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总体规划。规划环评作为一种评价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循环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实际运行中,化工园区规划环评制度存在“未批先建”、替代性方案和公众参与缺失等不足,制约着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建设和环境风险预防。在规划环评中加入替代性方案,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对我国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风险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美两国的战略环评立法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应当部分借鉴美国的相关规定对战略环评立法进行完善:在战略环评对象方面,应当通过名录的方式进一步明确需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并考虑将政策纳入评价范围;在战略环评主体方面,应扩大行政监督范围,大力发展公众监督,并增加相关部门对战略环评的支持义务;在战略环评程序方面,应将战略环评程序有机融入战略决策程序之中,根据环境影响大小确定评价范围,并增加有关替代方案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以2009年颁布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率及实施效果的三项政策管理制度,即评价模式、过程监督和问责体系。建议主要包括采用三外一内的混合评价模式,即在提出规划编制要求之时就启动规划环评程序,在形成初步的规划草案后再由专门的规划环评机构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修正和完善规划草案;以NGO、环资委等第三方机构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参与规划环评;尽快扭转倒挂的法律问责顺序,提高规划环评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司法审查通过发挥公众和法院等主体的监督作用,为规划环评制度的有效实施设立司法防线,预防政府的决策失误,减少因规划问题而引发的环境矛盾和纠纷.中国虽然确立了规划环评制度,但尚未作出与之相配套的司法审查规定,造成了现实中的实施效果不佳.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行政行为成熟性原则的突破,但从诉之利益、审查适当性等方面看并不存在对非指导性专项规划环评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障碍.我们应当在借鉴他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重视和挖掘自身独特的政治制度与法制传统,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为契机,确立针对规划环评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5.
建设绿色湖南,是省委、省人民政府全面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四化两型”战略,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提升长远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在绿色湖南建设过程中,作为主导力量的政府必须进行行政文化的创新,形成“生态优先”的行政价值取向、“公开、透明、公平”的行政责任理念、“平等、民主、多元、参与”的行政权力观、“科学、系统、创新”的行政思维方式以及“弹性、及时、开放”的行政系统观。同时,行政文化也要经过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才能在行政实践中切实发挥作用,可以从行政制度推力、行政主体自觉推力以及行政客体推力等方面来推动生态型行政文化的社会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绿色湖南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走“绿色化”道路成为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建设的各利益相关者应各司其职,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政府应加强制定零售企业绿色规划,完善相关法律、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定期向消费者宣传绿色消费意识,从制度层面来促进首都零售企业绿色化的步伐;零售企业作为绿色化道路的主体,要通过树立绿色的经营理念,促进店铺的节能减排、制定高层次的绿色经营战略、配合政府向消费者宣传绿色消费意识,从行动方面加快绿色化道路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对如何振兴湖南经济的问题,目前我省经济界提出了多种战略设想。比较多的人提出重点要建设好长、株、潭“金三角”。而对怀化地区,有的主张作为全省的一个林牧基地来建设;有的主张作为我省的“西大门”来建设。我们认为,建设“金三角”是很重要的,但要搞活全省经济,还必须相应开发和建设好东、南、西、北四个大门。我们把这种战略,谓之“三角四门”战略。本文试就湖南“西大门”的开发和建设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红色旅游规划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政治、经济、文化工程,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红色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红色旅游规划具有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严肃性、教育性和扶贫性并存的特点,其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形象定位、景点建设、产品设计与线路组织、区域合作等方面。在规划中要注意政治性与经济性、文化性,教育性与娱乐性,严肃性与趣味性,“红色”与“绿色”、“古色”,静态与动态等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反规划”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规划”是在我国快速城市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的背景下提出的,是物质空间规划的方法论,以“反规划”为途径建立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引导区域与城市规划的基础之一。“反规划”作为规划研究手段应用于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形态、用地评价和选择方面,与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相统一,同时也与战略环境评价提出的“环境优先”原则,优先考虑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相统一。在此平台上,“反规划”思想作为一种以生态基础设施为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应用研究的重要手段,从生态基础设施的角度为环境影响的评价提供一定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反规划”基于尊重自然的思想,关注生态资源维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开发控制作为规划的重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森林景区的开发思路。在“反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城市森林景区的规划与开发将更加重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而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了景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反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森林景区生态规划可以作为城市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平衡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的有效手段,能够构建城市森林景区生态安全格局,促进域市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国内近年完成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与环境规划案例,评估了近年来 REIA 的有效性及环境规划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前 REIA 实践存在难以定量评估开发的社会经济影响等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 REIA 与环境规划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法律渊源的角度考察了欧盟环境评价制度,分析其国际法律渊源、欧盟基础条约渊源和欧盟层级法渊源。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欧盟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执行桎梏、一体化困境和细节不足等问题。最后进一步研究了欧盟环境评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引入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和跨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可诉性;重视地方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执行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事前的计划和对城市物质形态的预先安排,城市规划对城市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环境侵权后果的难以救济和难以恢复性特点决定了城市规划必须积极避免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可见,城市规划的这一现实要求与环境保护的预防性需求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城市规划相关立法应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核心构筑预防性制度内容,应着重对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法律责任、可操作性及相关法律的衔接和协调等方面加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前决策过程的考察和解析日益成为我国政策科学乃至诸社会科学相关研究领域中的重心之一。卖践表明,如“撤点并校”的行政决策历经十年所显现出的消极后果同样在不断警示着:前决策阶段走向开放形态和协同流程,并在其中引入和确立社会影响评价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前决策阶段进行更加富于民主性和增强科学性的程序阶段和技术方法的运用和设置,切实提高行政决策的可接受性与可实施性,是行政决策法律规范的创设与完善进程中的一个应有着力点和效用关键点。由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以来,政府的前决策过程中进行吸纳和涵盖社会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确认,将成为我国行政程序法治化的选项和趋势。而这需要在科学的政府决策观念指导下行政决策程序规范愈加精细化的立法设计。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重点研究区域规划环评中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问题。研究前提应着重从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分析,目的是探讨区域规划在我国产业结构中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产生的问题,并对区域规划环评中应用循环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的任务是,对物质流分析法、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经济指标、区域生态的产物链等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以期通过总结相对有效的结论,提高循环经济理论应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政府环境责任与《环境保护法》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法律施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是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应当将《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和这一现状的改变结合起来,在《环境保护法》中强化政府环境责任。笔者分析了为什么要强调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介绍了美、日、俄的环境基本法在政府环境责任方面值得借鉴的规定。鉴于我国的国情,《环境保护法》应当规定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的政府环境责任,重点构建积极层面的政府环境责任体系:提供环境公共产品(服务),执行各项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7.
如何将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等环境治理工具进行互动与衔接是未来环境治理制度改革的关键。两种制度在现时的环境下都存在各自的问题及相应的变革路径。两种不同的变革路径却有着共同的价值需求,即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的衔接与互动。在衔接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争议就是维持或简化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这种衔接思路的差异制造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制度逻辑:一种以维持环评审批为核心,另一种以简化环评审批为核心。就中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方向而言,简化环评审批似乎已是不可阻挡之潮流。是否应当以简化环评审批、强调排污许可为目标进行两种制度的衔接。简化环评审批并不等同于弱化环评制度;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的衔接构造上,应当遵循的思路:在宏观上,以效益最大化统领全局;在具体操作上,秉持“在简化环境影响评价的大环境中,寻找强化的契机;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进程中,夯实衔接的构造”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环保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它对我国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建设"美丽中国"和"绿色湖南"的大背景下,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环保产业对湖南经济发展的贡献,并通过分析湖南环保产业存在的困境,提出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优化路径,对湖南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