相似文献   

13.
邮票是官方发行记录当年或过往大事的实物证据.纪念邮票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与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基本一致.在晚清民国时期,由于国力赢弱和战祸频仍,中国红十字会虽屡次尝试,但未能发行成功一枚红十字纪念邮票.伪满洲国发行的赤十字社纪念邮票则成为了日本侵华的有力物证.新中国成立后,邮政部门先后发行了三套红十字纪念邮票,分别纪念中国红十字会成立50周年、80周年及100周年.但发行时间各不相同,考证得知第一套设计较晚、因印刷错误及币值改革而延误发行,第二、三套则是依据中国红十字会成立日期的不同标准发行.因此,后两套纪念邮票反映了官方对中国红十字会成立时间的态度.这一时间变更也从侧面折射出了中国邮电事业发展的不断进步历程.  相似文献   

14.
E-Stamp(电子邮票)是利用普通计算机,从Internet上购买并下载,用户自己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邮票。美国自从151年前发行了首枚邮票,又在78年前发明了邮资机以来,E-Stamp的出现无疑在邮票发行史上又掀开了一页新篇章。E-Stamp公司就是在美国邮政  相似文献   

15.
“文革”之所以在那个年代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其宣传话语的作用不容忽视。剖析“文革”宣传话语的语篇特征(语篇主题、逻辑结构、词汇及语法特点等),有助于揭示其话语背后的深层原因,理解“文革”宣传话语是如何麻痹当时人们的思想、使他们失去了理性批判能力,从而提高读者的话语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心理学界对青少年理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青少年理想的研究,“文革”前不多见,“文革”中是空白,“文革”后才逐渐增多起来。究其原因,“文革”前并未引起重视。“文革”中人们思想混乱,心理学也被打成“伪科学”,谈不到研究。“文革”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校教育要求心理学工作者必须回答我国青少年理想的现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青年改革研究会学术理论部于七月九日组织召开了《对“文革”的历史反思》讨论会,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反思“文革”的意义何在?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不能满足于给“文革”作出一个一般性的政治结论,更不应该把“文革”、“封存”起来束之高阁,不让“文革”的参加者来研究。大家在发言中指出:“文革”作为一个浩大的政治运动和社会动乱,其历时之长久、涉及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目  相似文献   

18.
<正> 历史唯物主义是决定论还是宿命论,这个老问题之所以提出来是有原因的.十年“文革”给中国人民,中华各民族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导致这场浩劫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一种说法是由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产生的.这是极端错误的.另一种说法则将其归因于旧中国的历史存在.既然新中国是从旧中国变过来的,中国人在大革命中把旧中国变为新中国,如果把“文革”的产生归因于旧中国的历史存在,那末,对于  相似文献   

19.
十年“文革”,带给祖国和人民的灾难和伤痕是那 么深刻,以至于“文革”故事,依然存在于当今的文学 题材之中。但是当“文革”已距今有了近30年遥远的 距离,当人们已经变得理智,与“文革”刚刚结束的文 学叙事相比,近年的“文革”题材小说已经有了很大的 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题材范围的变化,更为突出的 是叙事方式的变化,即由“伤痕”的、“反思”的直接 对“四人帮”的控诉,变为从生活的不同层面平静地、 反讽地、直接或间接地叙述,因此带给“文革”题材的 叙述以别样的面貌。 一、叙事焦点的改变   叙事的平常化…  相似文献   

20.
“文革”时期小说的创作队伍有三类:一是在“文革”前已创作出有影响作品而又被允许继续创作的,二是在“文革”前有习作练习或发表的;三是从未写过作品的。这样的创作队伍构成,反映了当时对“十七年”文艺的否定和现实政治的需要。与此相关,“处女作现象”和新时期一些有成就的作家在“文革”中开始起步,成为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